原帖由
帅哥 于 2003-5-6 18:38 发表
呵呵。
建议F02兄先看看我以前的贴子:
http://www.thinkpad.com.cn/cgi-b ... &pg=1&bpg=1
关于你的观点,有几个地方我需要说明一下:
1、。。。。。。。。
2、。。。。。。。。。。。。
3、为何不能使用锗管?锗管的正向压降一般为0.1伏~0.3伏之间,而硅管一般为0.6伏~0.7伏之间。而且锗管在压降方面的表现比硅管稳定。正因为锗管的压降小,可调的电压精度才高啊。
4、7816是可以并联使用的,这一点F02兄还不知道吗?你可以并联3-4个。而且正常情况下7816的最大输出电流只有1A而不是1.5A。不加散热片的情况下,很少有几个78XX可以在1.5A的电流输出下撑30秒。
5、散热面积为400平方厘米?不用吧。我玩78XX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给78XX用到这么大面积的散热片。只要考虑好留下足够功率余量的话,完全没有散热方面的问题。最多加个台机的最普通的CPU风扇就足够了(3-5元还带个风扇)。
6、击穿只是78XX系列损坏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并不多。在我手上已经不知道损坏多少78XX了,很少有击穿的。78XX的损坏主要发生在输入电压超高,满负荷使用,而且散热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如果F02兄都一直是单个78XX在应用而且负荷过重的话,当然发生这种情况的机率大一些。如果采用多几个IC并联,电流会被分配到几个IC上去,这样的发热量是很小的,工作很稳定。
7、78XX系列推出了十几年,已经是很成熟、稳定,而且被广泛应用的IC了,如果都象楼上说的那么恐怖,动不动就击穿造成整个负载损坏的话,那谁还敢用?
8、我在两个月前的贴子里就提到了317IC:
[$nbsp][$nbsp][$nbsp]“都是老字号的IC了,317也是3脚,标准应用中周边电路要多一两个电阻,麻烦一些。78XX简单,一脚接正电源输入,中脚公共接地,另一脚接正电源稳压输出,一个其他元件都不用。。。。 ”
[$nbsp][$nbsp]“严格来说,317的稳压精度比78XX好一些,而且317经常用于可变的无级调压应用,78XX在这一点上就弱了,如果只是一般应用而且是新手操作的话建议还是用78XX吧。”
317的电路其实也不复杂,但在这种场合应用上我觉得用7816就可以了,简单又方便,适合新手操作。
还有一点,即使是用317芯片,它的最大输出电流和78XX也是一样的。如果也象上面所说的一样,散热没做好,负载又重的话,317IC一样会损坏击穿。另外对于稳压IC来说,不管是78XX还是317或者是其他稳压IC,同等条件下击穿损坏的发生机率都差不多。
9、24V-16V的7816应用是绝对正常的。一般的情况下,我们要求7816的输入电压要高于16+3=19V,这样7816的稳压特性才能正常发挥。使用24V的输入电压很正常,现在的很多设备里都是这么用的。即使你把输入电压加大到30V,只要散热做得好,7816一样可以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