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373|回复: 5

【转帖】谈谈“美奸”——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效忠派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59

回帖

4

积分

526

资产值

高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07-11-9 23:47:41| 字数 7,052|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美奸”——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效忠派

谈谈“美奸”——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效忠派
  
  一
  
  所谓美奸,顾名思义,就是美国的内奸也。自从有人告诉我们,腐败是一种世界现象,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我就渐渐地发现,内奸也是一种世界现象,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
  
  最早对于外国内奸的印象,是那些法国女人的照片。她们因为在占领期间跟德国人上过床,被剃光了脑袋推到台子上,正在接受群众的批判。法国有法奸,意大利也有意奸,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就是一例,那位美丽的女主人公,同样因为跟德国人上过床,也同样给剪掉头发赶出了家乡。——看来剃光头是女法奸跟女意奸的共同下场,其威力相当于我们在女汉奸的脖子上挂一双破鞋。
  
  这些都是二战时候的事情了,我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外国内奸,还是在上个世纪末,南斯拉夫向国际法庭交出米洛舍维奇的时候,网上一片愤慨之声:“原来以为只有中国才有汉奸,没想到南斯拉夫也有南奸!”至于最近一次的外国内奸,那就是今年春天,在巴格达街头拉到萨达姆塑像的那群伊拉克人了;显然,他们都不是真正的伊拉克人民,他们都是美军收买的伊奸。而在那些南奸伊奸涌现之前,咱们中国还有一位大人物,跑到美国去给山姆大叔消消气,结果热脸蛋贴了冷屁股,反而给人家炸了一个大使馆,这位大人物也就因此荣膺了“汉奸”的头衔,进入了某些国人打倒的名单。不过此事不提也罢。
  
  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综合起来看,出现内奸似乎是遭受侵略的一个必然副产品。所以如果你看不惯美国人,特别是看不惯他们到处收买内奸的行径的话,咱们不妨来一个精神胜利法,翻翻美国遭受侵略的时期,也就是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历史,想必也就能找到“美奸”了。
  
  二
  
  独立战争时期拥护英国反对独立的美利坚人,叫做Royalists,中文有的翻成效忠派,有的翻成保皇党。丁林先生曾经介绍说:美国革命期间,以乔治·华盛顿为首的主张美国独立的人,叫Patriots(爱国者),其实按照当时的标准,他们犯上作乱,应该叫“叛国者”(Traitors)才是。他们的对手,那些效忠英国国王的人,被叫做Royalists(保皇党)。之所以会像后来这样叫,因为虽然“保皇党”这一称呼那个时候并无贬义,“叛国者”却是一个无药可救的贬义词。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的课本还是在自由主义的宣传中,独立战争都是一场独立之于殖民,自由之与奴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抗争。但当时的人们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事实上,这是一场双方都没什么热情的战争。英国与她的北美殖民地之间不仅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感情。对于英国本土的人民来说,北美并不是一块遥不可及的试验田,我们吃他们的粮食,他们买我们的钢材,他们还给我们交税。很多美利坚人都在英国上过学,还有十三位美利坚人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在对抗法国人的“七年战争”中,美利坚人更是和不列颠人并肩战斗,共同夺取了加拿大。因此战争爆发以后,很多英国军官都卸甲归田,不愿去打他们从前的战友。后来进攻美国的那支英国军队,竟然是主要由德国雇佣兵,而不是由英国人组成的。
  
  同样,美利坚人对于英国、他们的母亲也是五味瓶一般情感复杂的。虽然最近这位母亲是越来越专横了,但独立并不是分家那么简单,过去更是没法一刀两断。爱尔兰、波兰也在争取独立,但这些国家都曾有一个辉煌的过去,足够唤起人民的共同感情。而美国,离开了英国就是一片黑暗。当时的美利坚还没有《独立宣言》,也没有星条旗,更没有林肯、爱迪生、马克吐温这一长串的名字,美利坚人的民族感情,还都是靠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莎士比亚、伊丽莎白一世这些英国字眼来维系的。难道非得跟这一切决裂吗?
  
  1775年的大陆会议,甚至在列克星敦的枪声已经打响以后,仍然通过了一份《橄榄枝请愿书》,以最忠顺和最尊敬的行文,恳切请求国王陛下收回《强制法令》,回到那种“旧有的和谐”中去。美利坚人所要求的,只不过是把“议会无人则不纳税”的英国原则,推广到北美殖民地而已。这一点点的可怜要求,说起来也就跟我们国家的农民一样,不过就是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条文,争取一份国民待遇罢了。乔治·华盛顿后来说,国王陛下只要在他的议会里增加几个北美议员,这场革命就根本不会发生了。当时这位将军在大陆军的餐厅里,每天晚上还都要为英王的健康干杯。——那么你要有疑问了:既然拥护国王,还要成立一支军队干什么呢吗?对此,大多数美利坚人都相信一种鸵鸟式的奇妙解释:他们并不是在同国王作战,而是在同“内阁的”军队,“一个唯利是图的内阁的蛮横无理的雇佣军”作战,他们认为局部战争能够促使现内阁垮台,从而成立一个对北美殖民地友好的新内阁。
  
  (行文至此,忽然冒出一句熟悉的老话:反贪官不反皇帝。的确,这些都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了:君父有过,臣子当谏;君父不从,则号啕再谏;再不从,则当绝-食、静-坐、示威游行、公车上书等等泣血苦谏;一切招数都用过了,君父还是不从,就只好来最后一招:兵谏了;但就算是兵谏,也必须标明“清君侧”的主题,决不是冲着皇上来的。总之,真正造反是万万不可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利坚,那些人后来都成了开国先贤,而发生在中国呢,就成了奴才思想,就没了独立人格;面对传统的强大力量,我们对自己的软弱是不是太苛求了?)
  
  除了感情因素以外,还有一个“独立以后怎么办”的问题,脱离了英国,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或十三个美利坚共和国。十八世纪欧美人对于共和制的恐惧,不亚于今天中国人对于帝制的恐惧。共和制并不是新鲜事物,它已经在瑞士和尼德兰实行多年了,但他们都是很小的国家,国土比北美殖民地小多了。在历史上,大规模的共和制只在罗马实现过,况且就是以罗马人的道德,他们也没能把共和制维持下来。约翰·亚当斯说:“在北美,贪污和腐化如此严重,贪欲和野心如此之大,一切阶层的人都如此热衷于经商和牟利”,他因此而怀疑,我们是否有“充分的公德心以维持一个共和国”。我们能在罗马人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吗?我们会不会发生内讧?我们脱离了英国,却会不会又沦为法国或者西班牙的附庸?
  
  关于当时美国的形势,让我们再来谈一谈电影,梅尔·吉普森的电影《爱国者》。在电影里,梅尔·吉普森是一位鳏夫,一堆孩子的父亲,北美农场主,英军前军官,同时还是他们州的议员。当时只有天生爱冒险的年轻人才关心什么独立,吉普森的大儿子偷偷跑去参加了大陆军,他正在极力阻止二儿子也去。在电影的开头,议会开会讨论独立问题,他的一位前战友,现大陆军上校慷慨陈词,历数国王暴行,鼓动议会宣战,这时候吉普森站起来说:“我们有什么必要去反对三千英里以外的一个暴君,却迎来一英里以外的三千个暴君呢?”吉普森的发言赢得了一片掌声(当然作为主人公他必须赢得掌声),可见当时民意对于共和制的恐惧。
  
  另外,根据现下流行的博弈理论,人们还不可避免要存在一种“搭便车”的心理。如果你独立特别积极,你会遭到英军的重点进攻,你的损失会最大。如果你躲在后面跟风,任凭别人去冲杀,独立成功了,你也照样有份儿。所以除非战火烧到了他的家门口,美利坚人对于独立是很消极的。他们会在一些地方领袖的带领之下,在家乡附近打几场游击,而且也的确打出了不少像模像样的伏击战,但是一旦英国人走开了,他们就大功告成得胜还朝,各自回家种玉米的种玉米,割干草的割干草去了。对于华盛顿那支又没吃又没穿,还经常发不出薪饷的部队,他们才没什么兴趣呢。人民普遍没有什么战争热情,倒是一些商人很有大发国难财的热情,华盛顿在1775年秋季叹道:“像这样缺乏公益心和没有道德,像这样大搞股票投机,用尽一切卑鄙手段牟取各种利益,……实在是我前所未见、并祈祷上帝使我永不再见的。……我若能早日预见我所已经体验到和可能还会体验到的事,世上就不会有任何考虑诱使我承担这项指挥权了。”
  
  当然,以上列举的都只是反对独立的观点,赞成独立的力量也同样存在,而且更加强大,只不过大家对于独立的推动因素都比较熟悉了,所以这里就重点介绍了反对独立的那些力量。总的来说,当时的气氛可以说是举国皆不欲战,因此也就无所谓什么爱国派效忠派了。没有多少人非要脱离英国,大家的区别,不过是英国该收多少税,美国该有多大自主权而已。这时候的美国,显然还不具备产生内奸的条件,——除非你说举国皆是内奸。
  
  三
  
  1775年下半年至次年上半年,一系列的矛盾迅速激化,人们的情绪也随之激化。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区别,原来仅仅在于是要通过渐进方法解决大英帝国的体制问题,还是通过激烈方法解决,到了“整个北美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的1776年,他们的区别就变成了“是要对一位暴虐的国王、一个腐败的ZF和一种邪恶的经济制度继续屈从,还是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共和国,永久享有自己的和平与幸福呢?”随着这种简单分类法的出现,效忠派——美国内奸也就出现了。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殖民地决议成立独立国家。原来的激进派与时俱进,顿时立地成佛转变成为爱国党人,而原来的保守派,虽然有一个“效忠派”的宽厚名号,但作为爱国党人的对立面,“美奸”的帽子也就牢牢地套上去了。
  
  跟历史经验一样,一般年龄较老、思想保守、有了地位、生活富裕的人,都倾向于反对革命,主张在“一个英国”的框架下,通过谈判解决殖民地的问题。总地来说,每一个殖民地和每一种行业里都有许多效忠派。在纽约、新泽西和佐治亚,效忠派还在人数上占了多数。绝大多数的大地主都是效忠派,而内地的大多数农民也依然保持着对国王的忠诚,北部的商人均匀地划为两半,一半属于爱国派,一半属于效忠派。独立战争时代,美利坚人的思想十分混乱,即使是革命的热情,也不能一下就把对大英帝国的缅怀和对共和制的恐惧全部冲光,爱国派与效忠派处于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中国文革中那种一家分为两派的情况,在当时也不少见。其中最有名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位《独立宣言》起草人的一个儿子,就是新泽西的效忠派总督。康涅狄格一位效忠派抱怨说:“邻居反对邻居,老子反对儿子,儿子反对老子。谁要是不肯把自己的剑捅进亲兄弟的心窝,他就会被称为大坏蛋。”
  
  爱国党人利用其政治上的优势,立即在各个殖民地组织了委员会,迫使每一个人宣誓效忠于合众国,胆敢不宣誓者,一律关进大牢,没收一切财产。法国大革命和湖南农民运动都证明,群众自发组织的委员会最容易走极端,他们比ZF更加“宁左勿右”。效忠派虽然没有直接戴上“叛国党人”的帽子,但是“叛国党人”的待遇,他们倒是货真价实地享受到了。战争前后约有八万人离开了美国,而这仅仅是效忠派中的极少一部分。大多数效忠派只不过是因为无处可逃,才被迫留了下来,他们服服贴贴地举行宣誓,并且为独立战争缴税,暗中却偷偷地祷告上帝,祈求美国的独立事业失败。一直到1830年(已经过去了50年!),在纽约和新罕布什尔,还有人在悄悄地庆祝英王诞辰,到了7月4日却拉上窗帘,一整天不肯出来。
  
  那些逃到英国的美利坚人也没有关起门来当寓公。他们逮住每一个愿意交谈的人,大谈他们受迫害的故事,——很不幸,大部分受迫害的故事都不是虚构的,——他们如同祥林嫂一般絮絮叨叨地说:“先生,内阁只消派几个团到我们那儿去,我们全乡就会像一个人一样挺身而出,聚集到国王的旗帜下来的。”
  
  英国人当然很乐意“以美治美”,美国的效忠派也组成了好几支部队,纽约参加效忠派军队的士兵,甚至比参加大陆军的还多。但跟汪精卫与贝当的伪军一样,美奸军队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战争期间英军主力四处征战,很少在一个地方长期驻扎,而乡间效忠派一旦离开了英军,就只有听天由命的份儿,等着品尝爱国委员会的铁拳了。在任何一处地方,效忠派都没能强大到足以控制整个地区,甚至在南部,有些村庄几乎人人都是效忠派,但很可惜,只要英国军队一撤走,他们马上就给“反攻倒算”掉了。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效忠派基本上都是些安分守己、满足现状的良民,他们不希望战争,而希望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然而,一旦组织了军队卷入了战争,效忠派也就淌入浑水身不由己了。《爱国者》中有一个情节,英军龙骑兵与效忠派包围了一个乡镇,把包括梅尔·吉普森大儿子的新婚妻子一家的全镇人都赶到教堂里。锁上了教堂的大门,英军军官命令效忠派军官,把他手里的火把扔向教堂。效忠派军官立即抗议说:“先生,他们是我的邻居。”英国军官答道:“先生,我怎么能相信一个连邻居也不肯伤害的人,能够对国王陛下忠诚呢?”效忠派军官迟疑了许久,终于慢慢抬起手里的火把,往教堂扔了过去。镜头久久地对着教堂,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象征着效忠派的心理煎熬,和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两难处境。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爱国党人和效忠党人都很快进入了角色。内奸的普遍规律是,本国人最会打本国人,美利坚人也不例外。驻扎在纽约城的效忠派部队经常出动,在长岛一带大肆抢劫,干了很多正规军所不齿的事情。另外两股效忠派武装,“托利党突击队员”和“忠义绿衫党”联合印第安人,在怀俄明一带搞了一场大规模的屠杀。效忠派游击队伙同印第安人,一有机会就去扫荡殖民地的平民,而爱国党人也不肯示弱,进行了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报复。英国正规军相对而言,纪律反而要比这些民兵好得多了。
  
  有一部美国历史,《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评论说:“效忠派就其大部分而论,都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所信奉的那些原则也是很可尊敬的。那些在1776年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而战斗的美利坚人,在态度上和1861年时托马斯将军和法拉格特海军上将等南部的联邦统一主义者并没有什么不同。而这两次伟大的内战所得到的‘历史判决’却不相同,其原因与其说在于是非有别,莫如说在于成败相异。”
  
  四
  
  效忠派的战斗力虽然不怎么样,韧性却比英军强得多,因为他们跟大陆军一样,也是在为自己的家乡而战。1781年英军投降,而效忠派继续战斗,只不过他们的根据地已经退到了边疆地带。1782年仍然有战斗发生,效忠派联合印第安人,依托边疆的一些英军要塞,频频骚扰西部边境,华盛顿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克劳福德上校在与效忠派的战斗中阵亡。
  
  效忠派在西部战场奋战的同时,他们也在巴黎的谈判桌上造成了不小的问题。效忠派大多是些跟英国关系密切的人,因此英国代表要求美国新ZF,必须给予那些受迫害的人某种赔偿。美国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坚决反对,他对效忠派深恶痛绝(部分原因是他的儿子背叛了父亲,成了一个效忠派),他不惜自己一世英名,在巴黎散布了很多谣言,希望使欧洲的舆论反对效忠派。最后,双方达成一种掩耳盗铃式的协议:由大陆会议“恳切劝告”各州发还效忠派的财产,并且不得再加没收。
  
  1783年,国会果然发了一个走过场的通告,“恳切劝告”各州赔偿效忠派的损失。只有少数几个州在打了折扣以后照办了,补偿了一部分的财产;绝大多数州都是置之不理。按照规定,效忠派可以自由选择离开或留下,并且应该能够在任何地方自由居住一年,以便在离开前恢复他们的财产。这个规定不过是一只聋子的耳朵。效忠派游击队的坏事还没那么快就忘得干净,他们回到他们蹂躏过的家乡,能够只坐几天牢就拉倒的,就算是运气特别好了。
  
  虽然效忠党人没有得到多少补偿,他们的命运比起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法西斯专制,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少数派来讲,仍然算是相当不错的了。大多数效忠派仍然留在美国,流亡英国的也陆续回流了不少,有人后来还当上了市长和参议员。1794年,美国陆军在俄亥俄一带打败了效忠派与印第安联军主力,迫使英军全部撤出北美要塞。独立战争取得了完全意义上的结束,效忠派也就永远地退出了舞台。
  
  效忠派的故事讲完了,该讲讲我自己的观点了。这篇文章的目的,当然不是要鼓励大家去挖出更多的外国内奸,从而鼓舞咱们自己的捉奸行动。翻出这些效忠派的陈年旧事,其实就是想指出,即使是像独立革命这样一件显而易见的正义事件,在当时也仍然存在有少数的反对派。一个人群在任何时刻,都会分为多数派和少数派。由于多数派在人数上的上风,他们很容易就把自己替换为整个集体,而原来只是少数派与多数派的一些利益冲,也就很容易被看作是少数人对于集体利益的出卖和破坏。要是再加上某些领袖的借力打力,少数派就更可以轻松搞定,戴上内奸、公敌、以及一小撮人的帽子,先踏上一只臭脚,然后人人得而诛之了。
  
  历史的聚焦灯永远打在领袖人物的身上,那一小撮人似乎只有在挨批挨斗的时候,才能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的利益,他们的立场,还有他们的理想,只能跟他们的肉体一起,在黑暗中悄悄的退场。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在为一个光辉年代欢呼的同时,我们都不能忽略光辉的代价;那群可怜的效忠派,在美利坚的红旗上,其实也有他们的一滴鲜血。
  
  最后还有一些后话。在接下来的一场战争,1812年的英美战争中,甚至在美国已经宣战以后,东北部的联邦党人仍然与英国暗通款曲,他们跟伦敦的勾结几乎都达到了叛国的程度。然而,这“一小撮”的联邦党人没被当作内奸处理,他们的财产和命运,都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影响。最近的一次美奸个案则发生在2001年,一位美国人跑到阿富汗参加了塔利班,帮着阿富汗人打美国人。中国人帮外国人打球都可以算是汉奸,美国人帮外国人打仗,那就更是铁板钉钉的美奸了。但美国人在把其他塔利班分子送上军事法庭的同时,却愣是把他送上了普通法庭,不把他作为敌人看待。看来现在的美奸作为少数派,真是像一首中国歌曲里唱的那样,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本文大部分材料,来自于《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the Growth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南开大学历史系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4万

回帖

302

积分

5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3-2-1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1-9 23:50:37| 字数 44| - 中国–广东–深圳 天威有线宽带(关内)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美帝还没正式成型,称呼美舰似有不妥吧

须知,合众国的成立,是在独立战争结束后的第3年了
           如果埋...請深埋

www.19452007.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回帖

2

积分

-46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2-11-2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1-10 00:08:48| 字数 157|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汉唐 on 2007-11-9 23:50
当时美帝还没正式成型,称呼美舰似有不妥吧

须知,合众国的成立,是在独立战争结束后的第3年了


著名的美奸只有两个,一个是卖情报给英国的阿诺德准将,一是替墨索里尼宣传的诗人庞德

还有一个给希特勒做广播的“呵呵”爵士,也比较出名,不过他后来获得的却是英国的叛国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万

回帖

302

积分

5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3-2-1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1-10 00:17:58| 字数 7| - 中国–广东–深圳 天威有线宽带(关内)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edgu 的帖子

E8侥幸逃脱?
           如果埋...請深埋

www.19452007.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回帖

2

积分

-46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2-11-2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1-10 00:20:53| 字数 61|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汉唐 on 2007-11-10 00:17
E8侥幸逃脱?
eh

呵呵,就知道八卦,不知道二次独立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3

积分

1万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3-8-2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1-10 13:16:34| 字数 6| - 中国–江西–抚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9 22:59 , Processed in 0.07307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