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8-6-2 11:04:02| 字数 3,456| - 中国–贵州–贵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1、《真有钱还是扮有钱》
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8-05-26/000003688502.html
大 中 小作者:洋洋致信编辑发布日期:2008-05-26
关于有钱人,不同的社会或历史阶段,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十多年来,我的有钱人概念也经历了极大的转变。
早年出国时,我满脑子充斥着对“金钱”和“有钱人”的错误概念。但窘迫的经济很快让我修正了对“金钱”的蔑视,而关于“有钱人”的概念却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转变。
九十年代中,有一次我与香港一家大银行的CEO吃饭,席间聊到“有钱人”的话题。他让我猜香港哪个地区银行的个人存款额高,我毫不犹豫地说:不用问,肯定是中环和湾仔的分行。中环和湾仔号称“亚洲华尔街”,这里聚集者全港的高收入者。他笑着说,你错了,是土瓜湾分行。我说,这怎么可能?因为谁都知道土瓜湾是个低档住宅区,那里的住户很多都是香港人称为“街市佬(香港人对在街市摆档卖菜或卖猪肉的俗称)。他笑着对我说,可别看不起这些“街市佬”,他们很多人手上有大量的现金和资产,远比那些在中环湾仔上班的光鲜白领有钱得多。
接着他分析道,那些街市摆摊的卖肉卖菜的,每月收入约2-3万港元,由于职业的特点,这些人早出晚归,一个月吃饭穿衣,包括供楼7,000-10,000港币足矣,每月有净现金流入10,000-20,000港币。这些人由于所受教育不高,他们通常不会炒股炒汇或炒金,大部分都会遵循简单的投资原则:或买楼收租,或买汇丰恒生银行股票来代替银行储蓄,长期保持资产的净现金流入,同时分享了香港经济的高速增长。十多二十年下来,年复一年的复利收益,累计几百万港币的净资产一点不足为奇。
而反观那些在中环和湾仔打工的白领,即使一个月有几万块钱的收入,但要维持一个“成功人士”的生活成本也是极其高昂的,所以大部分的白领虽然每月的收入不少,但每到月底兜里的薪水都所剩无几。更糟糕的是,在那个“比有钱(或比成功/比房比车)”的写字楼环境里,很多人学会了负债消费,每个月的现金流都是“负数”。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临,楼价跌去一半,那些靠银行贷款供楼供车的“成功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负翁”。当时香港的“负翁”有百万之多,而大部分是那些平日看起来光鲜的“成功人士”。那场金融风暴让我重新认识了“有钱人”这个概念。
有钱人不等于成功人。很多人正是陷入了“有钱等于成功”的盲点,在有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后,就开始用更多的金钱将自己打扮得像个“成功人士”。靠贷款,住大房开好车,出入高级餐厅。在社会上他们极力“扮演一个有钱人(play the role of rich)”。
然而,我见过许多真正的有钱人,这些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低调和过着简单的生活。包括李嘉诚先生,其生活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他们的财富是从心中内生的(being rich),他们不需要外在的物质来证明“成功或有钱”。那些真正的有钱人是being rich;而大部分的所谓“有钱人”仅仅是play the role of rich。
文章二《12条原则决定你是富人还是穷人?》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2/17/99653_2.html
12条原则决定你是富人还是穷人?
1、自我认知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也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者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也就是穷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赚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赚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分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富人: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赚钱,也无论钱挣得的是多还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闲,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在战,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闲在思想,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6、归属感
穷人:是颗螺丝钉。穷人以为出身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于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的工作几十年,有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得不能再美的理想。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的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名不文。.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掉。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人:经济观点就是少用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于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意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的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的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有一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
8、激情(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对不会做到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看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串一串往下流,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成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难过。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来的用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有艰难了。穷人把羊卖了,买成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帐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成功。
11、上网
穷人:去163/sohu/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富人讲究荣辱不惊,温柔敦厚,那叫涵养,有涵养才能树大根深。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富人:去****.com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12、消费花钱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