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话IT:苹果,卿本佳人,奈何为妓?
自从腾讯“被逼”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后,似乎,“艰难的决定”即刻在IT界流行起来。这不,联通近日也哭着喊着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到底是个怎样艰难的决定呢?原来是这样:联通决定,从12月1日起,将新销售的iPhone4机身编号与手机号码绑定,一旦网络监测出机卡分离的现象,手机号码将被锁定,合约计划中的预存款也被冻结。
一个叫李刚的厉害人物,中国联通副总经理,这时候,出来发话了:“这都是被迫的。只有联通与苹果有正式的iPhone 4授权协议和商务部进口许可证,因此,只有联通销售的iPhone 4才合法。”他进一步指责对手:“一个企业是需要自己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有人授权你卖才可以卖,不是你的产品,你却要提供服务,这就匪夷所思了。”
那么,联通的对手(众所周知,就是中移动),究竟做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以致让联通以及李刚如此愤怒呢?
原来,移动眼见联通iPhone4大火,抢走了不少原属自己的高端客户,顿时心急如焚。一急之下,移动开始对iPhone客户进行明抢。不仅在各营业厅为IPhone用户免费提供剪卡服务(因苹果机的卡槽比移动SIM卡小),还专门为用户开通苹果客服专席。其对体贴细致,让对联通客服态度还不习惯的iPhone用户,如沐春风。引得一批已经办了联通iPhone合约计划的用户,纷纷“叛逃”。
是可忍,孰不可忍?被逼无奈,联通于是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悲情移动与无奈联通
仔细琢磨,这个话题可以分解为几个小的议题:一,是否真如李刚所说,移动提供iPhone服务就不合法?二、如果用户与联通签了入网协议,再实施机卡分离,使用移动网络,是否合法?三、联通强制用户的合约锁是否合法合理?
再来一个个回答上面的问题。
一,我觉得移动提供iphone服务没什么不合法。确实联通和苹果签署了独家引进协议,但遵循“独家协议”的主体应该是苹果,而非中移动。移动提供的苹果服务并非完全就是联通的合约用户,即使是,那也是用户自愿(当然,合约用户这样的行为合不合法另作讨论),移动并不负有连带责任;所以,联通李刚关于“只有联通提供的iPhone服务才合法”的说法,显然霸道。
二,用户一旦与联通签署了合约协议,通过合约价格,拿走iPhone,享受0元购机返还话费的权利,按照契约精神,就应该让渡在网两年的义务,这个没有异议,一旦用户拒绝履行这样的义务,就是违反契约精神,在道义上应该受到谴责;但至于是不是违法,法律没有明确这样的规定,用户的行为也不过是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自然也算不上违法。
三,联通的一旦检测用户不在网即封号冻结话费的“艰难决定”,只能说,这是继腾讯让用户“二选一”之后的,又一个大大的昏招。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做的后果,一是激起用户本能的反感,以及对于联通品牌的不信任,二是,正如很多苹果用户所言,真正买得起苹果的,很多并不在乎那点话费优惠,而是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那么,既然如此,联通的“艰难决定”,也并不能真正的对这部分用户起作用,该转网的自然会转,一时被迫不能转的,合约到期后,依然要转网。至少从长期看,对于联通并没有多少意义;但如果联通只是在乎那点短期利益,笔者也无话可说。
正如有朋友所说,签约后再机卡分离,事实上,对于联通利益并无什么伤害;话费卖出后,一部分人不使用了联通的网络,但转让给的另外一些人,却开始使用联通的网络;而苹果卖给联通的裸机价,之前有媒体报道是3000元左右,用户5888元拿走享受返还2年话费,联通也算赚了吧。无论是否机卡分离,该赚的钱联通都能赚的到。
其实,联通与其对于移动抢苹果以及协议用户的“叛逃”如此耿耿于怀和暴跳入雷,不如好好想想:用户为什么在联通这么优惠的入网协议、这么好的WCDMA网络面前,依然选择使用移动的“破网”和服务?这才是联通应该深入思考的。
当然,扯远点儿,出现这“艰难”争夺战的一切的根源,其实是源于国家对于三张3G牌照的强制分配,以及对于运营商的非对称管制政策。但从长期说,国家为防止中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的考虑,也是合理的。此是后话了。
暧昧苹果
而事实上,这场争夺战中,我们的女主角——苹果的暧昧态度,才是最值得玩味的。
据了解,当年移动曾经就引入iPhone和苹果数轮谈判,均已失败告终,其原因就在于,苹果倚仗终端技术优势,对于和移动的分成和补贴要价过高,并且试图掌控产业链,最终和中移动无法谈拢。
而为结缘苹果,中国联通作出不少让步,包括给予高额补贴、包销一定数量的iPhone、内置苹果在线软件商店等。而联通换回的成果则是:在与苹果公司合作的头三年里,享有在中国内地市场iPhone独家销售权。
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iPhone的销售权,却不是联通独有。苹果北京和上海的专卖店里,一直在悄悄卖iPhone;目前,甚至中移动的济南营业厅,也开始明目张胆卖。至于,移动营业厅的iPhone来自哪里,无人得知;但苹果的嫌疑确实不小。而苹果这种“一女三嫁”的心态,无非是想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当联通和移动因为抢夺iPhone用户大战正酣时,苹果又在一旁煽风点火。近期,市场上流传着一组数据报告:为了使用iPhone4,从移动“叛逃”到中国联通的比例是73%,其中约有35%~38%的用户,计划在6个月之内保持双网双号的状态。
让人玩味的是,这个报告竟然是来自苹果公司的统计数据。按一般常识理解,作为当事企业,提供这样的“离间”数据,在出发点上本就让人生疑;而数据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本来,在三家运营商集体引入iPhone的谈判中,苹果已经是最大的赢家。据媒体报道,联通和苹果当初的协议,联通是以每台约3000元的裸机价格向苹果公司采购iPhone手机,每年保证销售100万—200万部,保证销售额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只能说,今日苹果的做法,杯具了自己的合作伙伴联通,而对于垂涎自己已久的中移动,也没得到多大好处。
而好处呢,都让苹果一人占据了。
看到有人骂“苹果是妓,有钱就能上”,看来,虽然话糙了点儿,理却没歪。
花600块买一张SIM卡,里面已经充值5880元。值么?怎么做到的?去联通预付5880,签约拿一个iphone。然后把iphone在淘宝上以5700-5900的价格卖掉。然后再把sim卡卖了(市价差不多600块) 但里面已经有5880块预存话费了。这个模式在短时期内简直是完美,没有一方是亏的。
泡泡网无线频道11月21日 当联通用了一年的时间看懂了上面这则小学水准的算术题之后,联通开始不淡定了,于是他们在上周末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针对市场上有办理中国联通iPhone 4合约计划后拆包、高价售卖iPhone 4、低价抛售电话卡的情况,联通宣布实施iPhone 4合约计划机卡比对新政策,如发现iPhone 4未和号卡进行捆绑使用,将对合约计划中的预存款进行冻结。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这样的政策无疑将会从根本上扼杀这种恶意的拆卖行为。因为联通只需将检测到已经拆卖的iPhone手机的号串从激活库中删除,那么这台iPhone将永远变砖,除非永远不上网不连接APP不连接iTunes。
我们知道按照苹果目前的营销模式,运营商出售签约机器是一分钱不挣的,要想挣钱只能通过签约话费的形式。但是我们不知道联通想过没有,为什么用户会放着目前来说最为成熟的WCDMA网络不用而将iPhone拆卖?
就拿炮哥我来说吧,前年办理了联通的宽带捆绑固话业务,当时预交了一年的话费和网费,结果半年不到,联通通知我去补交欠费460元,结果最后算来算去,原来是给我多算了800多块。186号段出来之后,我经不住同学的诱惑,办了一个包月96的套餐,是先付款后服务的那种,月初不交钱,当月就无法使用。结果还是没过半年,兄弟我莫名其妙的又欠费300多块,查账单每月都没超流量超时间,但是为什么欠费,答曰正在查……
不管是iPhone还是WCDMA,这都是好东西好技术。现在看来联通也是拿着iPhone当神器在用,但是iPhone神器就神器在自身绝佳的使用体验,要是每天都有用户像我似的动辄就会被联通追缴那些不存在的欠款也算是一种使用体验的话,我要是一部联通网络中的iPhone我出门都不敢跟别的iPhone打招呼。
想起来一个小故事,一对老夫妇膝下有三个孩子,老大机灵懂事,夫妇就让老大辍学了,说老大机灵懂事,将来不愁没饭吃。老二勤劳朴实,夫妇也让他辍了学,道理一样,勤劳就有饭吃。只有老三,嘴笨心笨脑子笨,夫妇就把他送进了学校,还怕他将来难以立足,给了他两样神器,这两样神器今天都有了一个洋名字:iPhone和WCDMA。
——无涯子2010 等着携号入网呢 肉烂在锅里!切! 好菜都让猪吃了 啥玩意到中国就变味了,狗日的中国现在没有契约精神,还好意思出来说话。还他妈妈的灰色地带。都这样,谁比谁傻啊,联通很操蛋,移动也很操蛋。只有用户不操蛋啊。啥样子的用户就造就傻样子的企业。。。 这世道就这样了,天朝没得办法啊 好帖,顶 联通会把苹果变砖头? 11月21日 当联通用了一年的时间看懂了上面这则小学水准的算术题之后,联通开始不淡定了,于是他们在上周末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天朝特色啊!
借周立波的一句话:"如果没本事移民您就安安份份地做个良民吧!":D
给啥你就老老实实的用啥,别叽叽歪歪了,兄弟们在这里着急上火带伤肝的,又不能把它们咋地,这又何必呢!?:D 借周立波的一句话:"如果没本事移民您就安安份份地做个良民吧!" 哥是来顶移动的!联通就一扶不起的阿斗儿! 哥也是来顶移动的希望能推出移动版的iphone , 本来想买个实名的ip4套餐。可惜不想换号,期待北京的携号转网吧,e网速度太慢。用了安卓手机,简直杯具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