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频率争夺战无结果 暂时未列入4G频段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ibmnb.com/batch.download.php?aid=5737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ibmnb.com/attachments/2013/10/1280348_201310170915501SRWh.jpg" border="0"></a></p><p> 日前传出的4G频率规划让<span id="usstock_CHA"><span class="keyword">中国电信</span></span>和<span id="usstock_CHU"><span class="keyword">中国联通</span></span>喘了一口气,因为他们最担心的小灵通频率未被强行划走,小灵通频率归属仍遥遥无期,三大运营商之间似乎永远在博弈。</p><p> <strong> 4G频段规划未纳入小灵通</strong></p>
<p> 尽管3年前工信部就下令要将小灵通逐步退网,但小灵通的问题从来就没有消失在人们眼前,因为小灵通问题不仅牵涉到用户,还牵涉到小灵通频率。在大部分用户退网或转网后,小灵通的频率成了最值钱的东西。</p>
<p> 按照曾经的说法,小灵通之所以被强行退网,主要是因为小灵通占有了TD频率,但近日传出的4G频率规划显然没做这样的安排。</p>
<p> 已传出的消息称,中国电信将获得1.8GHz频段(1755—1785MHZ/1850—1880MHz),中国联通将获得2.1GHz频段
(1955—1980MHz/2145—2170MHz),这两个频段都不在国家划分的TD-LTE频段内,显然,都将用于FDD LTE网络建设。</p>
<p> 而与此同时,工信部将2500MHz到2690MHz频段都划分给TD-LTE,多达190MHz频率,这么多频谱资源将为三家运营商共同使用。</p>
<p> 小灵通使用的是1.9GHz F频段,显然没有在上述提及的4G频率规划之列。</p>
<p><strong> 小灵通用户未到清网阶段</strong></p>
<p> 可能很少有一个通信产品像小灵通那样经历如此曲折的政策起伏,先是政府没有批准牌照,但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强行建网运营;多年后,工信部又发布政策,小灵通必须3年内退网,但迄今未实施彻底。</p>
<p> 根据工信部频谱规划的结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要交出1880-1900MHz的小灵通频段,但由于8000万小灵通用户的安置问题,所以在交
付时间上却没有明确的保障。根据双方协商,小灵通先交付一部分频段用作TD,余下的一部分需要“小灵通用户安置方案”出台后才能够交付。</p>
<p> 迄今,小灵通迟迟未能真正完全退网。工信部的统计显示,截止2012年12月,我国小灵通(即无线市话)用户减少560.3万户,还剩1224.9万户,且通话量仍有91.5亿次。</p>
<p>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小灵通用户数还剩1000万户左右,占固话用户的4.1%,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还未发出所有小灵通用户何时停止通话的政策。</p>
<p> 这表明,虽然小灵通用户的数量和收入都不重要,但是依靠这些数量少得可怜的用户继续占领小灵通频率,这非常重要。</p>
<p><strong> 永远的讨价还价</strong></p>
<p> 继续占据小灵通频率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谈判砝码。</p>
<p> 小灵通当年上马时并非国家正式通过的移动通信制式,小灵通使用的1.9GHz F频段被认为是占用了国家原本要拨给TD频段。</p>
<p> 据了解,按照国际电联规定,1880-1920MHz频段以及2010-2025MHz频段共计55M带宽用于TDD。其中1880-1920MHz是国产3G标准TD-SCDMA的核心频率,但是早在2002年该频段已经用于小灵通。</p>
<p> 按工信部此前文件要求,小灵通的频段退网后要给TD-LTE使用,恰好当时中国移动独家在做TD-LTE试商用。因此,中国移动当时理直气壮地认为有权收回小灵通占用的频率。</p>
<p> 2012年初,工信部曾下文,再次强调小灵通使用的1.9GHz F频段,将用于TD-LTE的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p>
<p> 因此,在小灵通频率上,到底是否归还给TD-LTE,中国移动是否有权得到小灵桶占用的1.9GHz F频段,这成了一直讨价还价的问题。</p>
<p> 但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借发展TD收回小灵通频率的希望将越来越落空,因为它的两个竞争对手也有可能被发TD-LTE牌照,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声称有权继承小灵通使用的频率。</p>
<p> 三大运营商都希望争取小灵通退市后留下的频率用于4G,但主动权却越来越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上。</p> 路过看看 青海电信全面实施小灵通升级服务
2014-08-04 08:15:12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9月1日前,请小灵通用户持本人有效证件到指定营业厅办理升级手续,并可享受相应的升级优惠,详询10000。
自2014年7月31日起,中国电信青海公司将全面实施小灵通升级服务,为小灵通用户提供更先进的移动通信服务,届时起中国电信将停止向用户收取小灵通8月份的国内通信费用(不含SP)。
诞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灵通(PHS)技术,在中国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得到用户的认可与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过往的电报、无线寻呼、模拟移动通信等技术和业务相类似,小灵通业务也从兴起、繁荣逐步走向今天的衰落。目前,原有的小灵通终端厂商、网络设备厂商均已相继停产、转产,导致维系小灵通网络系统正常运转所需的设备、器材以及用户的终端均得不到有效供应,小灵通网络通信质量不断下降,用户服务得不到充分保障,用户满意度持续降低。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层出不穷,给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多种选择。为确保向现有小灵通用户提供质量有保证、技术更先进、体验更良好、性价比更高的信息通信服务,让消费者共享新技术的发展成果,中国电信自2014年7月31日起将在青海全省范围内实施小灵通升级服务:以优惠的价格为小灵通用户提供数百款的天翼手机终端选择;升级后的用户除了可以享受更优质的通信网络服务、低价的语音和短信服务外,还能通过丰富的手机应用,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带来的各种便利。
小灵通用户持本人有效证件到当地指定电信营业厅即可办理升级手续,并可享受相应的升级优惠。详情请咨询当地营业厅或拨打10000客服电话。
中国电信将继续秉承“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让广大用户充分享受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工作生活便利。
江苏电信
常熟零距离论坛
中国电信全面实施小灵通升级退网服务
摘要:上海电信今天发布公告称,自9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小灵通升级服务,为小灵通用户提供更先进的移动通信服务,届时起中国电信将停止向用户收取小灵通的通信费用。不仅是上海电信,广东、湖北、福建等地电信公司,山东、辽宁等地联通公司也发出了类似公告。对于用户而言,服役了十余年的小灵通业务将迎来告别之际。103112894.jpg
曾经辉煌一时用户人数近亿
如今设备匮乏服务难以为继
国内小灵通最早开始于1998年初,被定位于“固定电话的延伸和补充”,虽然不能漫游,但是凭借“资费低、辐射低”的优势得到用户的认可与欢迎,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得到迅速发展。
因为政策及市场因素,小灵通直到2003年、2004年左右才进入北上广等大城市。上海是小灵通“攻克”的最后大城市,2004年5月小灵通正式在上海市区放号。
随着网络的完善,以及终端和增值应用的丰富,小灵通在上海市场也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在2006年高峰时期,用户规模超过200万。而在全国,2006年辉煌时期小灵通用户数达到9300多万。
但随着移动通信资费的降低,小灵通优势逐渐丧失,产业链积极性消退。目前,原有的小灵通终端厂商、网络设备厂商均已相继停产、转产,导致维系小灵通网络系统正常运转所需的设备、器材以及用户的终端均得不到有效供应,小灵通网络通信质量不断下降,用户服务得不到充分保障,用户满意度持续降低。
据悉,目前上海还有小灵通用户2.8万余户,其中有通话行为的活跃用户仅占12%,即3300余户。
升级移动网络 推出专属套餐
聊天上网均可 转网资费优惠
小灵通升级乃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层出不穷,给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多种选择。
上海电信自9月1日起在本市范围内实施小灵通升级服务,据悉,此次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享受小灵通升级服务。如不升级,用户的账户余额可以转移或退还。选择升级的用户,可以以优惠的价格挑选数百款天翼手机,并享受与小灵通相当的资费水平。上海电信推出9元专属套餐(聊天版和上网版),并提供“存话费送手机”优惠活动。用户预存120元,在12个月内全部通过话费返还,还可获赠价值299元智能手机,或等额购机补贴。据电信10000号客服人员介绍,上网版套餐主要包含200M本地流量、50分钟通话时长,聊天版套餐则包含30M本地流量、100分钟通话时长和100条短信。
小灵通用户在9月30日前,只要持本人有效证件到遍布全市各区县的32家指定电信营业厅或者拨打10000号客服热线,即可办理升级手续,并可享受相应的升级优惠。在上海电信横浜桥路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开始为小灵通用户办理升级服务。
记者手记
不以成败论英雄
从来没有一项通信业务像小灵通一样,经过了如此多的风风雨雨,命运可谓多舛。小灵通当初在国内推出时,并没有领到“准生证”,曾差点被叫停,而且一开始就被不少人批评为是“一种落后的技术”,唱衰声不绝于耳。
但是本世纪初期,小灵通的发展可用星火燎原来形容,凭借“低资费、低辐射”的双低优势赢得了用户的认可,也赢得政策空间。从用户需求角度而言,技术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只有需求是否能满足之别。就像电报、 BP机、大哥大这些通信业务一样,满足了人们在特定时期的通信需求,虽然不可避免地要淡出舞台,但是不能给它们贴上失败的标签。从这点而言,小灵通没有“落后”。
人们也应该感谢小灵通,正是因为它的加入而带来的鲶鱼效应,使得当初一直“高高在上”的移动通信资费有了下调的“动力”,推动手机通话“双向收费”过渡到“单向收费”。 9月28日前,电信小灵通全部退网,关闭核心网设备
大限将至 小灵通遭强制退市
摘要:近日,山东、湖北、上海等多地的电信运营商相继宣布将关闭小灵通服务,强制小灵通退役的同时还出台了小灵通用户转网的相关政策。随着电信运营商下“逐客令”,早在2009年就被宣判“死刑”的小灵通,终于步入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节奏。http://static.cnbetacdn.com/newsimg/2014/0910/25_1k3U07NZa.jpg
运营商下“逐客令”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多地发出通知,将由移动网络承接小灵通服务,小灵通用户面临退网或转网的选择。
据了解,上海电信已启动了小灵通转网工作,自10月1日起,原有的小灵通基站将被关闭,小灵通用户须在9月底之前持有效证件办理升级手续。
而本月起,湖北电信已开始进行小灵通升级服务,9月15日起,由移动网络承接小灵通服务。用户若不升级,湖北电信将提供余额转移或退费服务。
早在今年5月20日,山东联通就已在全省17个地市停止提供小灵通服务,为此还出台了小灵通携号转网政策,用户可升级至2G用户,别人拨打原小灵通号码,机主可用2G手机接听,显示号码仍为原小灵通号码。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号码不变的基础上将原有小灵通变成固话使用。
电信运营商的一纸“逐客令”,停止小灵通网络支持,这无疑给苟延残喘的小灵通以最后一击。在此之前,小灵通产业链早已溃散,终端厂商、网络设备商均已停产。
苟延残喘三年为哪般
事实上,早在2009年2月,工信部就发文表示,明确要求所有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即小灵通占用的频段)应于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以为中国移动3G网络TD-SCDMA让路。
尽管被监管部门宣判“死刑”,但目前国内仍存在不少小灵通用户,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还有约7万小灵通用户,上海小灵通用户也还有2.8万余户。
小灵通退市进展为何如此缓慢?从用户方面来说,小灵通资费便宜是最主要原因,此外转网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变更手续或换号成本,不少小灵通用户曾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告上法庭,要求继续提供小灵通服务,并且保证服务质量,这对运营商形成了舆论压力。
而对运营商来说,此前数年间,虽然各地的运营商也曾屡屡出台一系列优惠促销政策,吸引小灵通用户转入手机网络,但一直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再加上监管部门对运营商实行严格的投诉率考核机制,致使运营商无法强制小灵通用户转网。
另有观察人士指出,小灵通最初是作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固话业务的延伸,以低费用、辐射小攫取了大量用户,时至今日,市场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小灵通传统的优势逐渐丧失,而且占据着通信资源,因此到了不得不退出的时刻。
强制退市另有算盘
不同于以往,电信运营商此番动作,更多地采取了强制性的措施,关停小灵通网络支撑与服务,这为小灵通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奏响了挽歌。
有专家指出,小灵通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曾推动了手机通话从“双向收费”向“单向收费”进化,历史贡献不可磨灭。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之所以直到近日才对小灵通发出强制性的“逐客令”,其背后是三大运营商的4G博弈,小灵通占据的频段资源成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重要筹码。
尽管国内4G开闸,但截至目前仍是中国移动一家的狂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因未能拿到FDD牌照,在4G进展中慢了几拍,直到前不久,联通和电信获准在全国40个城市开展LTE混合试验网,三大运营商的4G竞争大幕才正式拉开。对于运营商来说,频段是提供业务服务的基础资源,因此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利用小灵通“苟活”保留的频段资源成为其4G翻盘的重要资本。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联通和电信开始强制性地要求小灵通退市了。无论如何,小灵通的大限终于到了。 退市 不知道北京小灵通如何处理啊,非常希望能够保留原号码,资费不要求便宜,和现有的一致就能接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