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ThinkPad X1 Carbon 5th与Retro七列(七行)键盘开发秘辛
本帖最后由 luoht 于 2018-7-2 21:07 编辑一直有拜读对岸的 TPUser 文章。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在我朝只能通过镜站阅读。其中一篇关于七列键盘的文章非常精彩。原文参见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429559
这里节选一部分,方便 51NB 坛友阅读。关键字:键程、键程、键程。
==========================
▼去年的Yamato Lab Tour除了聆听关于ThinkPad X1 Carbon的第一手信息之外,站长也特别要求请日方介绍ThinkPad 25(Retro ThinkPad)的七列键盘设计,因为此行没听到的话,在其他地方、其他媒体都不会有机会报导的(笑)。有的网友以为ThinkPad 25的七列键盘只是参考T420s年代的键盘进行复刻而已。其实并非如此。ThinkPad 25的键盘虽然属七列设计,但也用上了过去数年Yamato Lab在键盘上的新技术,站长也趁这次机会向大家介绍。
▼下图是说明ThinkPad按键的键深变化,刚好有提到19.05mm pitch(键距)的计算方式。2011年之前的七列键盘时代,按键深度为2.5mm,整个键盘高度为6mm,但当年的七列键盘并没有「软着陆架构(Soft Landing Structure)」。后来的ThinkPad为了迎合Ultrabook的趋势,键盘高度降为4.5mm,键深也降为1.8mm迄今,但开始支持软着陆架构。ThinkPad 25是基于T470开发的,所以键深只能维持1.8mm,而无法提高到2.5mm,但由于是重新设计七列键盘,自然可以加入新一代键盘都会有的软着陆架构。
▼「软着陆」架构的目的是敲击键帽时,不会一股脑地敲打到键盘金属底板,长时间使用下来手指容易疲劳。此项设计需要先修改键帽的底部造型,让键帽不会直接撞击到金属底板,然后然后再修改剪刀脚的造型,同时在剪刀脚着陆的位置设置了吸震区(Shock Absorber),让使用者无论从哪个位置按下键帽,就能够有相同的着陆感觉。旧的七列键盘因为没有软着陆架构,所以长时间敲打时,手指较容易疲劳。后来的六列孤岛键盘以及新一代七列键盘都开始全面采用软着陆架构了。
▼下面这张简报更清楚地呈现出,新一代七列键盘的键帽侧面特写,为了支持软着陆架构而有新的设计。因此ThinkPad 25的七列键盘是全新开模,加上仅在少数国家或地区贩卖,导致研发、开模、生产的成本无法靠量产压低,而且仅供ThinkPad 25一台使用,真的是「传说等级」的超稀有梦幻键盘了。
▼ThinkPad键盘高度的调降同时也影响了小红点(TrackPoint)与按键之间的设计。在旧七列键盘时代,小红点的红色橡胶帽(Rubber Cap)高度较高,对于周围的G、H、B这三个按键较不会造成影响。但随着六列孤岛键盘推出之后,键盘甚至小红点的高度都开始调降,此时为了避免手指操作小红点时干扰到周围的这三个按键,Yamato lab便在G、H、B这三个按键设计了圆形的凹槽(Circular Chamfer)设计。此项设计适用于六列孤岛键盘,新七列键盘因为是相同高度,所以也采用了同样的圆槽设计。
▼接下来谈小红点的红色橡胶帽(Rubber Cap)。目前ThinkPad出货时都仅提供「Soft Dome」一种造型。但简报有提到,Soft Dome共有四种高度,站长补述如下:
[*]Origin TrackPoint Caps,高度 6.1mm,旧七列键盘或早期键深仍维持2.5mm的六列键盘所使用,但目前已经停产
[*]Low Profile TrackPoint Caps,高度 5.3mm,简报中称为「CS13」世代,因为这是给键深降为1.8mm后的ThinkPad六列键盘所使用,当然ThinkPad 25也是使用本款小红点
[*]Super Low Profile TrackPoint Cap,高度 4mm,这是为了配合2016年推出的第四代X1 Carbon,键深降为1.8mm所推出的更矮版本小红点,橡胶帽高度为4mm。之后的第五代、第六代X1 Carbon都使用本款小红点
[*]Ultra Low Profile TrackPoint Cap,高度 2.15mm,在2016年时Yamato设计出了ThinkPad
X1 Tablet,这是一台二合一(屏幕跟键盘可分离)的新机种,为了配合薄型键盘,故搭载了史上最低高度的「Ultra Low-profile」小红点
▼其实小红点在七列键盘时代,曾经有三种造型,如下图所示,除了Soft Dome之外,还多了「Soft Rim」以及「Classic(又称猫舌版)」。但进入六列孤岛键盘时代,这两种就停止提供。一直到ThinkPad 25的推出,Yamato Lab才重新设计了5.3mm高度的新版「Soft Rim」以及「Classic」造型小红点。当然这两种小红点也是超级稀有,仅可在购买ThinkPad 25时在包装盒内取得,原厂并未开放零售。所以去年的Retro ThinkPad不但键盘是限量生产,连随机附上的小红点也有两款是限量梦幻版。
▼小红点的三个独立按键原本使用塑料弹片(Rubber dome),至于中间曾推出的TrackPad(小红点按键与触摸板整合在一起)」请大家视为黑历史跳过(笑),到了2017年Yamato Lab则改用金属弹片(Metal dome),具有耐用、静音、易按等优点,自然新一代的七列键盘也采用了此项新设计。
▼Yamato Lab这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降低键盘敲击造成的噪音,这部分必须细心地减少按键各零件之间(主要是剪刀脚)的空隙。新一代七列键盘也不负众望,比起前辈(X300、T400s)更为安静,虽然Yamato Lab没有公布实测数值,但已经是低于第一代X1 Carbon的36.2分贝了。
▼看了这么多新七列键盘的简报,在场很多网友其实都还没看过实机。每次到Yamato Lab参访的好处就是除了聆听负责该项设计的工程师说明之外,当简报告一段落,工程师会拿出简报中提到的各项试作品、量产品供大家实际接触。下图就是工程师向我们说明日文版的新七列键盘特色。
▼本站的Yamato Lab参访活动主要包含三项主题,第一项就是新机种、技术的专业简报,第二项则是实地参观Yamato Lab颇负盛名的各项测试设施。去年到Yamato Lab时发现他们开始提供中文版的语音导览,虽然同样有专人带领我们到各实验室,但在各测试装置面前会请大家先听一下平板计算机上的语音说明,然后陪同的专人再以英文补充或回答网友的询问。表面上只有四个实验室,但其实各有多种测试项目。
▼本站之所以举办Yamato Lab参访团,招集ThinkPad爱用者自费飞到日本参与活动,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每次活动的第三项主题:「与开发团队对谈」。去年站长特别邀请了X1 Carbon以及ThinkPad 25开发团队与台湾的ThinkPad使用者进行意见交流。在45分钟的热情讨论之后,「ThinkPad之父」内藤在正先生也特别拨空来跟大家见面,站长没料到的是,内藤桑还赠送全体参访团员每人一本他的英文版自传(How the ThinkPad Changed the World―and Is Shaping the Future)!本书是以第一人称方式详述内藤桑的ThinkPad开发历程回忆,并由美国记者William J. Holstein协助撰写而成。网友可以从美国Amazon购买。大陆也推出了简体中文版,并将书名取名为「ThinkPad之道:无可取代的思考」,可以从大陆Amazon网站购买。
去年的参访行程最后就在内藤桑的签名会下圆满落幕,下图是内藤桑在他的自传上帮站长签名,同行的好友廖兄甚至还请内藤桑在他的ThinkPad 25爱机上签名。遥想2015年时本站举办Yamato Lab参访团的目的是为了鼓吹Retro ThinkPad,中间经过了许多波折,去年终于诞生了两款具时代意义的名机,第一款就是ThinkPad 25,第二款则是Clean Sheet全新设计的X1 Carbon 5th。虽然今年已经推出了第六代X1 Carbon,但仍沿用第五代的架构。
内藤桑已经于今(2018)年五月从联想退休,所以去年的Yamato Lab Tour是最后一次见到内藤桑。其实今年也是「ThinkPad X300(小太刀)」的十周年纪念耶(笑),如果将新七列键盘套用在X1 Carbon上,重新设计出的「X300复刻版」其实会让众多的ThinkPad爱用者趋之若鹜吧。更何况现在3:2比例的面板开始展露头角,站长仍深深盼望着有看到「X300复刻版」的一天。
这篇文章在知乎看到过,是对岸的资深TP粉网站:D 所以说纪念版没意思 新键盘在按压手感上做的还是非常好,在变薄的同时手感还能保持这么好也是不容易。
但键盘键位设计却是愚蠢至极,
这就直接影响了了打字手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差评之声。 我只问一句,为什么B键字符不像传统7行那样与其它键在同一水平线上?
都retro了居然还留着以后的渣设计,b耷拉着难看死了。不伦不类 原来内藤先生最近也退休了 图挂了~! 图片看不到 asusms 发表于 2018-7-2 1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岸的这个“ThinkPad 非官方情報站” 真心不错,不像51这样,从上到下,不是一些居心叵测的在鼓吹手上的上 ...
lx的脑残粉。进步的技术来自英特尔,让新机装经典机同代的主板,你怎么选?
asusms 发表于 2018-7-2 11:54
对岸的这个“ThinkPad 非官方情報站” 真心不错,不像51这样,从上到下,不是一些居心叵测的在鼓吹手上的上 ...
1、如果说只是51nb这样,层主如何解释Reddit上用户对 P1的失望之声?
https://www.reddit.com/r/thinkpad/comments/8uorbh/thinkpad_p1_spotted_in_the_wild_trade_show_i/
2、如果你说loser在喊经典元素,你也知道当年Thinkpad多么贵,那么当年接触到这些经典元素的人,单单从这一点来说也不该被你归为loser吧?
3、你说X1 Carbon好,但在我看来我根本没法用。我不否认你找到了适合你的机器,但你也不能说我批评联想把以前我适合用的机器给倒腾没了吧? asusms 发表于 2018-7-2 11:54
对岸的这个“ThinkPad 非官方情報站” 真心不错,不像51这样,从上到下,不是一些居心叵测的在鼓吹手上的上 ...
同意,以前喷X201 X220 X230现在又捧的不行 X300复刻版^t^ 这些都很好适应,希望在现有的8代基础上,再加强一下散热和轻薄,其它别改了浪费钱 Naitoh San退休可惜了! 13\14的上16:10屏幕,1080p摄像头 高灵敏降噪麦克 喇叭可以听个响就行了(声卡能HIFI更好^y^),
七行经典键盘(不要巧克力),多来几个指示灯 ,这样造型方正的小黑会不会人手一只:D 但愿有生之年能见到一台小巧却不笨重,强大却不空洞,可靠而不浮夸的12寸7行retro 文未提到3:2面板开始盛行,盼望x300的复刻。
以X300復刻的話,取消CDrom的話,希望可以不要下沉式hinge 可惜了大和设计室。日本人真的有匠心精神。 宽屏电脑开始的时代,就是PC走下坡路的时代。 嗯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弄的键盘,配到了一坨屎(T470)上 还卖那么贵 vccomnet 发表于 2018-7-2 21:29
宽屏电脑开始的时代,就是PC走下坡路的时代。
非常同意。原文说:“ThinkPad 25的七列键盘是全新开模,加上仅在少数国家或地区贩卖,导致研发、开模、生产的成本无法靠量产压低,而且仅供ThinkPad 25一台使用,真的是「传说等级」的超稀有梦幻键盘了”。
真是非常的扯蛋。既然是官方开模了,为什么不开放给所有机型(作为选项呢)?
真是应验了——“ThinkPad 就是买键盘送电脑”。跟“充话费送的差不多意思”。 jyjs3993 发表于 2018-7-2 10:06
这篇文章在知乎看到过,是对岸的资深TP粉网站
tpuser的简体中文版搬到知乎了。 李站长也说一体式触摸板是黑历史啊?哈哈
记得以前谁敢说40系列一体式触摸板不好就会被喷的。 mark一下,其实很多细节不细看是看不到的,这个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 我从macbook pro过来的关键因素就是x1c的轻便和键盘手感,其它什么接口丰富、扩展能力强都是赠送的福利:D x300复刻版,现在新出的机子有13.4寸的16:10的高分屏,就差hope老大设计主板了。不要光驱,来个双m2.这样满足一下发烧友 都是高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