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还有人觉得8250u没比7300u强多少
还拿出散热来说话。你知道挤牙膏时代超线程什么价格吗? 桌面 i7就比i5多个超线程价格贵1000。 i7相当于i3规格翻倍 i3只卖600多i7卖2000 价格差了3倍多
而低压u一直都是双核四线程甚至出现七代低压打不过三代3380m这种事情。
如果没有amd起来 低压在可遇见的未来肯定是先变成四核四线程卖几年 变成四核八线程不知道何年何月,甚至英特尔狠一点一直双核四线程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市场也可以检验, 作为闲鱼老玩家我明确的告诉你, 8250u以下的双核本几乎无人问津要不价格暴降才能出手。 8250u开始的四核轻薄本只要价格合适很好卖。你拿个7300u和8250u的本子 其他配置一样就u不一样 价格不差个500块以上根本没人看,就算差500 别人也没有购买欲望 因为双核就要淘汰 买个8250u配个32g内存 日常用我敢保证6年内没问题 轻薄本上6c12t配核显 整体应该舒服一些 ^t^双核真的不行了,四核也就是个起步~ 楼主这次的发言成熟了^t^
确实没强多少,也就强了一倍左右而已^y^只要散热规格够25w就差不多是这结果。散热15w的话,上8250u也没多大用处 {:1_263:} 董益峰 发表于 2022-3-1 16:20
双核真的不行了,四核也就是个起步~
四核12100暴打六核8700K ThinkWatch 发表于 2022-3-1 16:43
四核12100暴打六核8700K
这才是常规操作,前几年挤牙膏真的恶心~ 8250性能够用。我用11代标压,飞快 surface pro 6 8350u
4k的时候发热还是有点厉害的,没法子,微软鸡贼,只给i7的机器配风扇 其实吧,他可以他觉得,你可以你觉得,他一定要那么觉得那就让他觉得吧,就算有人觉得地球是平的也只能随他。
只是这种神仙结论居然有那么多人附和就有点意外了,看来是用2C4T的资深坛友还能通过这神文找到共鸣吧。 董益峰 发表于 2022-3-1 16:47
这才是常规操作,前几年挤牙膏真的恶心~
更多的是搞不出来吧,就像算题中间卡住了 完全赞同。4核8线程是现在的门槛。已经把手头的双核本都出手了,除了朋友送来的R60还挂在咸鱼。
牙膏厂吃相难看,幸好有AMD这个竞争对手 ThinkWatch 发表于 2022-3-1 18:20
更多的是搞不出来吧,就像算题中间卡住了
不至于,主要还是靠AMD给Intel打通任督二脉~ 董益峰 发表于 2022-3-1 20:31
不至于,主要还是靠AMD给Intel打通任督二脉~
感觉这部分AMD的功劳被夸大了一点点,AMD更多的是把MSDT上的规模拉大,但是IPC的提升还是跟着制程和架构走的,卡在14NM我记得是路走歪了所以有东西卡脖子了,具体记不太清楚了,不然8代就不只是cannon lake上10NM,笔记本上也不会只是一个Kaby Lake Refresh了 楼主的这个想法很危险啊,是在钓鱼么?还是说误解坛友话语的意思? 本帖最后由 守望雷亚 于 2022-3-1 21:21 编辑
首先,8250U的规格比7300U的规格高了一倍,这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在IPC没提升的情况下,同主频和睿频时,8250U的理论性能是要比i5 7300U翻倍的
怎么可能8250U性能不如7300U?
最次的,也只有那种散热和功耗差得很的情况下,多核会降低到比i7 7600U高一截(例如r15百十来分)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单核可能差距不大,但是多核心缩水明显放到日用上,基本上拉不开差距,除非是那种对频率不敏感,就支持核心数和线程数的软件
而现实中大多数软件,其实吃的是单核或双核,以及处理器主频,所以谁单核频率高,能持续的时间长,谁就更好点
而15瓦的i5 8250U的全核频率仅能维持住2GHZ-2.5GHZ以内的程度
但在这里,即便是15瓦的8250U,多核性能也要比i5 7300U强一截,毕竟核心规格不是放在那边空说说的
不过,这里面有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于,就和上面提到的
论长时间功耗释放,例如surface pro6上的8250U,可能长时间功耗只有10-15瓦
那么2.0-2.5GHZ之间的i5 8250U,日用方面与能跑满全核心3GHZ+睿频的i5 7300U比,是否在日用的情况下,会有差距,或者说根本拉不开差距?我个人认为是拉不开差距的
我自己i7 6600U,i5 8250U,i7 9750H,i7 1165G7,i7 11800H,r7 5800H等处理器均用过,日用只要内存和固态,以及系统能优化好,都不差的
而新架构,新evo平台的体验会更好
即便之前和坛友聊这个,大家也只敢说满血的i7 7600U日用来说,不比15瓦甚至不到15瓦TDP的i5 8250U差
什么时候变成i5 7300U吊着打i5 8250U了?
这是个多核化的时代,多核心淘汰掉低核心是必然的,8c16t/6c12t以及后续的异构,终将淘汰掉现在的2c4t/4c8t
希望能正对现实,硬件的理论讨论是好的,但是菜鸡互啄到固步自封就很尴尬了
就目前来说,肯定是越多核心,越新的架构越好
例如奔腾G7400的双核四线程,单核和多核就已经吊着打i5 7400这种4核心四线程了
再比如满血的i7 1165G7,这是4c8t的处理器,单核吊打过去的U,多核心能干i7 9750H这种6c12t的老U
希望楼主不要因为误解坛友一些话语的意思,就单独开帖子来说一些根本没意义的事情....真的浪费论坛的版面资源了
8250u 是6M三缓
7代都是4M三缓
还不强?
本帖最后由 守望雷亚 于 2022-3-1 22:15 编辑
谢谢楼主的帖子给我提了个醒
虽然我帖子下面也有类似的双核和四核的事情,但我帖内没有提到i5 7300U
所以我这次可能是乌龙了,我还以为是我帖子的讨论引起的,2333
刚刚考虑再三,我还是发个帖子说明下为好,省得人家硬是黑
https://www.ibmnb.com.php?mod=viewthread&tid=2015763&extra=page%3D1
ciom208 发表于 2022-3-1 18:31
完全赞同。4核8线程是现在的门槛。已经把手头的双核本都出手了,除了朋友送来的R60还挂在咸鱼。
四核atom初代用户路过,假装比双核先进
手上好像真的没有双核笔记本了,t430已扔垃圾箱,e5570好歹是四核四线程的6440h,仗着45w功耗还算不太卡。倒是2670qm的古董小y因为win10的bug经常崩了重启。 ThinkWatch 发表于 2022-3-1 20:36
感觉这部分AMD的功劳被夸大了一点点,AMD更多的是把MSDT上的规模拉大,但是IPC的提升还是跟着制程和架构 ...
IPC是一方面,关键是英特尔不乐意加核心数啊~要不是AMD上来就八核,我不信英特尔会这么快加核心的 功耗墙是否打开,散热能否跟上,会很大程度影响8代4核低压CPU的性能表现。 董益峰 发表于 2022-3-2 09:09
IPC是一方面,关键是英特尔不乐意加核心数啊~要不是AMD上来就八核,我不信英特尔会这么快加核心的
但是核心数也是一方面啊,12代4核吊打8代6核的关键还是IPC~要是IPC不变纯堆核,那就是9900K 10900K了 ThinkWatch 发表于 2022-3-2 09:43
但是核心数也是一方面啊,12代4核吊打8代6核的关键还是IPC~要是IPC不变纯堆核,那就是9900K 10900K了
IPC一直在提升啊~我的意思是,从7代到8代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在6~7代U的时候,英特尔完全就可以做出类似8250u、8700这样的cpu了,但就是死活挤牙膏,呗AMD一搞就搞出来了 8550u+16+2k屏+核显的x1c表示还能再战3-5年! 1038ng7+16+2k的pro mac 表示也还能用一段时间! 2960xm+24g+Q2000m+fhd表示现在的环境对于老夫来说绰绰有余:) 这
你是没用过真难用的8250U吧...
正常的8250U比上代确实强不少
但也有人的8250U 比如某戴的一款粉色产品
用起来感觉比X230大差不差....
不可能脱离功耗和散热谈表现的 天下苦牙膏厂久已 那些家用本的8250u真不见得比7300u强多少,日常应用考验单核,7300u持续睿频可以保证3.3以上,8250u也就2.5,只不过多开应用就差点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