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帖子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592385&highlight=%B3%AC%C6%B5 PS:那条线貌似接蓝牙的 使用到现在 无比稳定 待机的时间调整下电源模式(便携式) 没感觉待机时间变短
[ Edited byf ...
还有楼上的朋友说那根主板下面的线是接蓝牙的??可是这跟线好像不是接蓝牙的吧?蓝牙的线在机器的边上,这个是用塑料胶条封死的线,而且是从56K猫的接口处引出来的一跟线应该不会再跟蓝牙接的,距离太远,碰都碰不着啊! 楼主,1.7G的U很好超的,我的机是NC8000,最初超到2.26G系统不稳定,后发现是内存不行,偏偏就是一根原配内存顶不住,将后配的内存SPD刷成266,后配内存266和原配内存333混用.机器非常稳定 Posted by panjh on 2008-3-20 11:24 http://www.ibmn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1.7G的U很好超的,我的机是NC8000,最初超到2.26G系统不稳定,后发现是内存不行,偏偏就是一根原配内存顶不住,将后配的内存SPD刷成266,后配内存266和原配内存333混用.机器非常稳定
是吗?谢了!我也找了跟DDR266的原厂现代条子F-H的芯片!BGA封装!准备今天回去试试,可是我那CPU是真不行,换了原装的2.13CPU测试1M的能通过,但是1.7超到2.26就连1M测试都没通过,我觉得可以说明是CPU不稳定了,当然这颗原装的2.13跑32M仍然中途报错,所以怀疑内存也有问题! 超频后稳定还是第一呀,我现在的725超频后稳定没问题,电压降低到1.26一下跑sp2004就报错了,1.26倒是没问题!这两天测试真够折腾的! Posted by dgysavage on 2008-3-17 23:14 http://www.ibmn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唉~没辙估计还是735的倍频太高了,如果要真是能稳定超到2.26G那就太好了,我都不用换电脑了哈哈,可能比新买的AMD双核中低端的还快,super pi应该可以赶超不超频的5000+了吧?但是频率也太高了,功耗温度都成问 ...
拿superpi比太片面了
AMD X2 有些方面连2140都汗颜的比如双开WOW
PS:
最近没笔记本用用Athlon X2台式机了 随便说这么两句 不算敝帚自珍吧? Posted by dgysavage on 2008-3-20 02:52 http://www.ibmnb.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只能说你RP好了!不过1.7的超到2.26成功率肯定是不如2.13的高,看超完后的频率也就明白了已经接近这代迅驰的极限频率了
只要你的内存体制好的话,绝对没有问题的!
建议你换内存,论坛里有好几位兄弟买了我的极品内存了,现在都稳上442(即221Mhz)。
要是不换内存的话,干脆把DDR333用SPDTOOL改成DDR266,降频就没问题的,那时是177Mhz。 嘿嘿 反正超频以后看高清爽过了 超吧 我都超半年了 没出过什么问题 试试发帖 :) 学习 超来干什么。一般笔记本也就上下网看下电影。玩下一般的游戏。我1.6的CPU.出去上上网还可以撑个三小时。要玩大型游戏去配个台机。何必折腾个小笔记本。没什么意义。 散热片可以拆,但是不管是拆显卡和北桥PM芯片组的散热片还是单独的CPU散热片都需要将主板上的螺丝拧下来,建议最好先对照实物拆前存照留个对比的凭据以及可以用手大致画下结构和几个螺丝的位置,拆的同时将螺丝放到画好的白纸对应位置,方便回装时迅速对应,老机子了有的螺丝都yu锈了,最好孔专用。
具体拆主板图可以参考NC6000及6400系列的论坛上的拆机图,实际只有3大块:1、主板上的8个左右螺丝,包含开机健那个长条板块的2个螺丝+2个螺柱+1风扇固定螺丝,同时也可以用一字形改锥缓慢轻力撬开 开机健那个长条板块,撬的时候是选择右边上下两个部位,那是两个卡槽的所在,也比较容易撬开;2、拆显卡和北桥PM芯片组的散热片,这部分也需要涂导热硅脂,拧螺柱时要小心,最好用专门的工具包,带拧螺柱的套管那种;3、CPU散热片,拆下风扇后,先将主板下方的联通线断开,这地方要小心,白色卡槽的那部分应该选择下半部来微微用力扯开,插的那节是在下部,还是很短的一部分,音箱连接线那块也要非常小心。拿下主板后从主板背后用T8六棱工具刀拧下螺丝,正面的CPU散热片也就拿下来了。
注意所有操作前要先释放下静电,防止出現意外。还要留意下主板底下所压线路的走向,回装时先把这条线的上方透出来对好,别压在下面了。所以先拍照做对照还是很有用的。呵呵 另,还可以用小刷子刷下主板上和散热片上的积尘。
不过整体上我还是倾向于LS所说,限于笔记本的体积和散热问题,超频就没必要这么折腾了,清理散热装置和上导热硅脂倒是差不多。
[ Edited byxinyuerushui on 2010-7-18 10:40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