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本人比较猛……83年就开始玩电脑了
强啊!!我83年才出生! 老大的贴,值得收藏 日不落帖,一定收藏!
接触的第一台计算机是appleII,当时很年纪小,只会用来当计算器,算1+1=?、1+2=?~~HOHO
01年考上重点高中家里奖了台T22,到学校显摆了1年就被老爸给征用了3年,高考落榜,没事,再来。05年终于混到了大学,带了台T22到了学校才发现ThinkPad的魅力,都这年代了,那老爷机还被人称为宝贝~~~
熬过了一个学期,今年决定买台新的,研究了很久,我没有各位前辈们那么强烈的怀旧情节,所以3月就入手了T60
感觉不错,就是贵了点,还好香港有亲人~~ 被转贴过N遍的帖子!拜读过N遍的帖子,见到原作者了,再次拜读并致敬!太强了! 我2002年9月开始接触电脑,2006年3月有了600X 真是怀念啊,我是94年接触的电脑,97年有了第一台机器 偶是96年大一开始用本的,家里的一台ACER PII 120的BB. 拿个板凳慢慢看!
老大真是nb
我是97年才接触的电脑.拥有笔记本是今年.
呵呵.落后呀. 我用本本 半年还没到呢 十年后也写个感想出来呵呵 我82年生人,头脑中有电脑的概念源于94年那会儿小霸王学习机铺天盖地的广告;随后小学毕业考试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让我拥有的人生的第一台“类电脑”小霸王学习机(如果这也算电脑的话),初二时在学校机房第一次接触了真正的电脑(386),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张五寸盘,要求我们在WPS打完字以后存储在里面。第一台电脑是在2001年买的七喜品牌机(初代奔四),花了6200,期间升级花去近3000,现基本用来作摆设。第一台笔记本是在04年买的二手富士通(FMV-655),目前每天用的是T23(06年初买的二手),超稳定,以后买笔记本非TP不可,现在盯上了X31,期待二手降价中………… 找这帖子许久了,终于全部拜读了,包括兄弟们的回帖,也勾起了自己不少的回忆,当年使用娃娃机,苹果机,8088,286,重新又回到眼前。
看完之后,第一感觉,不折腾了,够用就好,本本是要创造出它的价值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又被顶起来了欢迎欢迎 温故而知新,第二次阅读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啊!
刚从我在浙江区有人讨论:专门网还能够生存多久,有好多的网友不到专门网来灌水好似上网缺少做一件事一样.有一种依赖感.
衷心祝愿专门门长久昌盛!!! PFPF,记性这么好! 我现在用的是A21P 强帖留名! 想不到和老大是一年上的大学,不过路不同!老大成了这里的老大,而我.... 牛啊
完整阅读! 好贴总是一段时间又会被顶起来! 因为不断有新人加入要学习说明论坛长盛不衰 HOPE老大不愧是老大
偶是个学生,还是个小虾米哦 今天是五一,老大辛苦了谢谢你给我们的专门网和51nb红包呵呵
还是我穷
我98年才买太式机,2002年买了IBM560X 原文于2003年12月发表,文章名“我用笔记本这十年”,又经过近三年时间,现将这三年间一些往事纪录一下,并对原文作了一定的修改,增补成“我用笔记本这十年(增补版)”。原文连接:
http://www.ibmnb.com/news/show.php?id=77
并增补如下内容:
==========
专门网的成立,使得我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对笔记本电脑的了解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然,无论再怎么样,也仍然有许多领域是了解不多,甚至有些是根本没有了解到的。今日回想起来,当初一些想法甚至趋于可笑,比如在2000年的时候,T20上市之时,一使用下来发觉键盘手感怎么比之前的600X差别这么大,当然当时没有现在这样对键盘的构造有深入了解,甚至连键盘都没拆过,但是当时就有一种想法把600X的键盘换到T20上面去,现在当然不会这样想,因为首选最重要一点键盘的螺丝位就不相同,根本没法安装到T20上面去。一直到2004年之前,整个专门网包括我在内对笔记本的使用和研究还只是局限在软件和一些基础的硬件升级上面。
到了2004年3月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逛华强电子市场时,发现了一颗可以在T23上面升级的PIII-M 1.33GHz的CPU,于是搞回来把T23当时标配最高只有1.20GHz的CPU换成了1.33GHz,当时的情景可是激动不已,怎么说也是第一次给笔记本升级换CPU,而且这个1.33GHz可是官方配置中没有的,所以当时特地给这台T23起了个新的编号叫T24p,其后不久,同样地对A31p配置最高只有2.0GHz升级到了2.60GHz。这些在当时都有具体连接: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00982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23822
几乎与此同时,随着2003年迅驰平台机型T40发布,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市场洗礼之后,T4系列的配件市场亦趋于完善,很多配件都可以买到了,于是在2004年4月间,趁着升级CPU的热情,萌发了组装笔记本的念头,这是当时的连接: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12528
为此还专门起了个编号,美其名曰T41x,可惜由于对形势过于乐观估计,一直折腾了半个多月之后,才在5月份装好了第一台机器: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120611
为了组装这台T41x,当时走了很多的弯路,由于很难找到原装屏幕,我和zjerry就尝试用其它品牌笔记本上的屏幕来代替,对屏线、高压条的资料研究也未够深入,结果总共烧掉了两块主板,到了5月份的时候虽然组装起来了,但是屏幕也是改装的,上面还有一块白斑,而且电源接头找不到原厂配件,是拉了一个接头到外面带着的(当时戏称带把的笔记本),但是无论如何,尽管费用也花了一万多元,这算是专门网史上第一台自行组装的笔记本了,而且由于使用了T41p的主板,这台机器组装定位还是挺高的,除了组装的意义不说,就价格相对原装机来说也是挺值的。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T41x的组装只进行了少数几台,只有部分网友内部交流了一下。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突破,自此之后,对笔记本的升级就不再仅局限于内存、硬盘这些东西了,而是发展到了CPU的升级,主板的升级,直至发展到自行组装笔记本,这些在专门网论坛上都是有记载的。可以说,2004年是专门网上笔记本技术研究突破性发展的一年,在那一年间,几乎让广大网友们对笔记本的神秘面纱一下子揭开在我们面前了,我们完全地深入到了笔记本的内部,一直到2005年,随着越来越多网友加入组装笔记本(DIY)的行列,如果说2004年是CPU升级年,那么2005年就可以称之为笔记本组装年了。
在2005年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超版“折腾”对我说,有几片原装的QXGA屏幕,也就是今天大家称之为“Q屏”的东西,问我想不想弄。我一直对高分辨率的屏幕有特殊的喜爱,自2001年T21的SXGA+屏幕开始就是如此,因此听到有QXGA屏幕的消息之后,当时就是一阵激动,马上“指示”他无论如何也要搞下来,当“折腾”说要拍卖出价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一个3000元的价格,结果还真给我们拍下来了,紧接着从欧洲订了对应的屏线、高压条,一顿折腾,一套成本几乎达到四五千元,但是当时仍然是一片激动: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234700
后来通过网友gzzw的帮忙,订到了一套15寸T42的配件,于是就组装了一套15寸屏幕的T42p,用上了这块QXGA屏幕。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市场上出现了多个批次的QXGA屏幕,价格竟然只有不到两千元,真是戏弄人,可能是对Q屏适应和需要的人不多的原因吧,但是对于专门网上少数发烧友来说,这屏绝对是个好东西,它和A30/A31p和T42/43p的15寸UXGA屏幕的生产厂商一样,都是ID Tech,因此具有宽广的可视角度和很高的对比度,加之屏幕分辨率巨高形成的精细感,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珍藏精品,至今站长除了T43x上安装的这片QXGA屏幕,还保留一块作备用和收藏。
进入2006年,春节期间,听到网友Enric暴料在915芯片组的机器上超频。通过相关的资料和Enric提供的CPU,我还算是比较顺利在在T43p上将一颗1.80GHz 的P-M 845超频到了2.40GHz,并称之为对应频率的P-M 790,这是当时的文章: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340433
一霎时,专门网充满了超频的气氛,后来更有部分网友受此启发,在855芯片组的机型上超频成功。我这台QXGA屏幕的T43p超频成功之后,为了表示纪念,将名字改称为T43x。
也是在2006年,INTEL发布了双核代号为Yonah的新一代CPU,ThinkPad的新机型T60/p亦同时发布,并且于3月间上市。其时由于对QXGA屏幕的迷恋,加之当时对T60一些改变的争议,我并没有即时跟进购买T60。直至8月份,香港学生机上市,T60p的学生机售价16K多,属于当时最超值的机型了,于是立马下手;没多久到了9月份,就打听到内部正在测试Merom在T60运行,于是紧密跟踪,10月份中旬终于成功将T7400安装到了T60p上:
http://www.ibmnb.com/viewthread.php?tid=435669
其后又紧跟着将CPU升级到T7600,至此手上的所有笔记本几乎都成为极顶的配置了:
PIII850的600X
1.33GHz的T23
2.60GHz的A31p
2.40GHz、QXGA屏幕的T43p
T7600的T60p
回看这些看笔记本的使用过程,可以用“激动、愉快”这样来形容,这无疑带给了我极大的使用上的乐趣,并且给我工作带了很大的便利和很高的效率,至于其背后所付出的成本,那天腾讯笔记本频道的编辑问我的时候,我只有用六个字来形容了:数不清,记不清。 增补的部分,对现在的升级很有帮助。
赞一个:) 看来本本好玩的东西还有好多呢! 才知道这个帖子哦,原来老大也超级败家啊。 增补部分,确实比较精彩,可以说在当时看贴的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崇拜和美好的向往!
而以前那些遥远的记忆,只能从帖子中感受到IT产品的兴衰和败家,不断挑战自己,追求高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