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0-20 17:51:28| 字数 1,422| -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虚荣而平庸的天津:耍嘴皮子的代价
天津是个老城市,因为老所以守旧。天津的“老”跟北京的“老”不同,天津是人老、街道老、房子老、观念老,低收入人群庞大。天津人爱耍嘴皮子全国出名,因为天津出了个相声大师马三立,天津人就固执地认为天津话才是最地道的中国话。马大师说相声,表面上听好象是罗里罗嗦、唠唠叨叨,但人家有节奏、有幽默感,不等观众开始烦就能“抖”出一个“包袱”,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天津人能学会的。天津人是爱说又不咋会说,常常让人听着烦。多年前,在天津火车站,我曾亲自遇到一个看守公共厕所的妇女因为一个人没有交费而
喋喋不休地骂了一二十分钟,搞得我恨不得上去抽她。
天津人爱耍嘴皮子和爱面子的事全中国人都知道,谁让人家是“天津”人?天津人,天子渡河地方的人。天津人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生存之道,这本轮不到我们去说三道四,但出于一种善意,不说心里着急,不吐不快。
天津人是从九条河汇聚而来的人。它们是: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和永定河汇合而成的海河,再加上另外几条河流,共计九条。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的过去,天津有了这九大河流,那就已经是一个八方民众汇聚的地方了。从九条大河来的人,也算得上是来自五湖四海了,后来再加上开埠通商,办洋务,天津成为了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许多天南地北的人聚到一起,就要相互沟通,用什么沟通,当然是语言了,所以天津人不爱说也得说。天津人眼界开了,新鲜事自然就多,天津人能不向外地人炫耀自己的见识吗?所以天津人爱说由来已久, “卫嘴子”的雅号也名副其实。天津人爱说,还有一个原因,在天津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大多是匆匆过客,所以天津人说话说过撂过,可以不负责任。因为不负责任,所以可以随便说,又因为说话太随便,所以也无法对所说过的话都负责任,恶性循环。
伤感而孤独的南京:一个丢了“魂儿”的城市
那场丧尽天良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给南京留下了时间和岁月几乎无法愈合的伤痛,难怪就是在火热的夏季南京的天空也常常是风吹不散的阴沉和凝重。据2004年6月4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南京亚洲最大的“慰安所”—利济巷2号即将拆除,“利济巷2号”是惨绝人寰的侵华日军血腥罪行的铁证,南京人是想彻底忘记那段岁月,还是无视那段惨痛的历史?《新周刊》把南京评为“中国最伤感的城市”肯定有它的道理,夫子庙和新街口的热闹虽然不是虚构的,但还是被一层挥之不去的忧郁所笼罩。一块在历史上曾经被夷为平地的土地,一块发
生过震惊中外的“大屠杀”惨剧的土地,一块遭受过血与火洗礼和浩劫的土地,无法不伤感。
从玄武湖到夫子庙,从中山陵到雨花台,从紫金山到秦淮河,历史的云烟在南京人心头游荡,或缥缈,或沉郁,或激愤。“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苦难的金陵所有的王气都早已黯然而收。如今的南京城,厂矿企业星罗棋布、空港车站昼夜繁忙,大街小巷人流如织,但南京气质却仍是那么孤独而又伤感。漫步在这座城市里,一种古老的气息挥之不去,一种伤感的情绪挥之不去。据新华网2004年3月8日报道,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剧,自杀现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南京脑科医院目前已被江苏省卫生厅批准在该院正式筹备成立全国第一家自杀干预抢救中心。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是南京这座苦难城市的一场噩梦,虽然绝大多数南京人已从这场噩梦中走出,但久治不愈的伤口还在滴血……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南京人的悲痛和苦难,也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和悲剧!一个在屠刀下没有屈服的城市,相信不会在孤独、伤感和紧张中沉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