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070|回复: 1

传说中的“霹雳小组”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455

回帖

0

积分

1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2-28
发表于 2007-8-23 15:16:01| 字数 5,149| - 中国–上海–上海–杨浦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9年8月17日午后,嘉义县警局大批三组(注一)便衣侦查员到达博爱路一段,准备围捕逃脱的重刑犯吴溪泉。由于警方知悉吴嫌平时携有枪械,因此不敢掉以轻心,事先之防范措施已准备妥当。正当警方破门而入时,吴嫌突然对埋伏公寓后方的警员开枪,并立刻自三楼跳下遁入草丛中。警方除了立刻还击外,并迅速退到草丛外的民宅作为掩护,同时将目标围困至草丛中的空屋内,第一波枪战暂告终结。由于歹徒拥有强大火力之故,现场指挥官依据标准程序要求勤务中心执行官调派嘉义市警局特殊任务警力支援,同时立刻指示现场所有警员原地包围警戒,不可轻举妄动。没多久大批保安队与一网四人的霹雳小组开到并准备攻坚。
综观霹雳小组队员身上装备几乎清一色分局自购装备,包括腿挂枪套、TAC-V1战术背心、半指射击手套、特勤靴等。第一员与第三员手持防弹盾牌与M5904手枪,第二员手持乌兹冲锋枪,第四员则使用M16A2步枪作为支援火力。四名队员戴上防弹面具由东向西缓缓进入草丛,约摸十分钟时间双方接触枪声大作,第二波枪战再度引燃,乌兹冲锋枪的爆响划破午后的沉寂,第三名队员遭到歹徒散弹枪攻击,虽然有防弹盾牌的保护但是双脚中弹,而歹徒也被强大的火力击倒。此一事件终告落幕,虽然很多人对霹雳小组的英勇赞赏不已,但是现场三组干员若未正确判断要求霹雳小组支援,恐怕伤亡就不仅只于此了。
特勤先锋15年——警界蓝衫军
自台北市五常街枪战后,维安特勤队就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但是绝大多数人却不知当时走在最前锋的是手持乌兹冲锋枪,身著战术背心与防弹面具,臂章上写着台北市警局霹雳小组的台北市刑大特勤队员,甚至之后只要有动用霹雳小组的任务,新闻媒体一概报导为维安特勤队。从新生公园枪战,屏东林边军火走私案,猎龙专案,台东邮局劫钞逃犯围捕,板桥沙鹿劫钞逃犯围捕,屏东警匪枪战十小时案,520事件,围捕黑牛案,0414专案,台北市公车人质挟持事件等重大专案到押解重刑犯,街头镇暴,保护政要,一般车巡路检都有这群蓝衫军的踪影。他们就是通称为霹雳小组的特勤机动警网(现称特殊任务警力)。
霹雳小组为因当今社会上有武器、有组织、有暴力犯罪之不法份子而成立之特殊任务警力部队,亦为JC中之精英部队。近年来由于台湾经济快速成长,物质需求远大于精神需求,不法之徒犯罪形态日趋向有组织、有暴力、有武器的犯罪形态,一般警力无法遏止,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危机,于是当时的警政署长罗张开始针对各地警勤状况成立特勤机动警网。
1985年首先于石牌路保一总队成立特勤小队,1987年下半年度因应任务需求扩编为特勤分队,1989年再扩编为现今特勤中队的编制分布于全台湾。由于勤务以“霹雳”为代号,所以通称为霹雳小组,是台湾第一支拥有先进武器与专业战术的JC特种部队。成立初期在警政署长罗张施行“务本专案”的大力栽培下,武器装备方面换发T65步枪取代老旧的M1卡宾枪,鉴于围捕逃兵李顺苍案时警员头部中弹的惨痛经验,队员配发新式安全帽型防弹头盔,并使用加装防弹玻璃的新式防弹盾牌。在训练方面保一总队石牌营区改为JC训练基地,除了有来自军方特勤队与洛杉矶警局的种子教官外,并聘请歌星马尚仁教导美式拳术,成立“技能师资班”落实训练工作。自警方于1994年9月公布的十大枪击要犯至霹雳小组成立之后短短的一年间,十名悍匪的下场分别为五人死亡、三人被捕、两人潜逃出国,霹雳小组来势汹汹,战功显赫。
军事化的特种训练
霹雳小组的队员大都来自保一总队或各县市ZFJC局,训练优良迹效卓越,对特殊勤务及训练有兴趣之警员为优先甄选条件,经通过测验统一调派至警政署训练基地接受为期三个月的特殊任务警力训练,受训完毕即分发至各县市ZFJC局特勤中队,开始执行任务.
体能训练:
长跑、伏立挺身、仰卧起坐、引体向上。
专业训练:
1.学科
急救术、勤务执行规范、指挥程序及特勤警网行动要领
2.射击训练
定点射击、防护射击、快瞄移动射击、组合战斗射击
电脑靶场射击(注二)、六五步枪射击、迷你冲锋枪射击
动靶射击、车行射击、快速反应射击、夜间各种射击

3.战斗训练
地形地物利用 、运动姿势、射击姿势、障碍超越、室内战斗
运动与射击联系、夜间执勤要领、空中机动攀降训练、巷战
小队战斗警棋推演、小队战斗实际演练

4.技能训练
综合应用拳技、博击术、逮捕术、汽机车安全驾驶、山地战技

个人安全警卫

特勤机动警网的训练准则乃根据美国洛杉矶警局特殊武器与战术小组(LAPD SWAT)、三角洲特战部队(DELTA FORCE)与英国特种空勤队(SAS)训练教材汇整编辑而成,霹雳小组的行动模式乃依照准则上的规范执行,但是却有当地某些自称“专家学者”的人自以为是地大肆批评。如有人批评霹雳小组没有战术概念,事实上以使用迷你乌兹冲锋枪破门为例,此为当时与英国特种空勤队训练教材上相同的标准程序(注三),队员本身并无错误。有人批评霹雳小组没有接受新式装备的概念,却不知1998年台北市公车挟持案件发生时,队员使用自行加装战术电筒的S&W M5904手枪执勤,被高层责怪该员警未使用制式武器。因为碍于机密与制度问题,许多未公开的资料常造成外人的误解,实际上霹雳小组警员除了不断接受新式战术与装备观念,并不断依据实战经验做修正。在台湾官方战术准则与训练教范迟迟未更新的情况下,队员们却能自行寻找欧美最新的战术教范,并举办生存游戏训练小队战术与团体默契。1998年9月警政署洋洋洒洒地聘请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教官教导国内警员新式战术,其中包含FBI干员所谓”最新”之室内战斗的切角、过门、侦查技巧,但是对某特勤中队的警员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因为他们早就在两年前自行购买的录影带中学过这些战术,并对老美教导省内警员战术还要”留一手”的态度极为不屑,故外人所见乃冰山一角,真实的对峙并非纸上谈兵,对于某些人的质疑也只能一笑置之。
任务编组

特殊任务警力(霹雳小组)主要任务是以打击、消灭有组织、有计划、有武器的暴力犯罪为主,并且担任常年训练术科教官(助教)巡回施教为辅,依状况需要,可执行一般机动警网(迅雷小组)之巡逻、路检、临检、检肃、查缉、取缔等勤务。若平时需要霹雳小组支援时,申请单位主官可上报局长核定,并密交勤务指挥中心指挥调度。若情况急迫需要时可先行调度,并事后呈报局长核示。为因紧急突发状况,均随时待命以保持立即反应能力。一般特勤小队整备时间白天3分钟,夜间5分钟。特勤中队为白天5分钟,夜间8分钟。故霹雳小组警员平时集中膳宿与服勤,除轮休外宿外均集中管理,而轮休外宿人员亦与队上保持联系,随时可紧急召回。
特勤中队设中队长,副中队长,督练员,办事员与雇员各一人。各中队下辖三个分队(或空中JC队),设分队长一人。各分队下辖三小队,设小队长一人。各小队下辖三个警网,每网设小组长,副小组长各一人与队员二人。
现役制式武器装具
五常街枪战时的乱象让人记忆犹新,但是其中有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内幕消息。例如防弹头盔、防弹衣、枪套等装备分配不足,许多“菜鸟”警员只能以安全帽替代头盔或临时向生存游戏友人借调。甚至连维安特勤队到达现场分配子弹都有“老鸟”两个弹匣,“中鸟”一个弹匣,“菜鸟”三颗子弹的不均情形。或许外界会质疑警员何需自购装备?难道没有公发装备?就以防弹衣采购为例,某公司今年以最低价得标,出售新式防弹衣予警方使用,但是经过测试后却不合格。一年后此公司以另一个名目再度以最低价得标,但是换汤不换药,防弹衣依然是同一批不合格成品。如此再拖个三五年后,基层在喊“肚子饿”,高层不得不让这批不合格的防弹衣“低空掠过”,但是防弹衣的有效期限也过了。一批测试不合格与过期的防弹衣发到基层后,自然会走漏风声,让员警们穿得胆战心惊,最后不得已只好自掏腰包购买。不过近年来有许多公益团体与慈善机构捐赠防弹衣以减轻基层警员的负担,是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另一方面警政署有意于近期内裁撤保一、保四、保五总队之编制,其所属之特勤中队亦慢慢裁减。以保一总队特勤中队(今配置于台北市保安大队,亦称保安大队特勤中队)为例,除了人数逐渐减少外,迷你乌兹冲锋枪、防毒面具、防弹盾牌、防弹面具等装备也被收回,主要勤务转为一般车巡路检工作为主,防治群众运动暴乱为辅,预计最迟两年后该单位亦即将步入历史。

公发制式武器:
Colt M16A2步枪;联勤T65K2步枪;S&W M5904手枪

IMI Mini UZI冲锋枪;HK MP5A5冲锋枪(北市刑大特勤中队配发);HK MP5SD6冲锋枪(北市刑大特勤中队配发);HK MP5KA4冲锋枪(北市刑大特勤中队配发);HK HK53冲锋枪(北市刑大特勤中队配发)

SIG SSG69狙击枪(北市刑大特勤中队配发);SIG SSG2000狙击枪

南非制12P散弹枪(北市刑大特勤中队配发)

联勤M201瓦斯枪;联勤501/560/509、530 短程/长程/飞翼型CS催泪瓦斯枪弹;联勤203/206 短程/长程CN催泪瓦斯枪弹;联勤67式CS催泪瓦斯弹;美制M109袖珍型CN催泪瓦斯弹;南
非制M215A4闪光震撼弹;联勤68式闪光震撼弹;联勤M18烟雾弹

公发制式装备(不含各单位自购装备):

深蓝色制服;易立信警平手携机;台湾制防弹盾牌;联勤T75防毒面具;台湾制防弹头盔;台湾制防弹面具;台湾制镇暴装具;以色列制防弹衣;破门工具;
结语----有名无实的“特殊”警力
霹雳小组成立至今已十五个年头,经过无数次勤务历练,俨然成为岛内类似美国特殊武器与战术小组(SWAT)的地位。但是近年来霹雳小组却未被警政高层重用,演变成霹雳小组以巡逻、路检、临检、检肃、查缉、取缔等勤务为主,打击有组织、有计划、有武器的暴力犯罪为辅,渐渐消失了原先台湾SWAT之性质。就武器方面而言,大部分地区霹雳小组的制式武器与一般警员相同,没有所谓特殊或先进的地方。战术方面,其训练准则更是停留在过门时飞扑翻滚射击的年代,迟迟未更新。反倒是此类战技被长官们津津乐道,队员们也何乐而不为,如此特勤警界才因而出现后空翻换弹匣,倒立射击等等的传奇人物。在台湾无论军方或警方特勤单位,这些特技表演让国人看得信心十足,长官看得鼓掌叫好,也让老外看的目瞪口呆,以为台湾的特勤队已经到了神乎其技的地位,甚至连探索频道(Discovery)特地作专辑介绍,不愧为岛内人之“骄傲”,而真正的临场战技就渐渐被忽略,由此可知现今霹雳小组基层最大的问题即为装备与训练的不足。另一方面队员平时担服车巡路检勤务薪水为三级加给,但是一旦进入训练任务时仅为一级加给,比平时薪水少了近两万多台币,造成许多队员生活上的压力。此外若服勤中重伤造成残废(霹雳小组勤务危险性为全省之冠),必须于一年内强迫离职,其受伤时之慰问金均花费于医疗支用,离职后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实战经验丰富的特勤部队
近年来霹雳小组在台湾的SWAT地位已被维安特勤队所取代,但是维安特勤队却未被高层妥善运用,表现不如外界预期理想,也逐渐演变成执行车巡、路检、临检、查缉等一般勤务。事实上霹雳小组队员长年的实战经验甚至可超越任何一支未曾与歹徒正面交锋的特勤队,如今却被高层渐渐忽略。队员的任务负担危险烦重,福利与一般警员相同(每月比一般员警多领两千元的加给),装备无法适时更新,部份队员纷纷转回一般警员,逐渐造成人手不足的情况。如本篇开头所述之嘉义市霹雳小组为例,受伤的队员黄长彬并未受过特勤机动警网之训练,也就是说该名警员并非正式的特勤队员,只因当地特勤警力人手不足,经由此一事件才暴露出来。如今警政高层若不拟订一套完整的政策,有心加入霹雳小组的警员士气也会大减。
注解
注一:
三组即各分局第三组警员之通称,该组服务项目为刑事侦查、社会秩序法处理部分、刑事监识、经济犯罪侦查、刑事纪录统计分析、防范犯罪宣导及监管业务。第三组为警方勤务危险性极高的单位,警员穿著便服,使用S&W紧致型的M6904手枪。通常为了方便查案与卧底,部份组员穿著白布鞋与理平头,常被戏称为JC中的黑道大哥。
注二:
电脑实况靶场:(f.a.t.s实战射击训练模拟系统)与欧美特战部队同级之实战射击系统,雷射实战射击训练模拟系统是一套将战斗中可能遭遇到之状况拍摄制作成雷射影碟,投射于白布或白墙上,射手学员使用加装雷射之手枪或步枪(有声音及后座力)以各种不同之姿势射击,射手经由设计之情况自行研判用枪时机,经射击后可由雷射感应器了解学员每次射击的弹着点,电脑记录于射击结束后重新播放,使教官及学员了解并修正错误之动作及弹着点。
注三:
特勤机动警网训练班教材室内战斗实施项目第十条——乌兹式冲锋枪射门法:
指导要领:因房门坚固无法破门时。
动作处置:组员持乌兹式冲锋枪立於门边以45度斜角射击。
要求标准:不可紧贴门锁射击。
LC 18650,17670;103448,镍氢等电芯长期供货!

1867

回帖

25

积分

1万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4-5-2
发表于 2007-8-24 08:21:09| 字数 7| - 中国–吉林–松原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上pp才是王道
生命不在于得到什么 而在于做过什么

T400 P8600 4G 320G+750G BT 6CE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0-16 01:20 , Processed in 0.06996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