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243|回复: 2

向日本学习,靠涨薪抑制物价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3765

回帖

0

积分

4661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4-8-22
发表于 2007-12-24 21:39:44| 字数 1,048| - 中国–广西–南宁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 星岛环球网 http://www.stnn.cc/life_op/200712/t20071224_698839.html


  目前,物价普遍上涨在社会层面造成了很大压力,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ZF,仍然寄希望于单纯的“抑制”法来化解物价上涨的危机,事实证明此路可能不通。大禹治水的成功,在于疏而非堵。同样,目前物价上涨符合正常的经济规律,要应对目前普遍的涨价危机,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民众收入。

  国民收入的普遍增加,将极大地稀释物价飞涨带来的压力。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肯德基,麦当劳等在华企业,已经走在前面。麦当劳的中国员工全部涨薪30%,很多有远见的企业,也纷纷步其后尘。

  在社会经济领域,普遍性的涨薪,将形成一个类似日本经济腾飞时期的普遍性国民收入增加,并最终经过消费升级,达到产业升级,完成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飞跃。

  1960年年底,日本池田内阁宣布实施为期1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第一个措施,就是提高工资,并且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险体制。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发起了一场消费者革命,并成为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发生了三次消费革命,而消费革命,也引发了日本的产业升级,以小汽车为例,小汽车的普及是在70年代后半期,此时制造业工人工资在20万-25万日元,当时每辆售价平均约为100万日元。大约等于一般工人5个月的工资。在国民增收的大背景下,日本的汽车市场在60年代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1967年国内总生产量达到300万辆,超出了当时的西德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大国。

  而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生产了占美国30%的消费品,但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4%。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增速已经连续多年低于GDP增速。

  收入的不足,制约了国民消费能力。目前,中国企业都呼喊开始品牌时代,但现状却是,价格战依旧风行。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是低端商品迅速普及但是无法升级,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投入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只能在低端徘徊。

  提升劳动者的收入水准,使之超过通胀增速,是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量,并由此造就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的条件之一,也是使国民生活品质保持稳定的基础工程。中国企业要群体性崛起,对外要提升产品附加值使产品摆脱低价依附,对内要靠日益扩大的内需市场。与其徒费心机压制国际原本的材料价格上涨,不如回过头来,首先厘清国内的分配与货币政策,为发展内需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巴人)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1万

回帖

1

积分

5534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1-3
发表于 2007-12-24 21:40:50| 字数 13| - 中国–广东–东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提着麻袋装钞票买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55

回帖

1

积分

1万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5-5-2
发表于 2007-12-24 22:05:50| 字数 12| - 中国–广东–佛山–顺德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你 你 你这不是想搞垮经济么
:) ^v^ ^,^ :') *.*lll ^:^ **\ ^^? :$ ^u^ ^x^ :( :D :o :P ^o^ ^c^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2 04:30 , Processed in 0.06629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