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495|回复: 10

【请教】翻译和历史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万

回帖

2

积分

7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5-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5-8 11:46:17| 字数 180| - 中国–广东–中山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悬赏200资产值已解决
最近看历史很多,有一些不懂的地方请教各位高人

比如关羽,姓关 名羽 字云长

1我们现在很少人有“字”,如果翻译成英语,“姓”是FAMILY NAME “名”是GIVEN NAME 那么“字”是怎么翻译?(50NB)

2 古人的字和名的历史来由,习惯和渊源? (50NB)

3 古人除了“字”,还有“号”,比如孙中山,号:香山居士。“号”又是什么意思,英语叫什么,历史来由?(100NB)
KEEP WALKING ! 永远向前 !

1万

回帖

2

积分

7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5-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1:51:40| 字数 12| - 中国–广东–中山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太深了?自己顶一下
KEEP WALKING ! 永远向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3

积分

5116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5-8-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5-8 11:53:20| 字数 43| - 中国–广东–佛山 联通/IDC机房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Prophet 的帖子

猫兄,你pm一下juno吧。
它的毕业论文就是写关于中西方称谓的异同的。
估计他应该知道。
向死而生
一粒砂中三千界 合目内观礼毗卢
茶气氤氲尘内外 何须槽场问生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万

回帖

528

积分

2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6-7-5
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5-8 11:56:30| 字数 63| - 中国–浙江–杭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1.老外有middlen name的,平时不叫,和字差不多
2.字段意义是区别辈份,号就相当于外号了
3.号就是nickname了呀
感谢维森特,另外我的签名死哪儿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万

回帖

702

积分

18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7-5-15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年全勤勋章2022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3年全勤勋章2024
发表于 2008-5-8 11:57:57| 字数 10| - 中国–重庆–重庆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搬凳子看小JJ的翻译
学学老山东,看看老站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38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4-11-26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5-8 12:00:09| 字数 1,700| - 中国–广东–中山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今天常说的某某人叫什么名字,其:“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综上可知,我国古人的称谓远比现代人复杂,他们有姓名又有字、号。这种姓名字号的并存,既适应了当事人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也为中国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饥来即食,困来即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万

回帖

702

积分

18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7-5-15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年全勤勋章2022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3年全勤勋章2024
发表于 2008-5-8 12:00:13| 字数 3,189| - 中国–重庆–重庆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着回答下第2个吧
QUOTE:
古人的姓氏名字号,是有历史渊源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
  许慎《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北宋的《百家姓》共收入502个姓氏。明代《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有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有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有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 。有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有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还有皇帝赐姓,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等等。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周礼》规定了“六不”。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命名。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汉人取名,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而民间命名习惯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孩子的出生地,盼子盼财 ,动物,排行等等。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古人命字主要有: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
  别人赠号有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有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有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学学老山东,看看老站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3

回帖

0

积分

392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9-26
发表于 2008-5-8 12:04:32| 字数 49|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不出意外的话英文也是可以google到的,需要一些技巧,陷入出差前的郁闷中,可惜没时间帮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2

积分

7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5-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2:14:39| 字数 70| - 中国–广东–中山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Richardlx兄

还差“字”“号”的翻译?(100NB)

4楼的兄弟的答案已经纳为参考,如果今晚12点前还未有更好的解释,那么就颁奖给他
KEEP WALKING ! 永远向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万

回帖

702

积分

18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7-5-15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年全勤勋章2022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年全勤勋章2023年全勤勋章2024
发表于 2008-5-8 12:17:19| 字数 8| - 中国–重庆–重庆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挣到NB,郁闷
学学老山东,看看老站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2

积分

7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5-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12:18:17| 字数 69| - 中国–广东–中山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bush-911 on 2008-5-8 12:00
试着回答下第2个吧

非常感谢你的答案,因为已经颁奖了,所以送花感谢
KEEP WALKING ! 永远向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5 17:52 , Processed in 0.092563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