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8-5-17 12:09:14| 字数 864| - 中国–广东–广州–越秀区 电信/白云区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捐款想到的..... 关键词,通货膨胀 简易解释 国家不停印发现钞,导致现金越来越不值钱,出现贬值.
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某银行下班后发生火灾,没有人员上网,有10亿元的现金钞票全部被烧毁,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理解为"国家直接损失10亿"? 那么这个时候国家直接印刷10亿元的人民币送抵该银行,这样一个行为是否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等等..... 应该不会哦 而且这样的做法恰好是维持了整个经济的平稳运作.
联想到此次灾害,N多的物资直接被毁,如果国家直接印刷XX亿元的人民币分发给灾民,是否这样更能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呢? 如果说地震中直接有100亿现金湮灭,发动全国人民捐款了100亿,而国家不印刷新的人民币(其实调拨也差不多可以理解为印发吧,这里只是打个比方说国家不拨款),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损失了100亿?
因此,我想到,每次大灾难再号召民众发起捐款的同时,更大部分的损失应该由国家印发新的人民币来平衡,更具体一点来说,地震灾难中,现金的湮灭,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损毁,商铺商场中商品的毁坏,等等这些实际物资的损失,这些部分应该由国家直接印发人民币予以填补,对于伤员治疗的医用物资,抢险人员的工资等,将来家园重建的人工投入,这些将要去处理的间接损失则由捐助产生.这样才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捐款呢? 比如某地区过于贫困,修不起教学楼,孩子们无法接受教育,或者某困难家庭无力支付亲人的医疗费,这些不以直接减少社会资源量的需要,则需要人们的捐款去平衡,将一个地区的财富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国内总体资源依然是没有变化的,而如果由国家印发人民币解决,则等于直接增加通货膨胀(虽然也许只有极度轻微).
纯属个人愚见,也必将有很多方面想的不周全,无任何诋毁捐款和倡议拒绝捐款的意思,无任何埋怨ZF做的不够的意思 只是从受灾后,ZF的拨款,和人民捐款这2种形式具体应该对应某些方面产生作用发表了一些个人的想法,想的肤浅,欢迎经济学专家补充,错误的请大家指正,只求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深层的思考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