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610|回复: 2

【转帖】拨开诗经中的浪漫情愫——静女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719

回帖

0

积分

91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8-7-13
发表于 2008-7-31 19:31:54| 字数 2,475| - 中国–重庆–重庆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和讯博客,作者王佐之才
QUOTE:
按照一般看法,《诗经》中流传最广,同时最经典的浪漫爱情诗,就是“关鸠”与“蒹葭”了。按照毛诗的解释:“关鸠”寓意是“后妃之德” ;“蒹葭”说的是“尊礼固国”。如果抛去“以情劝德”“以情言政”的价值观,但从文学角度看,这两首诗风格也很接近,文辞典雅,细腻委婉,而又含蓄朦胧,讲得是“君子”如何苦苦的追求“淑女”,只可惜伊人“在河之洲”“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路且长”“宛在水中央”真是可望不可及!因此“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君子岂能甘心?一会儿“琴瑟友之”一会儿“钟鼓乐之”,这真是“君子不累”“淑女不烦”最后也不知是个什麽结果?

看来君子空有一身才情才艺,求个爱也都是苦恋版。自古以来,越是文化修养高的人士,异性知音也就越为难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如果说“关鸠”与“蒹葭”是君子淑女“苦恋”版;那麽诗经中的“静女”与“东门之枌”这两首诗,就堪称少男少女“痴情”版了,这两首诗风格也相似,也非常有味道,而且诗中所体现的恋爱
观,对“以物易性”“身为行役”“循规蹈矩”“浮躁功利”的现代人而言,也充满了一种有益的生活启迪。物质越进步,浪漫越退步,时代越发展,男女越麻木,这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读罢这两首诗,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世间,岂非是人美物美?真情真爱才是最美丽、最珍贵的,不要忽视它,也不要麻木忍情,如视无睹,岂不闻“天与不取,必受其咎!”否则幸运女神就会越来越远了~~~ 
那麽这两首诗有什麽相似之处,又体现了什麽内涵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先来看第一首“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  俟:等待。  (2) 爱:通“薆”隐藏,遮掩。 (3)见:通“现”,出现。(4) 彤管:红色有管的香草。(5)炜:鲜艳有光泽的样子。(6)说怿:喜爱。(7)女:通“汝”,代指“彤管”。(8) 牧:野外
放牧的地方。(9) 归荑:赠送荑草。(10) 洵:的确。(11) 匪:通“非”。
全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说得是:
有一位文静美丽的女孩儿,在城墙边的角落里,等待心上人。小伙子来了,这位美少女却故意隐藏不露面,害得心上人,心急火燎,搔首踟蹰。她同他玩捉迷藏吗?不是的,原来这位娴静的女孩儿,非常聪明,很喜欢动脑筋,自然有些可爱的小心计,所以才想出这麽一个办法,想考验一下,这个男孩儿是否珍惜她,是否拿自己当回事?看到小伙子抓耳挠腮,万分焦急的样子,女孩放心了,准备下一步给他一个惊喜!她不紧不慢,款款而现,从背后拿出自己在野外刚刚采摘的一枝美丽的红色香草在他面前一晃,娇滴滴,笑盈盈的递给心上人做礼物。这叫作“鲜花送英雄,香草赠帅哥”“望香草兮思美人”,这位男孩子握着这株美丽的香草,受宠若惊,爱屋及乌,立马找不着东南西北了~~
静女与子衿中的那位青春少女不一样,那位少女活泼大胆,经常与情人相约在城阙之上;静女一约会,专挑城墙之下的幽暗角落,也许是腼腆害羞吧,怕被熟人撞见,不好意思,怪不得是静女呢!
不过,这位“静女”不仅是既美且静,细腻多情,虽不善表达,但作为少女而言,很有些心计办法,很会传情达意,非常会表明心迹,最起码比《红楼梦》里面的二小姐要强多了~~~ 二小姐似乎也是个“静女”,不过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然是个不会传情达意的“二木头”,她郁闷自不待言,我估计她老公“中山狼”肯定比她还郁闷呢~~! 
红色的香草,在野外自然十分罕见,一位姑娘家,为了找到这株异草做礼物,也算得上是煞费苦心了,可见对小伙子一往情深。
再说这位男孩子,拿着情人赠给自己的这枝红色香草,左右端详,故意对着香草说话,赞不绝口:从野外采回的这株荑草,光艳鲜泽,确实是美丽异常,我非常喜欢,告诉你,不是因为你这枝荑草有多美,那是因为你是美人送给我的~~~!
看来,这位小伙子被感动的不轻,非常激动,以至于自言自语,不知道说什麽好了,刚开始还以为他夸香草呢,转了一大圈,又转回到美人身上来了~~ 我估计,他的“静女”听到这番“明为赞草,实为夸人”的“高论”肯定会被逗得忍俊不禁,格格直笑了~~ 
说实话,这位男孩子嘴也甜,心也诚,说话很有情趣,十分可爱,也难怪“静女”这麽喜欢他~~~ 真希望,他们的这株爱情草,会越开越鲜艳,永远美丽常青~~拿回家,放到水瓶里,精心打理呵护着,不要让它枯萎啦~~!

不过,长久以来关于邶风“静女”这首诗的解释一直存有诸多歧义。毛诗序上说:靜女,刺時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说实话,对毛诗的这条解释,我一直想不通。首先非常含糊,卫君无道,看过《左传》的人都应该清楚,卫国国君一般都荒淫无道,养鹤的养鹤,爬灰的爬灰,杀兄弟的杀兄弟,没有几个有德有道的,这不奇怪!要说夫人无德,也不知道指的是那位?不知是何意?难道那位“静女”身上有卫国第一夫人的影子吗?想不通~~~ 
如果说毛诗对“终风”“新台”等诗的解释,有刺讽卫国上层淫乱无耻之说,颇为中切,应属定论,但是对“静女”这首诗的解释,就有点过于牵强朦胧,泛道德化了。不过,郑笺对“静女”的解释,似乎是对毛诗的一种有益补充。郑笺上说“静女”代表贤人;“彤管”“荑草”比兴的是“德行”。
若以此论,“静女”这首诗原本为“劝德”之作。你卫国的国家领导人不是好美色吗?那卫国的君子文士们就不妨做一首有美色的诗给他听听。大家都希望昏君们应该向追求“静女”一样的爱慕贤人,也应该向喜爱美人所赠的那枝“荑草”一样的赞慕德行!
只不过“静女”其意虽好,我估计终究是对牛弹琴了。自古以来,明君爱江山更爱美人,爱美人更爱贤人,美人易得也,贤人难求也!昏君们从来都是只爱“美人”不爱“贤人”的,美人多多益善,贤人一个多余,至于什麽向喜爱美人所赠的那枝“荑草”一样的赞慕德行!那就更不可能了,虽说昏君们也是爱屋及乌的,但终究不会惠及君子德行的,就是对倾国之美人又如何呢?“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美人心中的悲苦与爱恨,又有哪个知晓?否则,也就不会有庄姜的“终风之悲”,宣姜的“新台之怨”了!

2万

回帖

2

积分

1万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7-25
发表于 2008-7-31 21:06:56| 字数 24|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昏!这么长,我没看完,等别人来看吧!我来顶贴的。
女儿+X61S +NOKIA8800
我俯着睡就强J了地球,我仰着睡就强J了宇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万

回帖

630

积分

7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8-4-19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7-31 21:10:57| 字数 24| - 中国–广东–河源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昏!这么长,我没看完,等别人来看吧!我来顶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2 23:51 , Processed in 0.07233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