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792|回复: 14

【转帖】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马”案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004

回帖

1

积分

6584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9-29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2-16 12:23:09| 字数 4,687|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慈禧垂廉听政的清末年,即同治、光绪之交,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这四个案件,案情复杂,过程曲折,跌宕起伏,出人意表,引人入胜,至今仍为世人所相争论。

     《投名状》的故事取材于晚清四大奇案中的刺马案,当年遇刺人马新贻官居两江总督,是晚清最重要的九个封疆大吏之一,他的前任和后任都是同一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曾国藩,所以刺马案才如此受人瞩目。

      1870年8月23日,江宁,今南京,将军魁玉飞章入奏: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慈禧太后惊问:“这事岂不甚奇?”曾国藩诚惶诚恐地回答:“这事很奇。”由于案犯张汶详供词闪烁,主审大员奏案含糊,此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结案,于是各种传闻蜂起,使此案更加扑朔迷离。


  魁玉担纲初审魁玉的奏折8月28日到京,同治帝览后“实深骇异”。两江总督竟在督署重地被刺身亡,实在是对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一次冲击。29日,清廷连发四道谕旨:“务将因何行刺缘由及有无主使之人一一审出,据实奏闻。”


  清廷一开始就意识到此案的严重性,现在又怀疑非张汶详一人所为,因此连下谕旨,口气越来越严厉。


  魁玉审理刺马案月余,每次奏报几乎不离“一味闪烁”,“语言颠倒”,“一味支离”。那么张汶详“闪烁”的是什么?“支离”的又是什么呢?魁玉没有奏报。说穿了,恐怕不仅仅是张汶详在支离,魁玉等承审大员也在支离吧?张之万驰赴江宁会审9月25日,张之万收到吏部咨文、赴江宁与魁玉会审。


  连审数日,并没用刑。马新贻亲信、参与会审的孙衣言、袁保庆十分不满,要求严刑讯究。张之万不软不硬地说:“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老奸巨滑的张之万很清楚,这个案子不管怎样审,怎样结,都是两头不落人。审不出主使人,马家不愿意,朝廷更不满意。审出主使人,不是得罪的人更多吗?而且这些人也可能把自己“做掉”,岂不更悲?于是他采取拖延战术,慢慢地审,耐心等待调补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的到来。


  12月12日,张之万、魁玉奏道:“凶犯张汶详曾从发捻,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适在逃海盗龙启氵云等复指使张汶详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泄恨,张汶详被激允许。……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张之万、魁玉的奏结看来还算顺理成章,但最后露出了破绽。人命关天的法律文书,行文时竟用“尚属可信”四字,不知是何用心。


  上谕除令曾国藩速回江宁外,再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携随员赴江宁复审。不仅主审大员撤换,就连司员也全部更换,既显示出朝廷处理此案的决心,也反映出对前审案人员的不满和失望。


  曾国藩、郑敦谨复审曾国藩磨磨蹭蹭,就是不起程,似乎对回任两江毫无兴趣。其实他一直密切关注江宁的事态发展,非常关心那个背后主使审出来没有。


  江苏巡抚丁日昌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江宁案审的消息,且时论的发展对丁极为不利,有人说马新贻被刺,是因为督抚不和。朝里也是沸沸扬扬,太常寺少卿王家壁直指马新贻被刺与丁日昌有关,他再次上奏说:“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被案,应归马新贻查办,请托不行,致有此变。”


  所谓丁日昌之子案,即1869年10月5日,太湖水师勇丁徐有得、刘步标陪同哨官王有明到苏州看病。夜二更,徐、刘闲游妓馆,正遇丁日昌之子丁惠衡,侄丁继祖,与家丁等同游妓馆,双方发生争执。游击薛荫榜带亲兵胡家岳、丁玉林?丁日昌族人 巡夜,看其滋事,责徐有得40军棍。徐不服,又遭重责,4天后徐有得因伤死亡。丁日昌看到子侄闲游妓馆滋事,致勇丁被责酿命,不得不上奏,自请议处。上谕命马新贻审理此案,丁继祖投案,丁惠衡传唤未到。据丁日昌说,丁惠衡夜里越墙逃匿,不知去向。此案因丁惠衡拒不到案,一直拖到1870年7月6日才结案。此案结案后40多天,马新贻被刺,此时丁惠衡仍未归案。故有太常寺少卿王家壁之奏。


  丁日昌眼看大火要烧到自己身上,如坐针毡,他希望曾国藩回来主持江宁刺马案的审理,曾国藩毕竟曾是自己的东家,许多问题自会由他摆平。1月2日曾国藩抵达江宁,14日,接印视事。从清廷调他任两江总督,到他正式上任,历时3个多月。


  第二天上午,张之万急急忙忙交接案件,下午就匆匆跑回清江浦去了。曾国藩很沉得住气,一直到郑敦谨抵江宁,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未主持过审理案件。只在郑敦谨来到的前一天,他才调阅案卷,记下有关案犯的名字。这段时间里他在干什么呢?一是接客聊天,二是看《阅微草堂笔记》。如果说这两个多月有关于刺马案的活动,那就是他给马新贻作了一幅挽联,前往吊唁了一番。他对这个案子为什么一直采取拖延回避的态度?恐怕有深层次的原因。邓之诚在《骨董三记》中说:“国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


  2月18日,郑敦谨抵江宁,隔一天即正式审案。郑敦谨雄心勃勃,非要把这天下疑案审个水落石出不可,也不枉他那个“铁面无私”的称号。连讯14天,该犯一味狡赖,毫无确供。与郑敦谨并坐正堂的曾国藩,一直默默地听着很少发问,最后对郑敦谨淡淡地说:“将来只好仍照魁、张二公原奏之法奏结。”此时郑敦谨一切都明白了,难怪自己连审14天,终没有结果,原来他们早已设计好了。他心里凉了半截,原来这案子是不能深究的。他打定主意,熬审不用刑,堂威喊得震天响,那是做给别人看的。孙衣言、袁保庆可是坐不下去了。孙衣言看着吃得白白胖胖的张汶详,对郑敦谨说:“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郑搬出魁、张的法宝堵孙的口,不过话说得更好听一些。


  3月19日,郑、曾联衔上奏,奏结比张之万、魁玉原来的定拟叙述更加详细,取供、采证、行文更加缜密,但基本内容不出前者。所不同的是:第一,特别强调张汶详“听受海盗指使并挟私怨行刺”,“实无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谋之人”。第二,对张汶详量刑更加残酷,除了“按谋反大逆律问拟,拟以凌迟处死”外,又增加了一条“摘心致祭”。


  当郑敦谨、曾国藩拟好奏结,要孙衣言、袁保庆签字画押的时候,这二位拿出了杀手锏,拒绝在奏结上“书诺”?签字 。不过,郑敦谨、曾国藩是何等人物,他们也有应对的办法。他们在奏结中根本不提孙衣言、袁保庆参加会审一事,把朝廷蒙在鼓里。


  在上奏的同时,把供招抄录分送军机处、刑部存案。郑、曾这一手很厉害,首先存案,造成既定事实。意思很明白,这是最后定案。郑、曾在另外的夹片中使用的措词仍然是:“该犯供词,尚属可信。”这一措词是张之万、魁玉在原拟中使用的,为此清廷斥责他们,“ 不足以成信谳。”而今郑、曾使用,倒不为过,人言人殊。


  朝廷最终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3月26日,谕旨下达,肯定了郑、曾的奏结。4月4日,曾国藩奉旨监斩,将张汶详凌迟处死,并摘心致祭。


  孙衣言不争一时争千秋,他在给马新贻写的神道碑铭中,慷慨激昂,秉笔直书,“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而叛逆遗孽,刺杀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经断,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惧。而狱已具且结,衣言遂不书诺。呜呼?衣言之所以奋其愚戆为公力争,亦岂独为公一人也哉?”孙衣言的文章一出,震惊朝野,舆论大哗,就连慈禧太后也知道其中大有隐情。但是,总不能为了一个死人,去动摇大清江山啊。斯人已作古,让他去吧,无非加恩赐恤,以慰忠魂。


  终觉疑案之未明时人传言,张汶详刺杀马新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马新贻渔色负友,张汶详为友复仇。果真如此,孙衣言、袁保庆作为马新贻的亲信,自始至终都参加了审讯,那么,魁玉、张之万、给他设计了一个“海盗挟仇报复”的结案,不是更体面吗?何以苦苦追求,以得确供呢?再说马新贻的四弟马新礻右自幼跟随左右,直到马新贻被刺身亡,马新贻的事情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马新贻因渔色负友而遭刺杀,已经给他一个体面结局,马新礻右为此应该感恩不尽,为什么一直悲呼终觉疑案之莫明,希望时人和后人给以研讨呢?其实郑敦谨心里很明白,他只能以苦笑对之。未等圣旨下达,更没等张汶详正法,他愤然离开了江宁。曾国藩送他程仪,他分文不收,两个随行郎中伊勒通阿、颜士璋每人收了500两银子。曾国藩和司道各员送他到江边,他板着面孔,头也不回地扬帆而去。


  郑敦谨的两个助手回京后悄然而失。6月,颜士璋被放到兰州,虽是给了一个没有实缺的知府,与充军流放所差无几,不久回籍赋闲。伊勒通阿,8月19日“给全俸以养余年”也回老家去了。


  所有这一切,都使人们感到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左右着这一切。有人说是慈禧太后。不,慈禧太后没有理由杀一个既无兵权,又不属于任何派系的马新贻。正是她,同治七年召见马新贻,密旨马新贻调查湘军攻陷天京后太平天国金银财宝的去向。


  太平天国经营10年,各种粮饷自不必说,天王府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其它王府、将军府也有不少收藏。曾国荃攻陷天京,纵湘军抢掠数天。为了灭迹,又放了一把火,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不息。湘军均饱私囊,大车小辆向湖南老家运送财物,几年中,湘军子弟抢购土地遍及湘鄂。朝野议论纷纷,恭亲王颇有微词,慈禧太后心中不快。尤其令朝廷坐卧不安的是,十几年来湘军的实力迅速膨胀。


  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她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了然一身来到江宁,如入龙潭虎穴。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莅江宁坐镇。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


  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凶残,明目张胆地肆疾抢掠。左宗棠直言不讳地批评湘军,他认为这都是胡林翼为了一时对付太平天国,招募剧盗所致。曾国藩对湘军的为非作歹也很清楚,他说:“余设立水师,不能为长江除害,乃反为长江生害。”


  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游勇又与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马新贻在惩治散兵游勇时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游勇即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那个曾给孙衣言透过口风的颜士璋颇有心计,他写了一本《南行日记》,记述了赴宁的全部过程。据他的曾孙颜牧皋说,日记中写道:“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


  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马新贻被刺身亡,又有身后之玷,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桃色绯闻,而且又有为友复仇,义薄云天的侠义故事,迎合人们猎奇的心理,适应玩家的口味。若马新贻不死,也是百口莫辩。史家亦是望而却步,因为谁也不愿意去为一个渔色负友的小人辩白,冤不冤由他去吧。妙哉?高明哉?湘军及其首脑们痛痛快快地给社会开了一个玩笑,也把历史玩于股掌之中。
源于第一故乡,归于第二故乡

2万

回帖

4

积分

4万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5-5-2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2-16 12:33:25| 字数 13| - 中国–四川–雅安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这就是那出戏的来历呵!
地主麻将金花,输完之后回家;
古道西风瘦马,孤独肠断天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4

回帖

1

积分

6584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9-29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12:42:33| 字数 24|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正在孤独 的帖子

是啊,这是以前看到的,觉得写的挺好,今天又g出来
源于第一故乡,归于第二故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回帖

0

积分

39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7-12-7
发表于 2007-12-16 12:47:22| 字数 43|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639

积分

5万

资产值

天下无敌I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6-1-25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年全勤勋章2017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2-16 13:19:21| 字数 23| - 中国–广东–深圳 天威有线宽带(关内)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就给刺杀么?但是电影的宣传片上场面咋那么恢宏
当一个女子在仰望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是在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

积分

4451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8
发表于 2007-12-16 14:53:13| 字数 174|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藩虽为湘军创始者,可是当时已经失去了对庞大的湘军的控制了,不得已亲手裁撤掉这只庞大的军事力量

谨慎的曾剃头,绝对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拥有一支难以驾御的强大军队,并不足以夺取江山,何况战事刚平息,东南半壁江山急需喘息,民众不可能接受再起刀兵,将士们也急于享受胜利果实,未必肯替他曾家卖命.

国际形式上,太平天国的失利,在某中程度上代表了列强对清廷的支持
I'll be bac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7

回帖

15

积分

2905

资产值

黄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2-8-1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2-16 15:23:22| 字数 36| - LAN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电影还得了解历史啊
对投名状中庞青云角色本就感觉很好,现更欣佩历史原人。
Surface book&pro3,NEC LavieZ
Panasonic NX3,B10,Fujitsu SH761,X200,X31,工人舍SH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

积分

583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5-2-20
发表于 2007-12-16 16:27:36| 字数 62| - 中国–江西–吉安–吉安县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1

回帖

17

积分

1595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4-1-13
发表于 2007-12-16 16:54:22| 字数 8| - 中国–上海–上海 东方有线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知道就讲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回帖

2

积分

-46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2-11-2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2-16 17:38:02| 字数 567| - 中国–上海–上海–浦东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kongsheng on 2007-12-16 17:12
79自卫反击战后,一个在211高地幸存下来的枣庄籍战士进入军指挥所的饭堂向粟戎生开枪的历史也请Jason讲一讲。



苏铁山的辟谣贴:

……

二、所谓“211高地惨败后,一
个在211高地幸存下来的枣庄籍战士,早饭时进入军指挥所,向粟戎生开枪,粟躲
在桌子下未负伤,67军军长等十多名官兵负伤。”也是移花接木的编造。

事实是
:这个行凶的战士是67军司令部管理处的招待员,从未上过前线,行凶前这个战
士跟驻地的老乡打架,军司令部管理处长批评他:“你有本事到前线跟敌人打去
。”此事成为导火索,该战士走了极端。该战士拿了一支冲锋枪,在军部吃晚饭
时,从窗户向室内扫射;造成军长张志坚等多人负伤,一战士死亡。



该战士留下
一封“绝笔信”,内容大意是“我(该战士从农村入伍)参军是为了谋一个出路
,没想到却上了战场,出路没谋到,搞不好还得死,……全军那么多部队为什么
别的部队不到前线来,就是67军的军领导好大喜功,主动向军委要求上战场,自
己今天的命运完全是军领导造成的……”所谓“这名战士从现场全身而退。几天
后才在军指挥所后面的水窖里发现他自杀了,还抱着冲锋枪,由于时间长,人已
经泡发了,很臭很臭。”也是编造的故事,不符合逻辑。事实是:该战士行凶后
,即躲进水窖自杀,第二天一早尸体即运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3

积分

1万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3-8-2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7-12-16 17:49:15| 字数 81| - 中国–江西–南昌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1 20:06 , Processed in 0.114132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