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6-18 16:52:16| 字数 3,853| - 中国–广东–汕头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本文所述,只代表一家之言,仅希望起到抛砖引玉效果........“本本”便携之意为首,“便携”就注定“本本”要在体积、重量之间取得和谐。。既为便携而工作,那就该为应环境之变而考虑周全~~外柔内刚,秀外慧中就是我理想中的本本模式。我所喜欢的本本 Toughbook THINKPAD,源于喜欢一切具有外柔内刚,秀外慧中的~~~
看过我发的杂文的同学都知道,前面我讲过“皮肤”,讲过“骨骼”,今天我要讲的,据说“外骨骼”有关。笔记本的坚固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和为所有零部件提供安身立命之所的外壳有关。那么,请思考以下问题:什么物体经常饱受撞击、磨损的锻炼~~~? 什么造型什么材料最适宜这样的环境`?
答案自然有非常多,前者我们日常看到的鞋,车轮等,后者从力学上回答,圆弧造型和柔性的物体比方正、刚性的物体要更适宜这样的环境下的生存,圆滑世故,以柔克刚,其实这种最好保护自己的做人方式也何尝不是这样(扯远了,鸡蛋!!)。
什么样笔记本外壳设计最坚固,最能呵护笔记本的内脏,其实这个“最”应该是无解的,但从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1,合适的材料(包括材料的厚薄),2、合适的造型和易撞击、磨损边角适当采用柔性的物质,解决这两个问题是王道。
笔记本广泛采用外壳主要材料是镁合金(Mag-alloy),这有它的道理,众所周知,镁合金材料的机械强度是普通ABS树脂材料的20倍可塑性也强,可以冲压或铸造成一些较复杂的形状(这个非常重要,能大大加强其机械强度),而且具有金属的良好散热特性这是无风扇设计不可或缺的散热方式。苹果在其高端机型上用的纯钛在强度和散热特性上均可胜出可是原料成本过高和成型难度太大客观上也无法普及,THINKPAD的钛复合材料实际上主要成分还是碳纤维和工程塑料,其实机械强度在实用中也不见得比镁铝合金强多少,而且塑料的导热性天生就有缺陷,所以目前我们说外壳材料还是镁铝合金是王道。(掌托部分例外,之所以没采用镁合金主要是因为镁合金的表面不好处理以及其金属特性会导致掌托局部过热而导致人手放在掌托上打字的时候不适,所以一般采用的是PC+ABS+GF材制。)
至于什么样的造型和用什么样的柔性的物质来保护易撞击、磨损边角?先 LOOK~LOOK以下造型,就大概能见倪端。

最早在大陆推三防功能的伦飞代工产品

三防新人NEC--FC-N22A


三防新人华硕的作品

北美“悍马”Itronix XR-1
这些造型能达到什么效果呢。

但上面看到的都是特种笔记本,这类机器配置、性能低于同时期的主流,而且体积、重量也超过主流的笔记本,而且价格非常贵,象联想{华硕 DELL一样,都属于这个范围的新人类}刚刚涉足特种笔记本,推出昭阳R2000就标价十万元,所以这类笔记本只适合特种环境使用。
今天请出的“模特 ”----Let's note、THINKPAD,是商务机的代表。THINKPAD是不需要特别介绍了,Let's note是Toughbook的衍生系列,Toughbook顾名思义就是“坚固的笔记本”,从名字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他的非凡魅力,没有个真材实料也不敢如此昭彰的冠名。Toughbook情况或许小黑迷不是特别了解,我隆重介绍下:
07年的日本商务机市场,大致的排名如下
第一是松下(LetsNote),占了约58%
第二是NEC,占了约11%
第二是Thinkpad,占了约8%
剩下的约20%由Toshiba,DELL,HP,SONY,Fujitsu等众多厂商瓜分。
Toughbook是松下电气(Matsushita)自有品牌Panasonic笔记本中的一个系列,主要定位于一些对笔记本有特殊的要求,需要在野外工矿等室外恶劣环境作业的专业人群。对外壳,显示屏,触摸板,键盘,硬盘,通讯都作了有针对性的优化,使之普遍被应用于医疗,野外通讯,工矿工程,军警,国防,消防等多领域。Toughbook原名Pronote FG,包含了从1996年问世并采用Pentium120的CF-25,到最新的CF-19\CF-30。Panasonic还有另一个系列Let's note,定位于轻巧,舒适,便携。额外说一下最近比较热门的CF-Y7(笔者今天要介绍的)比较难归类造成了其名不正言不顺家族渊源无从考究的尴尬局面,现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他应该归于轻巧的Let's note系列,另一种观点是他应该属于Toughbook系列因为它具备了一定的抗震能力,其实比较准确的说法是他应该归于Toughbook Light(轻便型加固笔记本)或者Let's note Pro(即Let's note的加强版),原本人们都认为轻巧和坚固是水火不能容的两个极端,设计的轻巧势必降低其坚固性,设计的坚固就必然导致重量和体积的急剧上升,Toughbook Light使两者兼容并蓄,在保持轻巧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坚固性。Toughbook是松下电气的位于日本的江津工厂所制造,不同于一般国产的笔记本在台湾OEM的产品都是一个模子里做出来那样,Toughbook从光驱到电池到外壳再到液晶屏等笔记本主要器件全都是松下自主开发研制,可谓系出名门匠心独运。在全球笔记本越趋于“天下大同”的今天,Toughbook是难得的个性鲜明设计精湛的笔记本之一。Toughbook少部分产品在日本本土消化外,大部分销往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的新加坡泰国等地区。比较著名的集团性采购就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批警用笔记本,据悉美国的JC所用的笔记本电脑中有60%是Toughbook系列。到2007年Toughbook才公开对中国地区销售。
从Toughbook,从联想昭阳R2000,我们再来看看主流的商务机的变化.这个时候,估计你们就能明白Let's note 为什么在日本那么备受欢迎,为什么联想接手THINKPAD要提出"骨骼"技术“防滚架”~~

我们来回顾下这个照片

T61凭着“防滚架”运用到A壳的技术,无声中回应了DELL ATG坚固版的挑战,而这个技术设计要点,正是来自中间部分隆起形成保护腔体,据T61拆解图可以看到屏幕防滚架是四周薄中间厚的结构,而外壳隆起部分真好是中空,大家可以用手按按,那一块地方有很好的弹性,可以起到很好的变形吸能作用,T61采用的这种新布局一改以往外硬内软的结构,做到核心系统部分强度很高,外壳软(柔韧)硬(难以屈服刚性变形)兼备,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这才是这个设计的精髓。
但是这些技术,仅仅是松下屏幕保护技术的起点,流线壳技术(加强筋和保护腔体)早已在几年前就把松下商务机系列Let's note 带到一个新的起跑线,下图180度的抗矩力比上面90度的可怕得多,如果内部骨架不够强大的话,将不是发生变形的问题,而会直接造成屏幕的开裂。以往的按压测试A壳强度在Y7上被直接无视……-……

我们都知道做人处世之道,说话做事都要留有余地,而在力学里,这个余地就是一个缓冲区,它的意义在于化解力道,在于保全自我,上面的形成保护腔体就是这个原理的体现。
普通的镁合金外壳可能现在已经被大部分高中档机型所采用,可是大部分为平板结构,很多也不是全身采用只是在上盖或者底座等局部采用IBM的T40也仅是上盖采用了镁合金,而且在厚度上也向轻薄的潮流妥协大多数只有0.6mm~0.8mm,Toughbook Light 等由于考虑到轻便采用的是0.7mm厚度的镁合金,而正宗的Toughbook外壳最薄处也达到了1mm最厚处甚至达到2mm而且大量的采用了冲压成凹凸型的工艺,冲压成形工艺对冲压的时间和合金的温度都有较高的要求,Panasonic经历了百余次的试验才掌握了适当的冲压时间和温度,工艺的复杂性客观上导致了冲压后成品率降低的事实,因此同样是镁合金Toughbook的制造工艺考究导致了成本上升。Y7表面上有凹凸式的设计。这种设计类似发动机的缸体表面,此种构造类似于我们常见的房梁,支撑架,加强筋的结构,在显示屏外壳等大面积无垂直支撑柱的地方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撑和分散作用力的功用,镁合金的强韧特性加上独特的横梁沟槽大大加强了外壳的受力能力,之所以采用一整块合金直接冲压成型而不采用像普通的注塑工艺这样分多点注入熔化的塑料或合金到模子里主要是因为一整块金属的一次冲压成形后的坚固度和抗压程度都远远大于模具做出来外壳,这种遵循科学原理的技术就是松下本本坚固之道。
好了,总结下,T61A壳保护功能已经完全交给新增的镁铝合金防滚架,(顶盖)的材质复合材料基本为美化及装饰外观而服务,也很好的延续小黑传统的造型,很明显,FUJITSU和SONY等外观非常轻薄漂亮,但他们终究属花瓶技术,我们也看到了,THINKPAD在联想接手后,理念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再陶醉自我的THINKPAD又在不断进步中。。。。。
正是有了专业队的素质,正是培养出专业人才,才懂得"专业"的魅力,才懂得"外柔内刚,秀外慧中"的含义,用专业眼光做非专业领域,那么你的思路一定在这个领域是超前的,有了这个理解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神舟要造神盾,DELL要造ATG,因为有了技术积累,才有技术沉淀,才有技术创新,人也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你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潜意识把自己作为领袖或专家看,这个时候也许你就有了另一层面认识,当然,有"傲骨"时要牢记"人不能有傲气".(呵呵,又跑远了,鸡蛋!!)。
[ Edited by woosi on 2008-6-21 11:34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