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 散热 vs. 传统热管散热
本帖最后由 kevinthinkpad 于 2025-9-10 21:41 编辑[*]VC可以看作是“面”的散热,是热管的升级和扩展形态。
[*]传统热管是“线”的散热,是成熟且成本较低的主流方案。
两者都基于同样的 “相变传热” 原理(液体吸热蒸发 → 蒸汽移动到冷区 → 放热冷凝 → 液体通过毛细结构回流),但在结构、效率和适用场景上有所不同。
成本问题。 就是上VC均热板,风扇不把热量吹出去也是积热,你倒不如让多加风扇 坛友惊诧,楼主何以连续数日提引VC均热板。 还是先使用真实实验使用控制变量法测测真实的差距 量化一下 要是有差距但是很小 直接就没必要了 我始终相信力大飞砖 风扇宽大厚转速高导的才能更快 凯文既然已经收集到了热管一维散热,均热板二维散热的信息,就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
在不采用内吹散热的情况下,热管和均热板从发热元件的热量最后是怎么解出去的?
对于手机这种被动散热设备来说,使用机身解热,自然的要求将热量匀开,均热板是优解。
对于一般笔记本这种主动散热设备来说,散热主要是通过焊接在铜管或者均热板上的鳍片解热的,在没有内吹设计使得热管自己也能散去一部分热量的情况下用VC就是浪费钱。该省省该花花,苹果也没在MBP上用均热板呀! 我的g7是均热板,风扇普通用从来不转,但c面上端和两个侧边及底壳较热
风扇不转,体验很好。 鉴于回复不能放视频,就苹果电脑散热问题再发一帖:
MBA可以认为是低负载设备,采用了被动散热,按说是均热板大显身手的地方,实际上苹果采用了铜箔加石墨烯的贴纸散热,鉴于M标准版的能效效果尚可,但显然加均热板能摊的更快更匀,解热上限提个一两瓦也不赖。
而在使用M Pro和M Max的笔记本上,苹果采用了如下视频的散热方案:
https://www.apple.com/newsroom/videos/thermal-animation/large_2x.mp4
*以上视频来源: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1/10/apple-unveils-game-changing-macbook-pro/
可见苹果用的是一种和Windows厂家思路不同但是殊途同归的内吹方案,冷气流从侧面和屏轴进入,吸入风扇后吹向散热鳍片。经过测试这套模具大概能解50w左右。如果苹果用均热板,这套散热上限会更高,风扇也能更迟介入,岂不美哉?
最后,本人还是希望能好好讨论问题的,恳请凯文先生不要一见不同意见直接扣帽子,这真的超级败好感,谢谢!
用哪种方案,厂家自有考量,我等用着就是。
那个厂家的适合于我我就选哪个,不适应大多数的就被淘汰。 一维二维都出来了,这是降智科普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