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22974|回复: 35

【原创】2.5寸USB3.0硬盘盒和转接卡在X201上一段时间的使用感受&小结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10-10-21 18:03:12| 字数 1,775| - 广东省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下硬件情况
X201 i5-520m 4GB RAM
因为换Intel x25-m 80GB G2的SSD,换下来的一个Seagate的7200rpm,320GB的硬盘要充分使用,遂购入一个USB3.0的2.5寸硬盘盒元谷iPU-U3和个笔记本上面的ExpressCard转USB3.0的转接卡,AKE的不露头的转接卡。

我在收到之后,在换硬盘之前做了一些测试,但是换了硬盘之后发现原先保存的相关截图数据的文件夹打不开,貌似是和加密有关,所以相关的一些数据,就是在用转接卡、硬盘盒、SSD这3个的组合的数据只能靠我的记忆写出来了。(这个是为了排除机械硬盘瓶颈)

简单说一下,这3个组合的时候用ATTO测试,大的文件方面的读写都不尽人意,都是在80MB/S上下的速度(我的记忆,这个影响很深刻,因为和SSD装上机器之后的240MB/s的读取速度形成鲜明对比……)

个人对此的分析是硬盘盒主控芯片的瓶颈。Google出来有人用别的硬盘盒、转接卡和SSD也测试出和我这个相似的速度,对方判断是主控的限制。硬盘盒拆开的主控芯片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不是NEC的,我听说NEC的比较好。

这个AKE的转接卡是54mm,2个USB3.0接口,内藏不露头的,感觉不错,就是Win7也要装驱动让我有点不爽。

我在淘宝买的时候看到介绍说可以提供5V900mA的电源而不需另外接电源(附有一条供电线一头连接转接卡2个USB接口中间的电源接口,另一头USB取电)。
但是我在评论那边看到有几个人都质疑这个电力供给的情况,因为他们都表示移动硬盘必须要另外插电源才能驱动,我便也做好了这样的心里准备。
在我看来我买USB3.0扩展卡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快而不是更方便,这点事情不是问题。

收到货之后先入为主的观念让我认为他的供电不好,所以都插着电源使用,直到一次我接这一个iPod G6,里面是120G的硬盘。发现能正常使用,让我对他的电力供应情况产生了改观。后来经过我的测试,他完全可以带动这个硬盘盒和Seagate的320G 7200rpm的2.5寸机械硬盘,还能再外加一个USB闪存盘。并且这样的情况下2个设备之间文件传输没有问题,我试了复制一个文件从这个组装的移动硬盘到USB闪存盘,用FastCopy,64MB的Buffer和速度为AutoSlow而不是Full。10G多的一个单个文件复制进去很正常,平均速率10M多点,完全正常。

对于有人说的供电不行,移动硬盘用不了的情况,个人对此的猜测是ExpressCard的供电貌似是3.3V(之前的PCMCIA是5V和3.3V)。现在需要把3.3V提升到5V输出,那么对于主板上的3.3V的电力传输会有个比较大的电流,这可能会超出部分机器的上限,所以无法正常驱动。

此外还有一点让我感到惊讶的事情,就是同样的一个USB2.0设备,包括我这个USB2.0的USB闪存盘和这个组装移动硬盘(使用一条USB2.0数据线强制其在2.0模式下工作),插在机身的USB2.0接口的情况和插在这个USB3.0转接卡上的情况不同。
同样的USB2.0设备,ATTO的测试情况看来,插在这个USB3.0转接卡上面的性能总体略优于插在机身原生的USB2.0接口上!
相关的数据不记得了,因为实在换硬盘之前装的,硬盘盒内部是Intel的x25-m,USB闪存盘则是普通的,工作在2.0,前者的主要瓶颈在接口,后者的主要瓶颈在闪存内部本身(读写大概25/10),但是显示了同样的结果,就是上面加粗的那段结论

最后小结一下我的结论
1.对于用硬盘盒+机械硬盘的情况来说,虽然很可能存在硬盘盒或是转接卡的瓶颈,但是这是值得的。因为我就SATA直接这个机械硬盘的速度也是这样。,只漫录一点点的速度,但是相比于2.0提升了3倍左右。但是对于高性能的3.5寸机械硬盘我持保留意见,因为个人推测这个瓶颈在3.5寸上会影响更大。至于SSD我已经测试过了,SATA的240+的读取到了USB3.0硬盘盒+转接卡上变成了80。这太浪费了,有待于硬盘盒和转接卡的发展。
2.现阶段USB3.0转接卡对于没有USB3.0设备的人而言绝非一无是处。使用USB3.0转接卡对于USB2.0设备也能有提升.

最后上一个这个硬盘盒+拆下的机械硬盘+USB3.0转接卡的ATTO测试图(没有外接电源)


如果我还想到什么以后再发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技术分 0 收起 理由
gonghuawei 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9092

回帖

77

积分

2万

资产值

荣誉版主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注册时间
2003-7-1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10-10-21 18:20:42| 字数 34| - 北京市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楼主最好是系统的整理一下,再加上前后对比等,还是先支持了
W530投入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回帖

0

积分

97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5-29
发表于 2010-10-21 18:51:51| 字数 13| -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80M  还没有ESATA快!
X200 T9550 4G  7K500 AFFS  F3507G  M905 底座+U2410  Monitor 02 US+M200MKII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1

回帖

0

积分

1522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9-1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10-10-21 21:00:17| 字数 38| - 安徽省六安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你USB2.0快多了啊
我的X201接联想的移动硬盘,传输文件也就在40M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6

回帖

24

积分

282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4-11-29
发表于 2010-10-21 22:50:38| 字数 5| - 安徽省合肥市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慢,不值
X60 1706 AU1 T2400
X200T 7450DF1 L9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7

回帖

0

积分

43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2-22
发表于 2010-10-21 23:17:37| 字数 25| - 上海市徐汇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插上扩展卡,过个十分钟,掌托那儿的温度能热牛奶!
ThinkPad X200-AE6
ThinkPad T43-BH2
Dimension 8250
Lyra 959P
DIY 8038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2 06:39:57| 字数 991|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古3.0盒子的是用的是asmeida asm1051芯片,性能和兼容性比symwave6316略差,asm1051封装形式是TQFP, symwave6316是VFBGA,symwave内置的DSP性能非常强劲,感觉有点sandforce的感觉 。最主要区别在于高速的稳定传输,symwave6316可轻易达到很高的速度,具体是多少呢?一款OCZ的ssd,采用这个转接芯片,读写轻松过200M,(参考http://tech.163.com/digi/10/0531/09/680JK4LO001618J7_2.html)但是1051价格比较实惠,约是symwave 6316的三分之一。由于asm1051有效控制成本受到了很多厂商欢迎,占有率很高,基本只要是3.0的盒子,不论知名还是不知名的,基本拆开都是这个芯片。所以放心,不是假货。

关于你说的x25-m转接速度只跑到了80左右,是因为asmedia1051硬盘和芯片限制了更高的速度而不是NEC主控的问题,而且你要测试的时候只使用一个口,第二个必须空着。ssd 跑asmedia+NEC正常速度应该是130M左右,要是symwave+NEC速度就更快一些,大概200m-250m左右吧,已经非常接近限制sata3G的瓶颈。不是硬盘盒有待发展,而是lz选择转接芯片的时候没有了解清楚。

AKE双口usb 3.0,是NEC芯片。单口的是Fresco Logic FL1000G芯片。理论上单口FL芯片供电设计更强,nec双口有个较大问题是,其中一个口是不能工作在3.0的,同插两口会有兼容性问题,并带来巨大的性能下降,不过NEC芯片胜在推出的早,占有率更高一些。但是Fresco Logic也不差,和intel有密切合作,世界第一款符合xHCI 1.0的usb 3.0主控 FL1009,就是它先搞出来的,至于有多强?看IDF2010的展示,原文在这里(http://www.frescologic.com/othernews.php),配合symwave芯片,速度轻松越过370M。

如果lz打算把SSD塞硬盘盒里用的话,建议更换采用symwave6316的硬盘盒,延迟也会更低一些。假如是用机械硬盘,即使换了盒子,提升也不会很明显。为了达到更高的速度,ake双口NEC使用单口即可。

[ Edited by  dothan228 on 2010-10-22 07:46 ]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2 06:40:20| 字数 21|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zergling 的帖子

也许NEC比较热,可以试试FL1000的。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8:24:17| 字数 181| - 广东省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dothan228 的帖子

太感谢了!!!!!!

我就像找类似这样的东西,但是就是找不到……

我在文中提到的所以东西除了那个说USB闪存盘和移动硬盘可以同时插在上面工作的时候是扩展卡上2个接口都使用之外,其他所有测试都是只插了一个设备在扩展卡上边。

也就是说那个硬盘盒+SSD的测试读写都80的时候,扩展卡上面USB3.0一个接硬盘,一个空置,同时插上了供电线(当时我还认为它的电力不能驱动硬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8:27:22| 字数 186| - 广东省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有点空闲时间,上一个之前给硬盘盒的电路板拍的照片



正面的2个电容似乎不好吧?顶部连防爆槽都没有……

下方的2个LED指示灯使用的时候是在散热孔中看到的

就我的观测而言,似乎平时其中一个蓝色的是平时工作的指示,另一个不亮。

如果供电不足的时候就另一个红色的亮,蓝色的不亮

P.S. 本人色弱,表述的颜色不一定准确

[ Edited by  hunnitth on 2010-10-22 18:34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2 21:13:30| 字数 40|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hunnitth 的帖子

是asm1051吧,呵呵,有大电容呢,不过不知道参数不好说呵呵。也许是高级货吧?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2 21:16:57| 字数 42|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hunnitth 的帖子

呵呵,想提升性能可以换个盒子试试。现在usb3.0有900ma电流,很少供电不足的。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1:56:37| 字数 51| - 广东省韶关市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gamepzb 的帖子

这个……我这是USB3.0……
你那2.0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我的这个2.0模式下还达不到这个40的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2:05:33| 字数 58| - 广东省韶关市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网络不是很稳定,重复发了,编辑掉……

[ Edited by  hunnitth on 2010-10-22 22:08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22:05:47| 字数 593| - 广东省韶关市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2.0模式下主板接口与转接卡对比

刚刚抽空专门测试了一下有关USB2.0情况下用USB3.0转接卡和主板USB2.0接口的差异

设备如同我的帖子那样。
所以主板的接口都是用那个黄色的,就是ExpressCard槽下面的那个;而转接卡上也都是使用同一个接口。
硬盘盒是USB3.0,我使用一根USB2.0的数据线强制其工作于2.0模式。(普通的microUSB2.0数据线,两头带磁环屏蔽)
测试软件的时候所有测试对于同一个软件都用了相同的设置,相同的分区
这里面的数据传输的瓶颈主要在于硬盘本身

里面的硬盘我在电脑里面看到是ST9320423AS,网上查到的相关参数如下:
Model ST9320423AS SATA 3Gb/s 320GB 16MB 7200
(http://www.seagate.com/ww/v/inde ... RD&locale=en-US)

此外还拿了个USB闪存盘测试,具体情况不了解,只知道牌子是imation,主控是UT165,一个闪存颗粒
这个的主要瓶颈在于其内部的闪存

先是硬盘的



然后是USB闪存盘



可以清晰的看出,无论是哪个,瓶颈在于接口还是内部,在USB2.0模式工作时插去转接卡的性能都略优于主板原生的USB2.0接口。

其中尤其是连接移动硬盘的时候,小文件的读写总体提高了1倍的速度。
其次是USB闪存盘,小文件的读取速度也有大幅提升。

[ Edited by  hunnitth on 2010-10-22 22:0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2 22:54:28| 字数 49|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hunnitth 的帖子

这个其实可以算是误差了 ,差那1-2M- -。。。买3.0的盒子就是用3.0的,比2.0性能没有意义。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6

回帖

0

积分

5638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9-7-9
发表于 2010-10-23 00:53:15| 字数 83| - 重庆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正面的2个电容似乎不好吧?顶部连防爆槽都没有……


对于铝电解电容来说,小容量、低电压的防爆阀一般只在下面,大容量、高电压的才在铝壳顶面加(当然下面一定有)。
SS2KM:P3M 超1G/256M/4GCF/麦/手触
NC6400:T2400/X1300/2G/320G/CB/高分/无/牙/指/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00:59:33| 字数 141| - 广东省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dothan228 的帖子

好吧我承认这对比USB2.0的意义不大

但是对已现阶段USB3.0设备还没有普及的时候,这至少又多了个理由去购买USB3.0转接卡

或者说,现阶段而言USB3.0扩展卡除了有良好的前景,能增加USB接口之外,有多了个优势,就是对现在主流的USB2.0设备的性能再一次提升,或多或少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3 01:54:07| 字数 16|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hunnitth 的帖子

呵呵嗯买symwave的盒子吧。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20

回帖

34

积分

4793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8-9-10
发表于 2010-10-23 03:08:05| 字数 4| - 江西省南昌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1:55:38| 字数 86| - 广东省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dothan228 的帖子

有symwave的盒子推荐一下吗?
如果我现在的320GB不能满足我的需求而要买下一个外部存储设备,我会考虑3.5inch的WD Black或者2.5inch的7k500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2:25:39| 字数 879| - 广东省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供电情况的一点简单小测

今天又简单测试了一下这套设备的供电情况
原因是一次在同学的电脑上使用的时候出现供电不足无法使用,很郁闷,没有标配电源适配器,也许是因为3.0的900mA的标准。

我首先想到的是双头的数据线,因为便携方便。如果是适配器整天拿着很不爽。
但是郁闷的是我淘宝了一圈都没有看到有USB3.0的双头的数据线,于是自我安慰一下这种USB3.0的双头取电数据线应该是个畸形的东西,因为按照USB3.0的标准是不需要这个东西的(900mA vs 500mA的标准),就算有也应该只存在于这个2.0主导的时代。

于是就想到了硬盘盒上的电源接口(还好有先见之明啊,当时买这个硬盘盒的时候就给自己了这么一个可以外接取电的理由)。
首先我把购买电源适配器的解决方案的优先级调低,因为首先电源适配器的电源输出情况很可能不理想,高质量的电源适配器不容易买到;其次这不方便,不便携。于是我想到了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一头接硬盘盒的电源接口,一头USB取电,等效于那种双头的数据线。事实上我买到了这样的线,¥5。

拿到之后心血来潮就做了这么一些测试
首先测试了发现这个盒子的USB3.0接口和电源接口之间的正负极电源是完全连通的,根据我用万用表通断测试都连通的情况,也就是并联状态,这就使我没有了之前的担心:同时接了2条线之后会只用其中一条供电。

于是随后我就使用这条新买的供电线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如下:

转接卡上面空载时候的电压:5.10V
硬盘盒接上转接卡并且处于空闲:转接卡上另一个接口的电压从5.10V下降到5.05V,硬盘盒供电口测得4.99V
随后用ATTO进行测试(模拟高强度读写)同时接上万用表观察10s多的时间,其中凭个人感觉的平均值是4.89V左右,出现过的最小值是4.85V。

之后我又把它插上主板的USB2.0接口进行观察(黄色的USB接口,曾经在香港的X201资料上看到叫做Powered USB,翻译应该是“强化供电”吧?)
空载时(未接上移动硬盘):5.07V
硬盘盒电源口测得:
接上之后空闲状态下4.99V,ATTO测试中观察一会,凭个人感觉的平均值是4.90V左右,出现过的最小值依然是4.85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4

回帖

16

积分

1686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10-3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22:41:22| 字数 268| - 广东省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又想到和发现了一点东西发上来
刚刚看到了WD MyBook USB3.0硬盘的评测文章,测试中平均速度120MB/s+
拆解说是WD Black HDD,转接方面的主控是symwave的,看了这个symwave的主控确实强劲,下一个目标就这个MyBook了,正好都是我理想的东西

另外有个关于我这个转接卡驱动的诡异事情。我换SSD之前的时候使用这个转接卡装的是一个NEC的驱动,正常时候。现在SSD安装了另一个Renesas的驱动也正常显示,两个驱动除了牌子不同之外其他几乎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看到的驱动版本都是2.0.4.0,固件是3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3 22:57:58| 字数 347|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hunnitth 的帖子

是吧,完全释放硬盘的潜力。

my book不错哦,西部数据的my book很好,现在用3.0了,而且还是symwave的芯片,传输就没瓶颈了。symwave用的是VFBGA封装,其实封装形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dsp的性能。买硬盘盒转接芯片也是非常重要,对硬盘长期稳定性影响很大。

看拆解不错,好多芝麻一样的陶瓷电容,质量一定不差。没有大烟囱电容吧?呵呵。一般这种移动产品,应该尽量不用那种大烟囱。笔记本也是,你拆tp也不会发现那种电容的,当然sL,edge那些除外。


你的驱动版本有严重bug, 看看这里 都有 2.0.20.0    http://www.x-drivers.com/catalog ... ntroller/19946.html

[ Edited by  dothan228 on 2010-10-24 05:54 ]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3

回帖

44

积分

395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4-27
发表于 2010-10-23 22:59:41| 字数 140| - 克罗地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hunnitth 的帖子

据我了解,部分飚王采用这个芯片,希捷flex go也是用这个,西部数据也是用这个,可能其他品牌也有,你可以上网找一下。

很多硬盘盒评测都不拆开的,看不到主板做工,更不会显示采用的芯片,所以最好能亲自拆开看看呵呵。

[ Edited by  dothan228 on 2010-10-24 05:32 ]
abcdef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回帖

0

积分

37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9-2-17
发表于 2010-12-4 13:06:24| 字数 4| - 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甚好
Alienware 13 / BlackBerry Q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1

回帖

0

积分

1522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9-1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10-12-4 23:46:46| 字数 20| - 安徽省六安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了款VIA VL700主控的
到手了测试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回帖

0

积分

29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8-7-27
发表于 2010-12-4 23:58:25| 字数 580| - 广东省深圳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hunnitth on 2010-10-22 18:27
刚刚有点空闲时间,上一个之前给硬盘盒的电路板拍的照片

1040561

正面的2个电容似乎不好吧?顶部连防爆槽都没有……

下方的2个LED指示灯使用的时候是在散热孔中看到的

就我的观测而言,似乎平时其中 ...

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说,这块电路板的设计有问。不管是USB3.0还是SATA,都做了穿孔,当然,不是说不可以,只不过,水平末到,这个对指标影响非常大!NEC的720200的电路中3.0的数据线也有穿孔,但是,但是,仔细分析您就发现,其扇出线径竟是2mil,USB线做的等长误差是0mil,我当初都以为我看错了,仔细检查了两遍,真是0,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就算是穿孔,其也肯定经过了精良设计,极有可能在对主板厂家的加工工艺上有高精要求的。但国内的厂家,你相信会去为你做2mil这种板子?全球能做这种精度的数都数得出来。所以,就算是穿孔,放不同的人身上,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为啥要在这里做这样的设计呢,看接口,对了,是贴片件,贴片件有个好处,一次过机器就搞定了,不用后焊。因为即使是波峰焊,出炉以后也需要生产线再过一次人工,因为一要除连焊、虚焊,另一点是要补锡,这个工序是一定要做的,所以麻烦。在商业化和对指标的追求方面,天平倾斜了!因为,外行是啥都看不出来的,他们只会看芯片和电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5

回帖

1

积分

8918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8-5-12
发表于 2010-12-6 11:18:12| 字数 26| - 广东省广州市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转接的,不考虑……
现在还是规规矩矩的用esata吧
忙忙碌碌又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回帖

0

积分

3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4-12
发表于 2011-1-24 13:23:59| 字数 41| - 北京市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和斑竹,AKE的usb3.0的T型卡,到底能不能对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供电?
违例签名已被清除!
Edited by Administrat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4-6-8 14:09 , Processed in 0.191888 second(s), 72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联系我们|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