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zf3119954

[显卡] 暴改T61P散热系统后的感想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38

回帖

1

积分

-109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11-8-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21:36:03| 字数 35| - 中国–河南–安阳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yuusa 的帖子

你不用试两个涡轮风扇了,我试过了,几乎没什么效果,勉强能降个5、6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万

回帖

298

积分

12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9-11-1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11-10-18 23:43:54| 字数 8| -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觉得温度很热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回帖

0

积分

127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10-16
发表于 2011-11-3 05:51:43| 字数 1,333| - 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T61P的散热困难...

我也因T61P的散热做过很多尝试。LZ的一些总结是准确的。

T61P的热最主要来自GPU和散热器。

  1. GPU产生的热可能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导致,当然,更多的是其“专业”级别,特别是128bit的570M,THINKPAD的570M的规格跟台式机580M的规格是相当的。因此其功耗是可观的。

  2. 散热器不能把热及时地“散掉”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测试中发现,散热器风扇端的散热效率不高,导致CPU和GPU端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被“散掉”。仔细查看散热器的结构,其实有个猜想,其规格应该还有一个更高的配置,GPU的散热部分应该也有双热管的设计,看看现在GPU上热管旁边的空间以及风扇口预留的空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卡口,无不让我联想到“这里还应该有一条热管”。可能是因为当时没有为更高端的配置做充分的规划,匆匆忙忙地完成这个型号的机器发布,因此这条热管就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因此,要解决GPU的散热问题,也只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我认同LZ的总结:所谓加垫铜片的做法是低效的,更是不可取的。

   我曾经拆开键盘,直接为GPU添加独立的散热器,巨大的铜块和铝块,在配独立大功率风扇,发现GPU产热的确是惊人的,在那样极端的散热条件下,在大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仍然可以飙升到较高水平,只是时间上会“迟”一些而已。因此,原配的散热器就有一块原配的导热硅胶垫垫在GPU上方的热管与键盘之间,利用键盘来帮忙散热。键盘底盘的铝还是比较厚的,但是其导热速度不高,散热效果不理想。我现在是利用一些长条形的厚度约为0.3~0.5mm的铜片固定垫在GPU和键盘底盘之间,并尽量延伸到远端,这样做可以利用铜更快地把热传递到远端散掉。这个效果是我所尝试过的方法中比较理想的。至少我也有半年没再折腾了。

   但是高温问题仍然是隐患。

   加快通风固然会提高散热效率,但是灰尘同样会带来风险。因此要慎用。

   说实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T61P的改造意义越来越只具“象征意义”了。例如,我刚刚为一朋友配置了HP 4321S,13寸小机子,I7四核(八线程),虽然是当前入门级独立显卡,但一般应用的性能已经和570M相当,甚至更高(主要是支持更新版本的指令集)。这样的机器二手价也就2800(不要内存和硬盘)。除了屏幕分辨率不理想外,其他还是很不错的。我在配机的时候安装64位WIN7,配8G内存,256G金士顿的SSD(V+)。用起来真的不错,特别是用虚拟机嵌套运行32位WIN7和WINDOWS 2008,简直就是高端双核单机运行的效果一样。

   T61P终将成为回忆。它留给我的是带着某种信仰的美好回忆,因为它的名字是Thinkpad,它的背后(渊源)更有一个令人怀念的标志是IBM。

   务实地说,只要我找到高分屏的高性能的小机子(因为我特别喜欢高分屏),T61P极有可能被改造成一台台式机——把键盘拆掉,安装大型的独立散热装置。我已经为这个方案预备好了:两块跟键盘底盘面积相当的,厚度约3mm的铜板,和厚度约5mm的铝板,这样的散热,基本不用再外加什么风扇,至少不需要特别的强力风扇了。这样,这台T61P就永远地变身为台式机。

   W520,或者SONY的Z2(第二代I7,13寸能提供1600×900,甚至1920×1080)也许是下一个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2

回帖

0

积分

3544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8-5-6
发表于 2011-11-3 08:12:05| 字数 119| - 中国–广东–深圳–福田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散热最关键的只有2步:
1. 将发热源的热量导到铜或铝制的器件上;
2. 利用风扇使铜或铝制的器件上的热量与空气发生热交换;

所以,理论上对策也只有2步:
1. 如何将T61P显卡的热量尽快的导到铜管上;
2. 加大风扇的转速,使热交换频率相应的提高。
你无权查看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回帖

1

积分

-109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11-8-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2:28:54| 字数 87| - 中国–河南–安阳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leinib 的帖子

我是楼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找到了一个给T61P的显卡大幅度降温的办法(显卡大约降10度左右,虽然不能根治高温顽疾,但可以有效的改善),回头我再开个帖子,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回帖

0

积分

92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7-27
发表于 2011-11-4 09:19:51| 字数 25| - 中国–上海–上海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有这么掉胃口的吗?
虽然我只是t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2

回帖

4

积分

2205

资产值

中级会员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5-6-2
发表于 2011-11-4 10:48:21| 字数 228| - 中国–吉林–长春 电信/吉林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T7500 的热量就是大,这个真的没招,我前些日子为了证实这一点,把CPU温度点到了99度,一直到自动关机。整个过程未使用风扇转速控制类软件,完全是Thinkpad的默认设置。用Tpfancontrol的话,用5000多转那个档位,估计能控制在80度左右。
相比之下,我换了T9300之后,也用Tpfanchontrol 5000+转的话,做prime 95 高温测试,基本上能稳定在66度以内。

[ Edited by  ilove0530 on 2011-11-4 10:49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T61p
X200t
X220t
X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回帖

0

积分

14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11-10-5
发表于 2011-11-4 11:43:04| 字数 77| - 中国–江西–九江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坛子里流传的IBM风扇控制软件对温度检查的误差比较大,约误差10度左右,但风扇转速控制得很好。”

确实 温差太大了,期待作者改进, 一直在用,就为看中速度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回帖

0

积分

127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7-10-16
发表于 2011-11-4 12:21:10| 字数 11| -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坚持风扇要限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回帖

1

积分

-109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11-8-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04:51:47| 字数 71| - 中国–河南–安阳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saobai 的帖子

http://www.thinkpad.cn/forum/thread-1140323-1-1.html
这个就是我想的办法,能用,但稍微麻烦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9

回帖

42

积分

2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6-9-3
发表于 2011-11-5 05:53:43| 字数 17| -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61P显卡的散热设计实在就是一坨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12

回帖

43

积分

1万

资产值

钻石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6-1-1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11-11-5 06:44:43| 字数 4| - 中国–江苏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舒服从别人那里开始...(1版)
舒服、先人后己。(2版)
舒人、悦己。(3版)
Share Rose Get Fu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7 05:55 , Processed in 0.114938 second(s), 43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