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aseli 于 2016-7-9 09:12 编辑
前段时间终于把x240的一体式触摸板换成了x250的实体三键,摆脱了无线鼠标,也解放了一个捉襟见肘的usb接口。从x31到x240,thinkpad x系列的产品基本上用了一遍,红蓝键与掌托的变化历历在目。从x240的一体式触摸板到x250恢复实体三键,这是我了解的红蓝键设计第二次拨乱反正了。
早期古董三键是这样的:
这种两行的古董三键的美观性、实用性都不及现在的一行设计,不再赘述(wo mei yong guo)。到了x30这一代,红蓝键的样式、功能就基本固定了,一直沿用到现在的x250,没有什么本质变化。然而正是细节处的变动提示了thinkpad整个设计语言的转变。
首先来看x31与x41的红蓝键与掌托:
掌托隆起,以便支撑手掌。这胖鼓鼓的设计在其他品牌笔记本上从未出现,号称人体工学掌托,配合thinkpad引以为傲的高触感键盘,所提供的输入舒适度令人印象深刻,长时间码字的疲劳感大大降低。红蓝键边缘做圆角处理,与掌托设计和谐一体。x31与x41的区别在于掌托隆起的高度不同,x41主打轻薄,因此掌托也被压扁了,其舒适性较x31是下降的。
到了x60一代,红蓝键设计大变革,取消红蓝色条,全部变成黑色。这一代的变化略显突兀,实际上是整个c面设计思路的转变的一部分——一言以蔽之,就是简化色彩。注意x31与x41的键盘功能区的按键是灰色的,而这一代全部改为与主键盘区相同的黑色,同时红蓝条取消,整个c面只剩下小红点、蓝色的回车和不起眼的thinkvantage三处彩色按键。掌托的隆起进一步弱化,三键的下方留了一个半圆槽,方便按压左右键。 因为x31作为我的第一部tp给我留下的优秀印象,我对x6一代的掌托、三键非常不感冒。简化是我喜欢的理念,但是把红蓝条简化掉,难以接受。虽然美丑是纯粹主观的体验,但事实是市场调查对红蓝键的取消普遍持负面态度,于是两代之后联想更正了设计。这是第一次拨乱反正。
从x200开始联想启用了新的命名方式,这也预示着新的设计、新的思路。红蓝条回归,半圆槽取消,但是边缘的圆角处理没有回归,而是采用了更简单的矩形设计、搭配更扁平化的掌托,简化设计的思路进一步延续。x200和x201两个型号我都曾长期使用,掌托、红蓝键的舒适度都不错,当然比x31还差点。x201增加了触摸板,这是x系列首次引入触摸板,面积小,实用性一般。
x220的“笑脸”红蓝键在x系列上只应用了一代,但在t4x0s系列上沿用了三代之久。“笑脸”设计在我看来是一个然并卵的案例,初衷是认为双指按压方向和红色按键成90度能提高舒适度,实际上根本感觉不到。笑脸设计让红蓝键线条复杂化,是对简化设计思路的一次中断。x220的触摸板较x201大大增加,触摸板的实体左右键取消,集成到触摸板中。这个改变是一个实用的随大流的设计,当时整个笔记本行业触摸板的设计方向就是大、大、大、一体化。红蓝键的宽度增加,这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困扰,其原因在于触摸板宽度增加了。总而言之,触摸板的戏份越来越重了。
x230接续了简化设计的思路,进一步简化线条。之前的红蓝键,末端都是有较高的凸起的,方便按压。这一代的红蓝键末端被“削平”,高度降低,需要适应。掌托变化也值得一提,可以说完全放弃了人体工学设计,倒向了扁平化。掌托和键盘之间的过渡,之前都是自然的弧形过渡,到这里变成了直线斜坡。凌厉的线条,扁平化的设计是这代红蓝键最明显的特征。这代设计的改变普及到t系列和x系列的所有型号,并延续到后来的产品中。另外,蓝色的enter键也改成了一致的黑色,让整个c面显得更加沉闷。
在我看来,x240的一体触摸板是简化设计思路的一次“大跃进”。直接把实体红蓝键给简化掉了,集成到触摸板上,我们称之为“五合一·拉基德·神奇”触摸板。这个触摸板的神奇之处就是它直接把小红点废掉了。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代的触摸板那是极好的,毕竟够大,再加上从苹果和友商处抄来的各种手势,用来刷刷网页还是很好的。从材质上来说,五合一触摸板是玻璃纤维的,而之前和之后触摸板都是塑料,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诚意呢?对于不使用小红点的thinkpad用户,我严重推荐这一代的机型,因为以后大概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触摸板了。
就像之前说的,触摸板的戏份越来越大,指点杆系统的生存空间似乎越来越小。x240一代问世之后,似乎小红点的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了。然而,在一片骂声中,x250(请忽视这个数字的其他用法)迎来了第二次拨乱反正。实体红蓝键回归,并且带来了全新的“钻石切角”设计,线条依然凌厉,美观度大大提升,不得不说很符合我的口味。这一代红蓝键的缺点仍是高度不够,和x230一样,不过在被“五合一·拉基德·神奇”触摸板折磨了半个月之后,咱也懒得计较了。考虑到整个c面越来越扁平化,红蓝键是不可能重新长高的。
“钻石切角”设计只是一个外观细节,这一代的红蓝键还有两处内部设计变动不得不提。一是红蓝键现在和触摸板是一体的,而不是和键盘、小红点一体了。二是红蓝键的按压方向有所调整。之前的红键支点是靠近键盘的,按压位置是红键的下端,也即红条所在位置。蓝键相反。现在红键按压方向反过来了,变得和蓝键完全平行一致。这第二点需要小小适应下。
流水账写完,照例要总结两句。首先要感谢ccav,不对,是奥卡姆,因为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想法,后人称之为“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在科学研究上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思路,但是和工业设计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我对奥卡姆剃刀有很深的偏爱,这让我对极简主义、扁平化设计风潮持欢迎态度。大家知道这在科技界很流行。我觉得这种设计和奥卡姆剃刀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于是,奥卡姆剃刀终究还是和笔记本设计有了关系。
不能说扁平化、极简设计是有利无弊的。掌托的平面化牺牲了一定的舒适度,相信用过x31系列的机油都深有体会。人体工学的掌托设计被放弃,以及红蓝键高度的降低,是简化设计、轻薄化的潮流所推动的。个中利弊就见仁见智了。
纵观红蓝键设计变化历程,简单化、扁平化的主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总体上我会给出一个正面的评价,除了x6和x240。如果说x6对色彩的简化有些激进,那么x240的一体触摸板则纯属脑抽。这两次失误联想都进行了纠正,在某种程度上让我对16:10(或者3:2)屏幕的回归抱有一丝期望。尤其是考虑到sb、ipad pro都采用了更合理的屏幕比例。
ok,不要跑题。个人对指点杆系统有相当的依赖,对这些年红蓝键的设计变化总体上也持正面态度,然而,要我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化。是的,从x30到x250,13年来外观设计不断微调,但是设计框架、功能却一成不变。与此同时,触摸板的功能却不断改善和增强。小红点与红蓝键所组成的指点杆系统(TrackPoint System)是thinkpad最明显的标志,作为一个笔记本内置指针输入系统,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对触摸板的压倒性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正逐渐消磨殆尽。也许TrackPoint是一套非常早熟的系统,后续可以挖掘的潜力不大,也许是联想的创造力无法跟ibm相提并论,总之这些年来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另外早期x31 x41之类图太难找,看个意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