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182|回复: 9

【前沿】对AI领域的会议的评点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4204

回帖

1

积分

72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1
发表于 2006-9-8 20:15:04| 字数 8,980| -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教育网直通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AI领域的会议的评点
注: 本文为小百合BBS的daniel所写

The First Class:
今天先谈谈AI里面tier-1的conferences, 其实基本上就是AI里面大家比较公认的top
conference. 下面同分的按字母序排列.

IJCAI (1+): AI最好的综合性会议, 1969年开始, 每两年开一次, 奇数年开. 因为AI
实在太大, 所以虽然每届基本上能录100多篇(现在已经到200多篇了),但分到每个
领域就没几篇了,象machine learning、computer vision这么大的领域每次大概也
就10篇左右, 所以难度很大. 不过从录用率上来看倒不太低,基本上20%左右, 因为内
行人都会掂掂分量, 没希望的就别浪费reviewer的时间了. 最近中国大陆投往国际会
议的文章象潮水一样, 而且因为国内很少有能自己把关的研究组, 所以很多会议都在
complain说中国的低质量文章严重妨碍了PC的工作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 估计这几年
国际会议的录用率都会降下去. 另外, 以前的IJCAI是没有poster的, 03年开始, 为了
减少被误杀的好人, 增加了2页纸的poster.值得一提的是, IJCAI是由貌似一个公司
的"IJCAI Inc."主办的(当然实际上并不是公司, 实际上是个基金会), 每次会议上要
发几个奖,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是IJCAI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和 Computer
& Thoughts Award, 前者是终身成就奖, 每次一个人, 基本上是AI的最高奖(有趣的
是, 以AI为主业拿图灵奖的6位中, 有2位还没得到这个奖), 后者是奖给35岁以下的
青年科学家, 每次一个人. 这两个奖的获奖演说是每次IJCAI的一个重头戏.另外,
IJCAI 的 PC member 相当于其他会议的area chair, 权力很大, 因为是由PC member
去找 reviewer 来审, 而不象一般会议的PC member其实就是 reviewer. 为了制约
这种权力, IJCAI的审稿程序是每篇文章分配2位PC member, primary PC member去找
3位reviewer, second PC member 找一位.

AAAI (1): 美国人工智能学会AAAI的年会. 是一个很好的会议, 但其档次不稳定, 可
以给到1+, 也可以给到1-或者2+, 总的来说我给它"1". 这是因为它的开法完全受
IJCAI制约: 每年开, 但如果这一年的IJCAI在北美举行, 那么就停开. 所以, 偶数年
里因为没有IJCAI, 它就是最好的AI综合性会议, 但因为号召力毕竟比IJCAI要小一些,
特别是欧洲人捧AAAI场的比IJCAI少得多(其实亚洲人也是), 所以比IJCAI还是要稍弱
一点, 基本上在1和1+之间; 在奇数年, 如果IJCAI不在北美, AAAI自然就变成了比
IJCAI低一级的会议(1-或2+), 例如2005年既有IJCAI又有AAAI, 两个会议就进行了协
调, 使得IJCAI的录用通知时间比AAAI的deadline早那么几天, 这样IJCAI落选的文章
可以投往AAAI.在审稿时IJCAI 的 PC chair也在一直催, 说大家一定要快, 因为AAAI
那边一直在担心IJCAI的录用通知出晚了AAAI就麻烦了.

COLT (1): 这是计算学习理论最好的会议, ACM主办, 每年举行. 计算学习理论基本上
可以看成理论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的交叉, 所以这个会被一些人看成是理论计算
机科学的会而不是AI的会. 我一个朋友用一句话对它进行了精彩的刻画: "一小群数
学家在开会". 因为COLT的领域比较小, 所以每年会议基本上都是那些人. 这里顺便
提一件有趣的事, 因为最近国内搞的会议太多太滥, 而且很多会议都是LNCS/LNAI出
论文集, LNCS/LNAI基本上已经被搞臭了, 但很不幸的是, LNCS/LNAI中有一些很好的
会议, 例如COLT.

CVPR (1): 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面最好的会议之一, IEEE主办, 每年举行. 虽然题
目上有计算机视觉, 但个人认为它的模式识别味道更重一些. 事实上它应该是模式识
别最好的会议, 而在计算机视觉方面, 还有ICCV与之相当. IEEE一直有个倾向, 要把
会办成"盛会", 历史上已经有些会被它从quality很好的会办成"盛会"了. CVPR搞不好
也要走这条路. 这几年录的文章已经不少了. 最近负责CVPR会议的TC的chair发信
说, 对这个community来说, 让好人被误杀比被坏人漏网更糟糕, 所以我们是不是要减
少好人被误杀的机会啊? 所以我估计明年或者后年的CVPR就要扩招了.

ICCV (1): 介绍CVPR的时候说过了, 计算机视觉方面最好的会之一. IEEE主办, 每年举行.

ICML (1): 机器学习方面最好的会议之一. 现在是IMLS主办, 每年举行. 参见关于NIPS的
介绍.

NIPS (1): 神经计算方面最好的会议之一, NIPS主办, 每年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会
每年的举办地都是一样的, 以前是美国丹佛, 现在是加拿大温哥华; 而且它是年底开会,
会开完后第2年才出论文集, 也就是说, NIPS'05的论文集是06年出. 会议的名字是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所以, 与ICML\ECML这样
的"标准的"机器学习会议不同, NIPS里有相当一部分神经科学的内容, 和机器学习有
一定的距离. 但由于会议的主体内容是机器学习, 或者说与机器学习关系紧密, 所以
不少人把NIPS看成是机器学习方面最好的会议之一. 这个会议基本上控制在Michael
Jordan的徒子徒孙手中, 所以对Jordan系的人来说, 发NIPS并不是难事, 一些未必很
强的工作也能发上去, 但对这个圈子之外的人来说, 想发一篇实在很难, 因为留给"外
人"的口子很小. 所以对Jordan系以外的人来说, 发NIPS的难度比ICML更大. 换句话说,
ICML比较开放, 小圈子的影响不象NIPS那么大, 所以北美和欧洲人都认, 而NIPS则有
些人(特别是一些欧洲人, 包括一些大家)坚决不投稿. 这对会议本身当然并不是好事,
但因为Jordan系很强大, 所以它似乎也不太care. 最近IMLS(国际机器学习学会)改选
理事, 有资格提名的人包括近三年在ICML\ECML\COLT发过文章的人, NIPS则被排除在
外了. 无论如何,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会.

ACL (1-): 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最好的会议, ACL (Association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主办, 每年开.

KR (1-): 知识表示和推理方面最好的会议之一, 实际上也是传统AI(即基于逻辑的AI)
最好的会议之一. KR Inc.主办, 现在是偶数年开.

SIGIR (1-): 信息检索方面最好的会议, ACM主办, 每年开. 这个会现在小圈子气越来
越重. 信息检索应该不算AI, 不过因为这里面用到机器学习越来越多, 最近几年甚至
有点机器学习应用会议的味道了, 所以把它也列进来.

SIGKDD (1-): 数据挖掘方面最好的会议, ACM主办, 每年开. 这个会议历史比较短,
毕竟, 与其他领域相比,数据挖掘还只是个小弟弟甚至小侄儿. 在几年前还很难把它列
在tier-1里面, 一方面是名声远不及其他的top conference响亮, 另一方面是相对容易
被录用. 但现在它被列在tier-1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
另: 参见sir和lucky的介绍.

UAI (1-): 名字叫"人工智能中的不确定性", 涉及表示\推理\学习等很多方面, AUAI
(Association of UAI) 主办, 每年开.

The Second Class:
tier-2的会议列得不全, 我熟悉的领域比较全一些.

AAMAS (2+): agent方面最好的会议. 但是现在agent已经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
几乎所有AI有关的会议上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所以AAMAS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

ECCV (2+): 计算机视觉方面仅次于ICCV的会议, 因为这个领域发展很快, 有可能
升级到1-去.

ECML (2+): 机器学习方面仅次于ICML的会议, 欧洲人极力捧场, 一些人认为它已
经是1-了. 我保守一点, 仍然把它放在2+. 因为机器学习发展很快, 这个会议
的reputation上升非常明显.

ICDM (2+): 数据挖掘方面仅次于SIGKDD的会议, 目前和SDM相当. 这个会只有5年
历史, 上升速度之快非常惊人. 几年前ICDM还比不上PAKDD, 现在已经拉开很大
距离了.

SDM (2+): 数据挖掘方面仅次于SIGKDD的会议, 目前和ICDM相当. SIAM的底子很厚,
但在CS里面的影响比ACM和IEEE还是要小, SDM眼看着要被ICDM超过了, 但至少
目前还是相当的.

ICAPS (2): 人工智能规划方面最好的会议, 是由以前的国际和欧洲规划会议合并
来的. 因为这个领域逐渐变冷清, 影响比以前已经小了.

ICCBR (2): Case-Based Reasoning方面最好的会议. 因为领域不太大, 而且一直
半冷不热, 所以总是停留在2上.

COLLING (2): 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仅次于ACL的会, 但与ACL的差距比
ICCV-ECCV和ICML-ECML大得多.

ECAI (2): 欧洲的人工智能综合型会议, 历史很久, 但因为有IJCAI/AAAI压着,
很难往上升.

ALT (2-): 有点象COLT的tier-2版, 但因为搞计算学习理论的人没多少, 做得好
的数来数去就那么些group, 基本上到COLT去了, 所以ALT里面有不少并非计算
学习理论的内容.

EMNLP (2-): 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一个不错的会. 有些人认为与COLLING
相当, 但我觉得它还是要弱一点.

ILP (2-): 归纳逻辑程序设计方面最好的会议. 但因为很多其他会议里都有ILP方面
的内容, 所以它只能保住2-的位置了.

PKDD (2-): 欧洲的数据挖掘会议, 目前在数据挖掘会议里面排第4. 欧洲人很想把
它抬起来, 所以这些年一直和ECML一起捆绑着开, 希望能借ECML把它带起来.
但因为ICDM和SDM, 这已经不太可能了. 所以今年的PKDD和ECML虽然还是一起开,
但已经独立审稿了(以前是可以同时投两个会, 作者可以声明优先被哪个会考虑,
如果ECML中不了还可以被PKDD接受).

The Third Class:
列得很不全. 另外, 因为AI的相关会议非常多, 所以能列在tier-3也算不错了, 基本上能
进到所有AI会议中的前30%吧

ACCV (3+): 亚洲的计算机视觉会议, 在亚太级别的会议里算很好的了.

DS (3+): 日本人发起的一个接近数据挖掘的会议.

ECIR (3+): 欧洲的信息检索会议, 前几年还只是英国的信息检索会议.

ICTAI (3+): IEEE最主要的人工智能会议, 偏应用, 是被IEEE办烂的一个典型. 以前的
quality还是不错的, 但是办得越久声誉反倒越差了, 糟糕的是似乎还在继续下滑, 现在
其实3+已经不太呆得住了.

PAKDD (3+): 亚太数据挖掘会议, 目前在数据挖掘会议里排第5.

ICANN (3+): 欧洲的神经网络会议, 从quality来说是神经网络会议中最好的, 但这个领域
的人不重视会议,在该领域它的重要性不如IJCNN.

AJCAI (3): 澳大利亚的综合型人工智能会议, 在国家/地区级AI会议中算不错的了.

CAI (3): 加拿大的综合型人工智能会议, 在国家/地区级AI会议中算不错的了.

CEC (3): 进化计算方面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盛会型. IJCNN/CEC/FUZZ-IEEE这三个会议是
计算智能或者说软计算方面最重要的会议, 它们经常一起开, 这时就叫WCCI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但这个领域和CS其他分支不太一样, 倒是和
其他学科相似, 只重视journal, 不重视会议, 所以录用率经常在85%左右, 所录文章既有
quality非常高的论文, 也有入门新手的习作.

FUZZ-IEEE (3): 模糊方面最重要的会议, 盛会型, 参见CEC的介绍.

GECCO (3): 进化计算方面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与CEC相当,盛会型.

ICASSP (3): 语音方面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这个领域的人也不很care会议.

ICIP (3): 图像处理方面最著名的会议之一, 盛会型.

ICPR (3): 模式识别方面最著名的会议之一, 盛会型.

IEA/AIE (3): 人工智能应用会议. 一般的会议提名优秀论文的通常只有几篇文章, 被提名
就已经是很高的荣誉了, 这个会很有趣, 每次都搞1、20篇的优秀论文提名, 专门搞几个
session做被提名论文报告, 倒是很热闹.

IJCNN (3): 神经网络方面最重要的会议, 盛会型, 参见CEC的介绍.

IJNLP (3): 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比较著名的一个会议.

PRICAI (3): 亚太综合型人工智能会议, 虽然历史不算短了, 但因为比它好或者相当的综
合型会议太多, 所以很难上升.


Combined List:
说明: 纯属个人看法, 仅供参考. tier-1的列得较全, tier-2的不太全, tier-3的很不全.
同分的按字母序排列. 不很严谨地说, tier-1是可以令人羡慕的, tier-2是可以令
人尊敬的,由于AI的相关会议非常多, 所以能列进tier-3的也是不错的

tier-1:
IJCAI (1+):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1): 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LT (1): Annu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earning Theory
CVPR (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CCV (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ML (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NIPS (1): Annu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ACL (1-):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KR (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SIGIR (1-):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GKDD (1-):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UAI (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ier-2:
AAMAS (2+):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ECCV (2+):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ML (2+):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ICDM (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SDM (2+): SIA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APS (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tomat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ICCBR (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se-Based Reasoning
COLLING (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ECAI (2):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T (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gorithmic Learning Theory
EMNLP (2-):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ILP (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ctive Logic Programming
PKDD (2-):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

tier-3:
ACCV (3+): 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DS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very Science
ECIR (3+):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R Research
ICTAI (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o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KDD (3+): 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ICANN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JCAI (3): Australian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I (3): Canadi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EC (3): 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FUZZ-IEEE (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 Systems
GECCO (3):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onference
ICASSP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IP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ICPR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EA/AIE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xpert Systems
IJCNN (3):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JNLP (3):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PRICAI (3): Pacific-Ri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关于List的补充说明:
列list只是为了帮助新人熟悉领域, 给出的评分或等级都是个人意见, 仅供参考. 特别要
说明的是:

1. tier-1 conference上的文章并不一定比tier-3的好, 只能说前者的平均水准更高.

2. 研究工作的好坏不是以它发表在哪儿来决定的, 发表在高档次的地方只是为了让工作更
容易被同行注意到. tier-3会议上发表1篇被引用10次的文章可能比在tier-1会议上发表1
0篇被引用0次的文章更有价值. 所以, 数top会议文章数并没有太大意义, 重要的是同行的
评价和认可程度.

3. 很多经典工作并不是发表在高档次的发表源上, 有不少经典工作甚至是发表在很低档的
发表源上. 原因很多, 就不细说了.

4. 会议毕竟是会议, 由于审稿时间紧, 错杀好人和漏过坏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更何况还要
考虑到有不少刚开始做研究的学生在代老板审稿.

5. 会议的reputation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新会议可能一开始没什么声誉,但过几年后就野
鸡变凤凰,老会议可能原来声誉很好,但越来越往下滑.

6. 只有计算机科学才重视会议论文, 其他学科并不把会议当回事. 但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
不太重视会议的分支.

7. Politics无所不在. 你老板是谁, 你在哪个研究组, 你在哪个单位, 这些简单的因素都
可能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换言之, 不同环境的人发表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了解到这一点后
, 你可能会对high-level发表源上来自low-level单位名不见经传作者的文章特别注意(例
如如果<计算机学报>上发表了平顶山铁道电子信息科技学院的作者的文章,我一定会仔细读
).

8. 评价体系有巨大的影响. 不管是在哪儿谋生的学者, 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去迎合评价体
系, 否则连生路都没有了, 还谈什么做研究. 以国内来说, 由于评价体系只重视journal,
有一些工作做得很出色的学者甚至从来不投会议. 另外, 经费也有巨大的制约作用. 国外
很多好的研究组往往是重要会议都有文章. 但国内是不行的, 档次低一些的会议还可以投
了只交注册费不开会, 档次高的会议不去做报告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只能投很少的
会议. 这是在国内做CS研究最不利的地方. 我的一个猜想:人民币升值对国内CS研究会有
不小的促进作用(当然, 人民币升值对整个中国来说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难说).

9. ... ...
T23-8nu,P3 1.13G,pc133 256M,5400 48G, S3 16M,无线,8.25k asus m2ne pm1.5G 9.7k

4204

回帖

1

积分

72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0:18:00| 字数 11,516| -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教育网直通车 | 显示全部楼层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标  题: [合集]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zz
发信站: 小百合BBS (Fri Apr 29 06:05:02 2005)

--------------------------------------------------------------------------------

发信人: starfish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Apr 13 12:54:06 200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gayao 的blog 】
【 原文由 sagayao 所发表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thematic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ir 所发表 】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

送交者: 江南游子 于 February 15, 2003 16:02:47: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而期刊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
ication。大部分期刊文章都是会议论文的扩展版,首发就在期刊上的相对较少。也正因为
如此,计算机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低到惊人的程度,顶级刊物往往也只有1到2左右----被引
的通常都是会议版论文,而不是很久以后才出版的期刊版。因此,要讨论计算机科学的pu
blication,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totally forget about IF。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事,计算机科学的绝大多数期刊和大部分的“好”会议都规模非常有限
。很多好的期刊一期只登十来篇甚至三四篇论文,有的还是季刊或双月刊。很多好的会议
每年只录用三四十篇甚至二十篇左右的论文。所以,当你发现计算机的每个领域都有好几
种顶级刊物和好几个顶级会议,不必惊讶。

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为Journal of the ACM(JACM)。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
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
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歧视(theory 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
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
粹理论的东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

------------------------------------------------------------------------------

送交者: 江南游子 于 February 15, 2003 16:20:26:

回答: 关于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1) 由 江南游子 于 February 15, 2003 16:02:47:

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CACM)。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
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
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
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
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年,由于CACM进一步通
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为IEEE在计算机方面最好的刊物。但由于IEEE的特点,其
更注重computer engineering而非computer science。换句话说,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登载systems, architecture, hardware等领域的东西,尽管它的范围已经
比大部分刊物要广泛。

就刊物的质量而言,ACM Transactions系列总体来讲都高于IEEE Transactions系列,不过
也不可一概而论。大部分ACM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最好的刊物或最好的刊物之一。大
部分IEEE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很好的刊物,但也有最好的或者一般的。
非ACM/IEEE的刊物中,也有好的甚至最好的。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被认为是
理论方面最好的期刊之一。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

送交者: 江南游子 于 February 15, 2003 16:48:14:

回答: 关于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2) 由 江南游子 于 February 15, 2003 16:20:26:

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事实上起着比刊物论文更大的作用。大部分会议都是每年一次
,偶尔也有隔年一次的。正规的会议论文需要经过2-4个甚至更多个审稿人的双向或单向匿
名评审,并且所有被接收的论文会被结集正式出版。

大部分ACM的会议都是本领域顶级的或很好的会议。大部分IEEE的会议都是本领域很好的会
议,但也有顶级的或者一般的。

会议的档次通常可以通过论文录用率表现出来。顶级会议通常在20%左右或更低,有时能达
到10%左右。我所知道的最低的录用率为7%。很好的会议通常在30%左右。达到40%以上时,
会议的名声就很一般了。60%以上的会议通常很难受到尊敬。

但也有例外。大名鼎鼎的STOC(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录用率就达到30
%以上,但它毫无疑问是理论方面最好的会议。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理论方面的工
作者不多,而大部分人对STOC又有一种又敬又怕的心理。

下面列举网络方面的一些会议,供参考:(按reputation降序排列)

顶级会议-----
SIGCOMM ********
MOBICOM ******
SIGMETRICS *****
INFOCOM *****
ICNP ****
USENIX Internet ****

很好的会议----
MOBIHOC
IC3N
GlobeComm
ICCC
WCNC
...
...

发信人: daniel(飞翔鸟), 信区: DataMining. 本篇人气: 202
标  题: [转载] 关于人工智能的Publications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un Feb 16 15:01:09 200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I 讨论区 】
【 原文由 daniel 所发表 】

看了上面关于CS的Publications,我来个狗尾续貂,写一点关于AI的Publications。
AI与CS的关系很特殊,大多数人把AI看做CS的一个子领域,但也有一些人把两者并
立起来,因为AI中还涉及到不少不属于CS的东西。例如在国外一些大学既有CS系又
有AI系。这就直接造成了AI的学术组织、刊物和会议的体系与CS其他子领域不太一
样。一般来说,ACM是CS最有影响的学术组织,CS的各子领域几乎都有对应的SIG,
象SIGGRAPH等等,而它们主办的会议往往是该领域最顶级的会议。但在AI这儿就不
一样了,虽然也有那么一个SIGART,但其影响远远小于AAAI。AAAI主办一个非常好
的会议,也叫AAAI,但却并不是AI最顶级的会议。这是不是很有意思?那么AI的最
顶级会议是谁办的呢?是IJCAI Inc.,一个从名字上看起来象公司的机构,其唯一
工作就是每逢奇数年办一次IJCAI会议。IJCAI从1969年开始,到现在中国大陆被录
用的文章总共大概也就10篇左右。之所以难度这么大,是因为AI下面包含的子领域
太多,能有10篇文章的子领域就算相当大的了。另一方面,是因为IJCAI名声大,
国外学者自己在投稿时会掂量分量,质量一般的文章根本不往那儿投。所以虽然
IJCAI的录用率一般是20%-25%,看起来并不低,但其录用难度却比很多好刊物还难。
除了IJCAI,AI里面最好的会议应该算AAAI了。由于AI本身发展很迅速,目前一些
子领域开始有点自立门户的味道,所以也有一些新的顶级会议出现,例如机器学习
的ICML、神经计算的NIPS等等,但总的来说,影响还是比IJCAI要小一些。一个很
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有IJCAI的年度,这些会议的录用难度会比没有IJCAI的年度小
得多。

在学术期刊方面,最好的应该是AI Journal和IEEE TPAMI,在杂志方面,最好的是
AI Magazine。一般认为最高刊物是AI Journal(即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因为它创刊早,声誉高。但AI Journal以前完全偏重于基于符号化建模的研究,大量
文章都是非单调推理等方面的,其他的新兴领域尤其是基于实验方法学的领域想有
文章简直难于登天。但最近几年,该刊基调有点转变,计算智能等新领域的文章也
开始出现了,实验方法学也开始被接受。TPAMI的声誉也很高,但其范围更局限,几乎
完全放在模式识别及相关领域上,而且即使是模式识别,语音方面也几乎不包含。
因此更恰当地说,TPAMI是模式识别的最高刊物。如果说AI Journal相当于JACM,
那么AI Magazine就相当于CACM。

和AI方面的会议一样,一些壮大起来的子领域也有自己的顶级刊物,象机器学习的
Machine Learning,神经计算的Neural Computation,视觉的IJCV等。其他一流
但非顶级的刊物主要包括JAIR、IEEE Trans中相关的刊物等等。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20.114.105.183]

--------------------------------------------------------------------------------

发信人: 00daniel (C跎S月~看不完的书 ),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Apr 13 13:00:32 2004)

个人感觉,现在infocom,sigcom的关于网络的文章70%~80%都喜欢用simulation。特别是像
p2p方面的(实际上我就只看了这方面的^_^)。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72.16.***.224]

--------------------------------------------------------------------------------

发信人: starfish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Apr 13 14:04:47 2004)

那可能是因为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理论工具来研究complex network和random graph。
我认识一个朋友在用统计物理的方法研究网络
他试图把网络看做一个random graph
一个巨大的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讯可以看作是类似一个容器内气体分子之间的热运动
然后利用某些统计物理的定律和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
我不懂这个,不过感觉这个想法很有趣

--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 Hilbert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20.114.105.183]

※ 修改:.starfish 於 Apr 13 14:06:28 2004 修改本文.[FROM: 220.114.105.183]

--------------------------------------------------------------------------------

发信人: 00daniel (C跎S月~看不完的书 ),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Apr 13 14:33:23 2004)

这个是的,现在做网络上的simulation也是一门学问。如何产生一个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模拟网络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好像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诸如:排队论,随机过程等等。ra
ndom graph的书在国内很少的说。买了一本,看了前几页,(嘿嘿^_^),发现真难看。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72.16.***.224]

--------------------------------------------------------------------------------

发信人: wolfangel (poincare),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ue Apr 13 14:58:31 2004)

疏殊同归.....

最终逃不脱那几个基本原则...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11.69.196.58]

--------------------------------------------------------------------------------

发信人: setter (香馍馍),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06:38 2004)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事实上理论分析没法很好的分析网络方面的情况,
即使是被公认为分析的很透彻的文章,其中也不得不包含许多的假设。
因此,理论分析的结果常常在实践中得不到检查,
人们不得不发明了很多的模拟器,模拟这些性能。
但是,最终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些性能,
科学家们还是需要挑战极限,
提出更完备的理论来涵盖所提出来的一些已被模拟证明的结论。
整个过程,免不了的是在这样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成长的。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02.101.8.194]

--------------------------------------------------------------------------------

发信人: 00daniel (念经),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08:29 2004)

呵呵,师兄来了!^_^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72.16.***.234]

--------------------------------------------------------------------------------

发信人: setter (香馍馍),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09:04 2004)

但是,排队论、随机过程可以解决掉这所有的问题吗?
显然差的还远。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最奇怪的现状是,现在最赚钱的一些东西,往往是理论上证明很低效的东西。
比如电话网络,比如无线网络。难说是一种讽刺。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02.101.8.194]

--------------------------------------------------------------------------------

发信人: setter (香馍馍),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10:28 2004)

hehe,网络方面的研究是科学吗?
什么是科学呢?
我更愿意相信这方面更接近工程。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02.101.8.194]

--------------------------------------------------------------------------------

发信人: 00daniel (念经),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13:28 2004)

老板以前说过,用粗糙的理论作出来的应用可能更实用。老板是搞理论的,这算是一种感
慨吧。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72.16.***.234]

--------------------------------------------------------------------------------

发信人: setter (香馍馍),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14:37 2004)

看了一个早上的ACDI,累死了,上来关关税。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02.101.8.194]

--------------------------------------------------------------------------------

发信人: setter (香馍馍),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21:34 2004)

这果然是强帖。
Transaction方面,有些ACM/IEEE的,算ACM的还是算IEEE的?
如果算IEEE的,那我想应该也蛮强的呀。
比如说Transaction on Networking
几乎没有几个搞networking的不崇拜的吧?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02.101.8.194]

--------------------------------------------------------------------------------

发信人: 00daniel (念经),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1:36:17 2004)

果然关税高手,pfpf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72.16.***.234]

--------------------------------------------------------------------------------

发信人: eag0628 (江山如此多娇),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2:40:51 2004)

大牛又来了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21.226.3.22]

--------------------------------------------------------------------------------

发信人: etone (模范未婚夫),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13:03:06 2004)

国外有一个典故: 一个醉汉半夜在highway旁边的野地里面瞎翻腾, 路过的JC就下去盘问
, 问他在干什么, 他说在找车钥匙, 问他车钥匙丢哪了, 醉汉就指着说over there, JC
就问那你在这瞎找什么呢? 醉汉答: 这有光.

搞theory的情况就是这样, 我们不保证能干什么, 但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力求确凿无误,
能够澄清一些真相. 实事上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现状. 搞应用的则是在黑暗之中摸索出
一个树枝, 然后宣称这就是车钥匙. 这个比喻是一个搞theory的教授说给我听的, 我没听
出什么消极的意思, 反倒觉得他认为这都是天经地义的, 实际上我也这么认为. 理论和应
用从出发点上就完全不同, 所以别指望他们之间有任何瓜葛, 就算有也只是巧合罢了. 做
research的意义不是在于结果是否有用, 而是在于这是个求真的过程, 由于你个人的努力
, 使得人们弄清楚了一些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事, 这个过程本身是值得enjoy的. 事实上,
因为那只是个醉汉, 最终是否存在这么个车钥匙还不一定呢. 从一个scientist的角度看
, 有光能看清地面已经是我们所能期望的一切了. beyond this line, 就不可强求. 像现
在这样, 以是否管用甚至是否赚钱作为一个衡量research的指标, 完全就是一件可悲的事
情, 不是值得拿来当戏唱的. 按照这个标准, 绝大部分computer science里面的真正经得
起考验的fundamental结果都不合格, 但如果没有它们, computer science就永远无法被认
为是science.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28.36.229.112]

--------------------------------------------------------------------------------

发信人: borntolose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Apr 21 21:09:25 2004)

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may be the best journal in networking, but
it is still far below the best conferences like SIGCOMM.

Some of IEEE Transactions are pretty bad. If you respect all IEEE Transactions
, then you are respecting too many journals.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30.132.249.245]

--------------------------------------------------------------------------------

发信人: dukeyang (麻雀),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Apr 22 14:36:24 2004)

搞理论不实用但写文章容易,搞工程实用但写文章难。国内几乎100%的公司和80%的高校都
喜欢能搞工程,做项目的人,呵呵。我也是研究网络的,这是一点体会了。

: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02.195.128.8]

--------------------------------------------------------------------------------

发信人: borntolose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Apr 22 21:12:17 2004)

搞理论写文章容易?你倒是写几篇理论文章给我看看。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30.132.249.252]

--------------------------------------------------------------------------------

发信人: dukeyang (麻雀),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Apr 22 21:57:41 2004)

borntolose兄,何必呢,我知道你在外面很牛。难道搞工程比搞理论研究写文章更容易?
我只是相对说说,又没有说在什么上面发表,有必要这么较真吗?

: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202.195.128.8]

--------------------------------------------------------------------------------

发信人: xiaoxinpan (发粪涂墙,被水一蘸),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Apr 22 23:05:41 2004)

咔咔!
如果不考虑在哪儿发表,那显然是工程上的好写啊!
偶14岁就开始在《中国电脑教育报》上发文章乐!到17岁时那几个计算机大众媒体偶都
发遍乐!
^_^

可理论上的东东.................
好像啥也没写出来唉!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10.41.136.34]

--------------------------------------------------------------------------------

发信人: fatpeng (自净其意),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Apr 22 23:38:17 2004)

nb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128.105.175.37]

--------------------------------------------------------------------------------

发信人: askerlee (Jeffrey),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Fri Apr 23 01:32:28 2004)

    ^^^^leng 这么牛x啊!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10.77.11.40]

--------------------------------------------------------------------------------

发信人: daihong (阳光男孩),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转载]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Jul  3 22:19:18 2004)

这里给一个大致的journal和conference的ranking:

Journal
http://graphics.cs.ucdavis.edu/~lfeng/research/jrank.html

Conference
http://graphics.cs.ucdavis.edu/~lfeng/research/crank.html

[ 本帖最后由 pingfeily 于 2006-9-8 21:11 编辑 ]
T23-8nu,P3 1.13G,pc133 256M,5400 48G, S3 16M,无线,8.25k asus m2ne pm1.5G 9.7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91

积分

2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2-10-30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6-9-8 20:31:54| 字数 8| - 中国–江西–南昌 联通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整哪行的?
x61+BlackBerry97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4

回帖

1

积分

72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1:13:36| 字数 43| -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教育网直通车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帖由 pczu 于 2006-9-8 20:31 发表
兄弟,整哪行的?

人工智能相关
T23-8nu,P3 1.13G,pc133 256M,5400 48G, S3 16M,无线,8.25k asus m2ne pm1.5G 9.7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4

回帖

1

积分

72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1:15:42| 字数 9,803| -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教育网直通车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智能国际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国际研究进展
                  ——第17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大会评述

                         周志华1   史忠植2

         1(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
              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0)


ATTN: 本文版权目前属作者所有,欲将本文用于商业目的(包括发表、转载)需获得作者许可


1 IJCAI-01概况

    由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I)和美国人工智能学会(AAAI)主办的第17届国际人工
智能联合会议(17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于2001年8月4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召开。这是两年一度的国际人工智能界最高学术
会议,从1969年开始,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除主办单位外,本次会议还得到了贝尔研究院、
波音公司、微软公司、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Ames研究中心、NEC研究院、
SemanticEdge和斯坦福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的协作。

    共有约15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大陆有三位学者参加,他们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
研究所的史忠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软件技术研究所的程虎教授,以及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
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志华博士。程虎教授应邀担任会议顾问委员会成员。此外还有很多香
港、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香港科技大学的林方增博士担任了会议程序委
员会成员。

    会议共收到796篇高水平的投稿,比上届会议略有减少。原因之一可能是原属人工智能的
一些分支领域已经发展壮大,逐渐开始有了与人工智能分庭抗礼之势。这些领域各自的最高会
议,例如神经网络的NIPS、模式识别的ICPR、机器学习的ICML等,分流了不少优秀论文。为
了保持IJCAI顶级会议的地位,此次会议录用的论文相应有所减少,一共录取论文197篇,录用
率约为24.7%。

    从会议程序委员会获悉,我国(含香港)的投稿数已经超过了加拿大。遗憾的是,大陆地
区只有一篇论文被录用,即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志华、吴建鑫等人的
论文“Genetic algorithm based selective neural network ensemble”。但值得欣慰的
是,这篇论文获得了会议最佳论文奖提名,这说明大陆学者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开始进入
人工智能研究的国际前沿。香港地区相对来说研究水平较高,共有5篇论文被录用(其中两篇分
别与华南理工大学和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学者合作)。



2 颁奖情况

    英国爱丁堡大学Donald Michie教授获得IJCAI终身成就奖(IJCAI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这是国际人工智能界的最高荣誉。Michie教授因他在机器学习、机器人和基于
知识的系统等领域的卓越成就,成为继John McCarthy、Allen Newell、Marvin Minsky、
Herbert Simon等人之后的第7位获奖者。在答谢报告中,Michie教授从图灵对世界的四大贡献
谈起,指出了学术界对图灵的一些成果的误读,并且发表了对计算科学本身的一些看法。

    美国斯坦福大学Daphne Koller教授获得IJCAI计算机与思维奖(IJCAI Computers and
Thought Award),这是国际人工智能界35岁以下青年学者的最高奖。Koller教授因她在概率推
理的理论和实践、机器学习、计算博弈论等领域的重要贡献,成为继Terry Winograd、David
Marr、Tom Mitchell、Rodney Brooks等人之后的第18位获奖者。在题为“Representation,
Reasoning, and Learning”的答谢报告中,Koller教授介绍了概率推理和学习,并强调了将
推理与知识表示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从早期AI研究将推理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到Rodney
Brooks在1991年IJCAI计算机与思维奖答谢报告“Intelligence without reasoning”中对推
理的全面否定,再到Daphne Koller的答谢报告,人工智能界对推理的价值逐渐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可以预见,推理技术,尤其是概率推理及其与知识表示、学习机制的结合,将在未来几年内
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AAAI、IJCAI前任主席,哈佛大学的Barbara Grosz教授因她对国际人工智能界所做的杰出
服务而获得Donald E. Walker杰出服务奖。Grosz教授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等领域有很高的成
就,她还对提高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有重要贡献。

    本次会议共提名了5篇论文评选最佳论文奖。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的Thomas Eiter和
Thomas Lukasiewicz的论文“Complexity results for structure-based causality”最后
获得该奖。这篇论文从变元间的因果、事件因果和概率因果着手,分析了Pearl的结构化模型中
因果关系的计算复杂度,尤其是分析了Halpern和Pearl的弱和实际因果概念的复杂度。在此过程
中,他们还证明了Halpern和Pearl的一个猜想,并且建立了其他一些语义结果。



3 技术程序

    在会议技术程序(technical program)正式开始之前,举行了主题为“基于agent的系统”、
“约束”、“知识表示与推理”、“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本体论”、“规划与机器人”等的
31个研讨会(workshop)。此外还由一些国际著名学者主讲了20场讲座(tutorial)。

    在技术程序开始的第一天,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做了一小时的题为“AI in the computing
experienc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大会报告。盖茨在报告中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
在微软公司的目标——研制更聪明、更易于使用的软件——中的重要性。在他报告时,微软雷德蒙研
究院的研究人员简要介绍了他们在智能多模态用户界面、数据挖掘、智能浏览和检索等领域对人工
智能技术的探索,并做了精彩的演示。

    会议邀请了四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权威学者做了特邀报告。

    美国俄勒岗研究所人机通信中心的Philip R. Cohen在题为“Multimodal interaction:
Principles, practice, impact, and challenges”的特邀报告中,介绍了他们在多模态用户
界面方面的工作。他特别指出,为了研制出更易于用户使用的自然的用户界面,有必要将语音、基
于笔的手势、以及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一种模态的缺陷可以由其他模态来加以
弥补。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oseph Y. Halpern在题为“Plausibility measures: A general
approach for representing uncertainty”的特邀报告中,介绍了称为“plausibility”的一种
用于非精确推理的新机制。“plausibility”是对概率的推广。Halpern指出,这种机制可用于对信
念及信念修正、缺省推理、以及决策规则等的研究。

    在过去五年中,成组智能软件agent和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促进了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RoboCup
的发展;反过来,RoboCup又促进了多agent和多机器人研究的发展。作为RoboCup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anuela Veloso做了题为“The challenge and advances in teams of
autonomous agents in adversarial environments”的特邀报告。在报告中,她指出了分布式
成组软件agent、具有外部视觉和计算机控制的小型机器人、全自主机器人和Sony四腿机器人带来的
学术挑战,并且介绍了机器人设计、多agent学习、行为结构、感知、通讯、定位、对手行为建模和
识别等领域的进展。

    Verbmobil是可以在GSM移动电话上使用的一个说话人无关的双语翻译系统,它可以在三种商务领
域进行上下文敏感的英文、德文、日文、中文互译。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Wolfgang Wahlster在
题为“Robust translation of spontaneous speech: A multi-engine approach”中,介绍了
Vermobil的多黑板多引擎结构及其带来的好处,并总结了在研制Vermobil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会议的分组报告在6个分会场同时进行,每一篇录用论文都由作者做了30分钟的报告。我们根据
不同的领域对论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IJCAI-01论文分布情况

              主题                                                 论文数
Case-based reasoning                                                 5
Cognitive modelling                                                  6
Diagnosis                                                            6
Games                                                                3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31
Logic programming and theorem proving                               10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mining                                    23
Multi-agent systems                                                 27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14
Neural networks and genetic algorithms                               8
Planning                                                            15
Robotics and perception                                             14
Search, Satisfiability, and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problems        19
Uncertainty and probabilistic reasoning                             12
Web applications                                                     4
              总计                                                  197


    可以看出,知识表示和推理以及搜索和约束满足问题作为传统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部分,仍然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另外,虽然ICML和KDD分流了很多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优秀论文,但这两
个领域在IJCAI-01录用的论文中仍有很大的比例,这充分说明这两个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agent系统的论文已经超过了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占据第二位。事实上,
IJCAI-01录用的论文中,约有40%与这个领域有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如Manuela Veloso
在特邀报告中所指出的,近年来RoboCup的发展对多agent系统的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agent作为一种抽象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正如同面向对象的概念,虽然真正致力于研究面向对象机
制的工作并不是很多,但很多领域的工作都涉及到这个概念。实际上,agent的概念已经广泛出现在
知识表示、推理、学习等领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多agent系统仍然会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另外,本次会议还组织了一个特别的“Distinguished Presentation Track”,由最近两年在
机器人、视觉、知识表示、机器学习、规划及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会议上获最佳论文奖或由
IJCAI-01程序委员会推荐的学者就他们的获奖论文或杰出工作各做90分钟的报告。这为参加IJCAI-01
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人工智能其他领域研究进展的很好的机会。



4 其他活动

    8月2至5日,在IJCAI-01的会场举行了第7届人工智能中的不确定性会议(7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UAI-01),很多参加IJCAI-01的学者也参加了这个
会议。

    8月7日至9日,在IJCAI-01的会场还举行了第13届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会议(13th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AAI-01)。该会议邀请了Ken
Biller、Rodney Brooks和Harold Cohen做特邀报告。IJCAI-01的注册代表可以免费参加该会议。

    会议期间,一些美国大学和将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的厂商在IJCAI-01会场举行了展览。国际著名
出版社Elsevier、Kluwer和Springer也分别举行了人工智能书刊展。

    此外,2001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RoboCup-01与IJCAI-01同时同地举行。比赛分中型组、小型组、
Sony四腿机器人组和仿真组。清华大学参加了仿真组的比赛,在决赛中,清华大学代表队在加时赛以
一粒金球战胜德国Karlsruhe Brainstormers队荣获冠军。中国科技大学参加了Sony四腿机器人组和
仿真组的比赛。这是来自中国的代表队第一次参加Sony四腿机器人组的比赛,中国科技大学代表队在
四分之一决赛中惜败给美国宾州大学代表队,最后获得第8名。中国科技大学另一支参加仿真组比赛
的代表队获得第6名。
******************************************************************************

********************************************
[问题讨论]
--------------------------------------------

From: "Zhangy" <zhangy@co-think.com>
Sent: Tuesday, August 14, 2001 10:51 PM
Subject: 分类语料库,SOS

大家好,

  有一些有关中文分类方面的想法,希望能在真实的分类语料库中实验一下。但是苦于找不到语料
库。这个东西人工构造起来极费力,费时。而且要有相当规模的语料库,才能证明算法的性能。

  但是,哪里才能找到这些东西呢?谢谢。

Zhangyang

--------------------------------------------

From: "Huajun Zeng" <i-hjzeng@microsoft.com>
Sent: Thursday, August 23, 2001 11:14 AM
Subject: RE: IJCAI-01 Report

  不知IJCAI的完整的Proceeding在哪里有,在网上只能找到某些Workshop的分散的论文。



From: "daniel" <daniel@ai.nju.edu.cn>
Sent: Tuesday, August 28, 2001 10:57 AM
Subject: Re: IJCAI-01 Report

  在网上不可能找到完整的IJCAI论文集,因为有版权问题

--------------------------------------------

From: "Mu Li (MSR)" <i-muli@microsoft.com>
Sent: Thursday, August 23, 2001 2:52 PM
Subject: RE: IJCAI-01 Report

哪位有decision list的电子资料帮我推荐推荐,Ronald Rivest的Paper实在太老
了,网上找不到。



From: zhouzh@nju.edu.cn
Sent: Thursday, August 30, 2001 11:12 AM
Subject: Re: IJCAI-01 Report

Hi,

有一篇关于decision list的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Default Strategies for a Decision
List Learner,可以在 http://cswww.vuse.vanderbilt.edu ... esis/root/root.html
找到。

-----------------------------------------------
Zhi-Hua ZHOU        Ph.d.

National Lab for Novel Software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Hankou Road 22
Nanjing 210093, P.R.China

Tel: +86-25-359-3163      Fax: +86-25-330-0710
URL: http://cs.nju.edu.cn/people/zhouzh/
Email: zhouzh@nju.edu.cn
-----------------------------------------------

--------------------------------------------

From: zhouzh@nju.edu.cn
Sent: Friday, August 31, 2001 12:31 PM
Subject: CMLW2000论文集


各位同行,

现有少量第7届中国机器学习学术会议(2000年10月)论文集出售,16开312页,优惠价每本30元,
邮费另付。有意者可与我联系。

颂安
周志华



From: "Huajun Zeng" <i-hjzeng@microsoft.com>
Sent: Friday, August 31, 2001 2:06 PM
Subject: RE: CMLW2000论文集

能不能贴一下目录。

Sincerely yours,
Huajun Zeng



From: zhouzh@nju.edu.cn
Sent: Friday, August 31, 2001 2:42 PM
Subject: Re: CMLW2000论文集


第7届中国机器学习学术会议论文集目录
(2000年10月,南京)
(论文集为南京大学学报专辑)


机器学习的一般理论

一种猜想学习和发现模型 …………………………………  蔡庆生  方  瑾  倪志伟  (1)
行为属性决定的事物间关系及其属性坐标表示法  ………………… 宣士斌  冯嘉礼  (8)
感知识别理论与检测新模型 …………………………… 周永权  何登旭  宣士斌 等 (14)
一种认知结构表示推理网络中的学习问题 …………… 刘  洁  陈小平  蔡庆生 等 (18)
一种认知结构表示不确定推理网络的自动建立 ……… 刘  洁  范  焱  蔡庆生 等 (26)
Bagging及其与Boosting的比较 ……………………… 刁力力  胡可云  陆玉昌 等  (35)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分类算法比较研究综述  ……………………………………  徐立本  张世伟  闵  丹 (42)
图模型理论及其在数据发掘中的应用 ………………………………  李  刚  童  頫  (46)
相关集合在数据库知识发现中的应用 ……………………  王晓峰  唐  忠  赵  越  (52)
基于软计算融合的分类规则采掘技术 ………………… 潘曙光  王建东  周冬平 等  (58)
基于数据聚类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  ……………  王清毅  范  焱  邹  翔 等  (64)
基于数值属性的感兴趣关联规则挖掘方法 …………………………  赵  奕  施鹏飞  (70)
基于多层次概念提升的知识发现方法 ………………… 刘明吉  李宝林  饶一梅 等  (76)
概念聚类算法在公司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  张世伟  全  红  徐立本  (81)


神 经 网 络

超曲面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学习算法 ……………………  黄金才  陈文伟  赵新昱 (85)
消除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学习中边界效应的研究 ………………………………  余嘉元 (9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肺癌早期细胞诊断系统 …………  杨育彬  杨献春  李  宁 等  (95)
基于BP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对于一维数据的有损压缩
   ……………………………………………………… 刘明军  李金屏  何  苗 等 (103)
一种由投影数据重建图象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 ……  詹  曙  刘政凯  钱源诚 (109)
四种机器学习方法的实验性比较研究 …………………  周志华  葛  翔  陈兆乾 (113)
带阈值的广义双向细胞联想神经网络GCBAM及其稳定性性质研究
   ……………………………………………………… 王士同  於东军  吴小俊 等 (119)


进 化 计 算

人工生命的研究 ………………………………………  沈学华  杨献春  周志华 等 (120)
基于遗传算法的数据开采算法 …………………………… 赵新昱  陈文伟  黄金才 (124)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混合型判定树学习算法 ………  葛  翔  周志华  邵  栋 等 (130)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话网动态路由策略 ……………………………… 张赞波  李  磊 (136)


模 糊 技 术

加权Vague知识约简:基于误判代价的区别矩阵方法 ……………  马志锋  邢汉承 (143)
基于模糊极小极大神经网络的模糊逻辑系统 ………  邵  栋  周志华  葛  翔 等 (151)
三种模糊聚类算法在遥感图象分割中的应用比较 ……… 仲海泉  孙怀江  夏德深 (159)
模拟退火FCM聚类算法研究  …………………………  吴小俊  王士同  曹奇英 等 (166)
基于概率逻辑公式影响范围的概率计算 ………………… 江  娟  刘  清  丁国栋 (171)


粗 糙 集

一种广义Rough集定义 …………………………………… 郑  非  刘  清  付何伟  (177)
基于粗集理论的关系运算研究 …………………………… 商  琳  陈世福  李永礼 (182)
实函数Rough离散化 …………………………………………………………… 刘  真  (188)
集合的近似和有序结构上的近似 ……………………  李永礼  李小霞  杨宝国 等 (192)
集族对集合的粗定义 …………………………………  李小霞  杨宝国  陈文中 等 (198)
一种基于粗集理论的增量式分类规则知识挖掘方法 …… 淮晓永  熊范纶  赵  星 (224)


多Agent系统和强化学习

AODE中的学习Agent研究  ………………………………  李  宁  高  阳  陈世福   (210)
在策略激励学习算法的POMDPs实验研究  ……………   陈焕文  谢丽娟  谢建平   (219)
Multi-Agent的辩论协商策略 ……………………………… 李艳燕  董明楷  邱玉辉 (224)


自然语言处理及图象处理

论规则归约概率及统计约束文法的语言模型 ……………………… 刘祖斌  史忠植 (225)
汉语指代问题的多策略解决 ……………………………… 许  敏  邱玉辉  王能忠 (231)
用于医学图象数据发掘的多分辨率特征分析方法 ………………… 屠轶清  童  頫 (23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工程图形对象识别  …………………  唐连章  孟志强  杨万山 (247)
基于人机结合的商标图像分级检索方法 ………………… 周丽华  周纪勤  王志春 (252)
一种分层最近邻法及其对彩色荧光图像分类 …………… 李勍睿  何小海  吴小强 (253)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象放大算法的研究 ………………  陆干忠  滕奇志  何小海 等 (254)
基于动态学习方法的中文古籍识别 …………………  马少平  姜  哲  夏  莹 等 (255)
智能刺绣系统中的编针优化 ……………………………… 姜  远  郭  磊  谢  琪 (259)


文档分类及其他

基于Boosting方法的中文文档层次分类 ………………… 周水庚  胡运发  汪保友 (265)
结合超文本结构信息用k-NN方法分类超文本 ……… 范  焱  陈恩红  蔡庆生 等  (271)
基于数据挖掘的档案信息自动分类系统的设计 …………………… 李  静  许建潮 (278)
基于格的多维数据分析 ………………………………  宫秀军  叶施仁  吴  斌 等 (282)
一种面向对象的关系知识库及其实现 ……………………………… 倪天倪  胡  铭 (288)
一个连续属性离散化的算法SHD …………………………………… 陆国平  陈兆乾  (292)
模式识别在高精度检测中的应用 ……………………………………………… 业  宁 (298)
一种小波变换快速表面内插法 ……………………………………… 刘晓莉  田金文 (302)
基于MPEG-7概念模型的多媒体元数据体系结构综述
    …………………………………………………………  卢  坚  杨文清  张福炎 (307)



****************************************************************************
********************** 结尾  第1卷 第9期  2001年9月 ************************
****************************************************************************
* <中国机器学习邮件列表>如果您不希望继续收到该列表的邮件,请到下述地址退订 *
******** http://cs.nju.edu.cn/people/zhouzh/zhouzh.files/mlist.htm *********
****************************************************************************
T23-8nu,P3 1.13G,pc133 256M,5400 48G, S3 16M,无线,8.25k asus m2ne pm1.5G 9.7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回帖

0

积分

10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7-16
发表于 2006-9-8 21:21:09| 字数 12| - 中国–江西–南昌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百合,真不错的大学论坛
TP T40
TP T400 2767 AA6
DELL E6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21

回帖

0

积分

28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5-7-26
发表于 2006-9-8 22:03:10| 字数 9| - 中国–江西–南昌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都没看。。。
T42 PM1.7 512*2 9600 64MB IPS15’(1400*1050) 7200 60G combo ABG/II BMDC200 9ce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4

回帖

1

积分

72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2:11:06| 字数 52| -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教育网直通车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帖由 cya55 于 2006-9-8 22:03 发表
一个字都没看。。。

给我自己看到,又不是给你看
T23-8nu,P3 1.13G,pc133 256M,5400 48G, S3 16M,无线,8.25k asus m2ne pm1.5G 9.7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4

回帖

1

积分

72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2:13:56| 字数 674| -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教育网直通车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工大校友、国际数据挖掘领域著名学者吴信东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05-09-12
国际数据挖掘领域著名学者吴信东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我校校友、国际数据挖掘领域著名学者、美国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吴信东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数据挖掘的研究及应用动态,来自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电气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的近百位师生前来听取了吴信东教授的学术报告,报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吴信东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随后在我校攻读研究生,现为国际著名的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学者,受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在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多数据源的知识发现、不同种类的噪音对知识发现精度的影响以及数据挖掘在生物、影像数据库中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近五年来,吴信东教授出版研究专著一部,发表或被录用SCI期刊论文16篇、五个国际顶级会议KDD、ICDM、AAAI、IJCAI、ICML上的论文8篇。同时,作为数据挖掘领域最权威的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TKDE)的现任主编,和两大国际顶级会议之一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DM)的创办人和现任指导委员会主席,成为数据挖掘领域中领导学科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国际学术带头人之一,2004年获得了ACM SIGKDD奉献奖。(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T23-8nu,P3 1.13G,pc133 256M,5400 48G, S3 16M,无线,8.25k asus m2ne pm1.5G 9.7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04

回帖

1

积分

7286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2-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4:04:21| 字数 681| - 中国–北京–北京 宽捷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信人: daniel (飞翔鸟), 信区: Theoretical_CS
标  题: Re: ?:一周时间就作出决定来清华工作: 聂华桐眼中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Jun 17 12:38:45 2004)

  姚到清华的过程远比这篇文章说的复杂得多。南大并不是没有机会,但有机会也没用,
没这份力。
  至于国家实验室,清华的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此前就已经启动了,是把电子、自动化、
计算机、CERNET中心、软件学院等等全部组织起来搞的。动作非常大,很快就会和国外
接轨了,据说只有1/3左右的人能拿到tenure。搞成国家实验室,银子就大批地来,各种
条件,很恐怖的。清华比南大重视信息科学得多,本来第一批国家实验室清华是要上
能源的,但据说校方认为,在21世纪没有一流的信息科学就不可能是科学强国,所以
把能源国家实验室推后,先上信息(清华的能源实力远强于信息)。不管这种看法对不
对,对清华搞信息的院系来说总是个福音。信息科学方面,至少目前,国内谁也没法和
清华比条件了。连老应都说,按清华现在的条件,再不出世界级的成果,真是无法交差
了。今后可能也只有中科院能比一下了。因为据说有可能把中科院的三个所联合起来
搞一个北京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
  南大力捧的对象是物理和化学联合起来的筹备中的国家实验室,很遗憾第一批没上。
第2批应该没问题。如果单纯考虑计算机,如果南大比清华弱的话,差距也并不大,但
南大没有清华那么强大的电子和自动化,所以信息科学方面不可能做大,而清华做大了
的大信息科学,反过来会加速其计算机的发展,所以,今后我们在计算机整体上是不太
可能和清华比了,只能在一些专业方向上比比,这样更现实一点。
T23-8nu,P3 1.13G,pc133 256M,5400 48G, S3 16M,无线,8.25k asus m2ne pm1.5G 9.7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0-19 21:40 , Processed in 0.111762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