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导航
查看: 1579|回复: 36

【Good Samaritan Law 之关于信仰】如果在美国,彭宇救了那个老太太

 关闭 [复制链接] |自动提醒
阅读字号:

1万

回帖

128

积分

10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10-13
发表于 2008-1-20 14:04:56| 字数 1,343| - 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

仁慈的撒玛利亚法律(good Samaritan law)是美国法律体系中很有意思的制定法,主要是关于在紧急状态下施救者(good Samaritan)因其无偿的救助行为给被救助者造成民事损害时的责任免除的法律制度。美国联邦和所有州的制定法中都有其各自的good Samaritan law或者volunteer protection law(无偿施救者保护法),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豁免见义勇为者在一些特定情形中的责任来鼓励社会的见义勇为行为。

尽管各州的good Samaritan law在具体制度的细节规定上存在着差别,但是其根本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任何人,如果本着诚信的心态(in good faith),对在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下遭受身体伤害的受害者施以紧急的救助而没有从此救助行为中获得报酬或不期望获得报酬,那么他就对在此过程中因其过失的行为而导致对被救助者的损害免责。对这种制度,Black’s Law Dictionary的描述是:免除一个人(比如已经下班的医生)因其在对处于即刻到来的危险中的人进行无偿的救助时过失地导致损害而要承担的责任的制定法。下面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good Samaritan law为例来具体介绍此种制度。

根据美国明尼苏达州2005年施行的good Samaritan law,其适用对象为所有人,但是医生、JC和消防员等具有法定职责的人除外,不过医生在其下班之后则可以适用此法律。尽管此项法律旨在保护施救人,但是good Samaritan要想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免责,必须具备法定的要件。第一,是在紧急状态下(at the scene of an emergency)对遭受严重身体伤害的人或者处于即刻到来的危险(imminent danger) 中的人进行救助(救助包括现场的及时救助和把受害者转移到医院或其他具有法定救助义务的机构以获得救助的行为)。第二,此种救助须为无偿,即没有从救助行 为中获得报酬或者不期望从救助行为中获得报酬。第三,施救者不具有法定或约定的救助义务。第四,其救助是一种合理救助的行为(reasonable assistance),这要求施救者在救助时具有社会一般人在特定情形中的注意状态,而不能是故意的(willful)或者重大过失(reckless,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已经意识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对他人相当的、不合理的危险而有意忽视这种危险或者应该预见到这种危险而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第五,要求施救者处于一种诚信的主观状态中(in good faith),即:1、出于善良的目的(honest purpose);2、与其义务或责任相符合的忠实态度(faithfulness);3、对于现有状况的合理注意;4、没有欺诈或谋求不正当利益的目的。第六,救助行为要不违背被救助者的意愿。如果以上要件都符合,则施救者可以免责。美国法律之所以对这种免责进行比较严格的条件界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护被救助者的目的。

在 美国这样一个十分推崇实用主义的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倡导见义勇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各州都相继对此做出了规定。有的州走得更远,加给有能力救助 受到严重的身体伤害的人而又能不给他人或自己带来危险的人一种强制救助的义务,如果有能力进行救助而不救助,则构成可惩罚的违法行为。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But About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1万

回帖

128

积分

10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4:05:39| 字数 3,779| - 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临危救人者的好撒玛利亚人法 记者: 亚微
华盛顿
Apr 28, 2006
  
请听亚微华盛顿报道


今天的法律窗口节目,介绍“好撒玛利亚人法”。好撒玛利亚人的说法源于圣经路加福音。路加福音第10章里,耶稣讲述了一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有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抢劫打伤丢在路边。祭司和利未人经过他身边见死不救,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他不仅帮这个犹太人包扎好伤口,还出钱让他住进旅店。这个撒玛利亚人因为怜悯落在强盗手中的犹太人而受到耶稣的称赞。

*鼓励见义勇为*

为了鼓励和保护这样的善举,全美各州都通过了自己的好撒玛利亚人法,虽然它们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是使那些见义勇为的人,特别是医生,在遇到紧急医疗状况时,不会因为担心做好事被人起诉而见死不救。

比方说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有一位医生看到后自愿为伤患提供急救,但是,如果伤患在救护过程中不慎受伤,根据“好撒玛利亚人法”,医生就不必担心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下面,我们要请几位专家为各位介绍一下“好撒玛利亚人法”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传统好撒玛利亚人法适用范围*

在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的目的是给予医生、护士和急救人员责任豁免权,使他们在医院以外为伤患急救时没有后顾之忧,美国法庭的判决也努力为急救人员的救护行为提供保护。

例如在罗德岛州举行的一个露天音乐会上,一位男子因食物过敏导致休克,虽然在场的急救人员为他施行了心肺复苏术,但是最后还是因抢救无效去世了。事后,家属以过失罪到法院上告了急救人员。罗德岛州最高法院最后运用好撒玛利亚人法把这个案件驳回。

那么,您也许会问,罗德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参照的标准是什么呢?要得到好撒玛利亚人法的保护,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缅因州的鲁弗斯.布朗(Rufus E. Brown)律师介绍说:

“第一个主要条件是急救必须是自愿的。比如某人因为和伤患的私人关系在法律上必须提供急救,那么好撒玛利亚人法就不适用于他,再比如公园的工作人员给在公园里受伤的人提供急救,这可能是他工作职责的一部份,好撒玛利亚人法也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第二,急救人员不能收取医疗费。如果收取医疗费,好撒玛利亚人法也不适用于他。第三,好撒玛利亚人法只适用于紧急医疗状况,如果不是紧急医疗状况,这个法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最后,伤患必须甘愿接受救护。如果他向急救人员表示不愿意接受救护,那么好撒玛利亚人法也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急救医疗过失的法律责任*

德州“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健康法教授汤姆.梅奥(Tom Mayo)指出,急救人员只有在有严重过失的情况下才会承担法律责任。他说:

“好撒玛利亚人法的保护规则说,急救人员只有在构成严重过失和出于恶意的情况下才会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性过失,例如急救人员在救护过程中出现差错,是不会承担法律责任或受到起诉的。这条规则既适用于普通人,也适用于专业人士。

“如果一个医生驾车时发现路边出现交通事故,他没有停下车来提供急救的法律义务。他有可能因为担心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愿意这么做。因此,好撒玛利亚人法就为自愿提供急救的医生和普通人提供了保护。如果医生没有急救的法律义务但还是提供了救护,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他是出于恶意或构成严重过失,否则被救护的人就不能因医疗事故告倒他。”


艾伦.迈泽尔
宾州皮兹堡大学生物伦理和卫生法中心主任艾伦.迈泽尔(Alan Meisel)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他说:

“只要医生不构成严重过失,那么他在医院以外出现紧急医疗状况时提供救护就可以免于法律责任,然而好撒玛利亚人法在医院里就不适用了。

“这个法律只适用于医院和医生诊所以外发生的医疗状况,其目的是鼓励医生在一般情况下的急救,例如比赛场所或音乐厅有人病倒、路边发生车祸、某人走在人行道上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下等。如果医生在场,他可以进行急救,只要他的行为不构成严重过失,就不必担心会为此而承担法律责任。”

*某些州扩充该法适用范围*

上面,我们介绍了好撒玛利亚人法的适用范围。要得到好撒玛利亚人法的保护,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必须是紧急医疗状况;其次急救人员的救护必须是自愿的;再者伤患要甘愿接受救护;最后医生要无偿提供救护。上面我们提到,传统上来讲,好撒玛利亚人法只适用于医院或医疗设施以外的紧急医疗状况。

但是,德州“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健康法教授汤姆.梅奥指出,近几年来,有些州法院的判决已经把它的适用范围延伸到医院内部的急救工作。他说:

“在有些州,无论你是谁,和医院是什么关系,只要急救地点在医院的急诊室,好撒玛利亚人法就不适用。然后,在其它一些州,如果医生没有提供急救的法律义务,他只是碰巧经过医院的急诊室而不在那里工作,只要他不给病人寄帐单,要求支付医疗费,那么他就可以算作好撒玛利亚人,并得到有关法律的保护。”


劳里.希金博特姆
德州律师劳里.希金博特姆(Laurie Higginbotham)指出,得州的好撒玛利亚人法把医院急诊室里的急救医生也包括在内。她说:

“传统上来讲,好撒玛利亚人是指在医院或医疗设施以外提供急救的非医务人员,他们仅仅是普通人而已。如果医生要得到好撒玛利亚人法的保护,他们必须是在没有医疗设备、护士、药物或消毒环境的情况下提供急救。

“但是,德州最高法院和州议会的规定非常过份,他们说,即使在医院里或者有产科医生救护的产房里,只要是紧急医疗状况,急救的不是你自己的病人,如果医生伤害到你和你的孩子,好撒玛利亚人法可以为他们开脱罪过。”

但是,德州的詹姆斯.尤班克(James Ewbank)律师认为,德州好撒玛利亚人法的应用范围很小。他说:

“德州的好撒玛利亚人法规定,如果某人在急救现场尽自己的最大可能进行急救,只要他不是有意给病人造成伤害或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就不能判他犯有过失罪。

“德州的好撒玛利亚人法的确把在医院或其它医疗设施参与急救的急救人员归为好撒玛利亚人,但是它的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好撒玛利亚人法不适用于在急诊室里的急救人员,也不适用于为自己病人急救的医生。只有在医生为不是自己的病人进行急救时,好撒玛利亚人法才适用。”

*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责任有别*

您也许会问,没有多少医学知识的普通人和医务人员在给别人急救时如果出现医疗事故,他们面对的结果会一样吗?

宾州大学法学院的雅克.德莱尔(Jacques Delisle)教授说:

“没有经过医护培训的人员如果在急救过程中伤害到伤患,他的行为可能不构成过失罪,比方说某人的脖子断了,没有训练的人员就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但是,如果有这方面医学知识的医生在急救时伤害到了伤患,他就可能构成过失罪并因此承担责任。因此医生的处境可能更不利,因为对普通人来说不构成过失的行为,对医生来说却可能构成了过失行为。”

德州“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健康法教授梅奥指出,一般规则是,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非医务人员,除非有严重过失行为或出于恶意,否则就不会承担法律责任。人们对医生的要求显然比对非医务人员的要求要高。梅奥教授说:

“就医学知识而言,人们不会按照医生的标准来要求非医务人员。对非医务人员的要求是他不要做非常愚蠢的事情就可以。但是,对医生就要按照一般医生的医护标准,要求他不能有过失行为。如果某人心脏病发作,而进行急救的是心脏病专家,那么就要用合理的心脏病专家的医护标准来要求他。总之,对医生就要用和其知识程度相符的医护标准来要求他。”

缅因州律师鲁弗斯.布朗进一步分析了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之间的责任区别。他说:

“医生急救是否恰当,要按照对待医生的标准,而不是对待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他。专业知识较高的人提供急救,对他们的要求就更高。如果医生提供急救,那么衡量他是否有过失行为,要按照对待专业人士的标准,而不是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

宾州皮兹堡大学生物伦理和卫生法中心主任迈泽尔举例说明了非医务人员和医务人员作为好撒玛利亚人的不同之处。他说: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街上因心脏病发作而昏倒,我试着帮助这个病人,但是由于我不懂得如何提供急救,最后使这个人受了伤,我可能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但是如果在我提供救护时,一位医生走过来说:我是医生,让我来帮忙吧,而我却对他说:没有问题,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还向他撒谎说我也是医生。这位医生听后就走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我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因为我的做法使这位病人失去了本来可以得到的专业救护。”

*该法要解决的问题*

宾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德莱尔分析了为专业急救人员提供法律保护的重要性。他说:

“医生比普通人更能给病人提供真正的帮助,他的帮助使病人的病情转好,而不是越来越糟的机率更高。因此,人们要鼓励医生参与急救。医疗技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给社会带来好处。

“医生医病救人是一种特权,但是这个特权也带来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医生一方面有责任医病救人,另一方面也要被给予某种保护,使他们不会因为给人急救而承担法律责任。”

德州“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健康法教授梅奥指出,由于还没有发现急救人员因普通过失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的案例,因此有些人就认为,好撒玛利亚人法没有必要。

梅奥教授说:“即使因普通过失行为赢得诉讼的情况不存在,但是人们对可能被起诉的担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尽管法律教科书上没有急救人员因普通过失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的案子记录在案,但是,这并不能消除人们对可能被起诉的担心,我认为,好撒玛利亚人法针对的就是人们的这种担心。”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But About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28

积分

10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4:06:50| 字数 6,980| - 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是 WIKI上的解释 全英文

Good Samaritan laws (A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re laws/acts protecting from blame those who choose to aid others who are injured or ill. They are intended to reduce bystanders' hesitation to assist, for fear of being prosecuted for unintentional injury or wrongful death. The name Good Samaritan refers to a parable told by Jesus in the New Testament (Luke 10:33-35).

In other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Canadian province of Quebec), Good Samaritan laws describe a legal requirement for citizens to assist people in distress, unless doing so would put themselves in harm's way. Citizens are often required to, at minimum, call the local emergency number, unless doing so would be harmful, in which case, the authorities should be contacted when the harmful situation has been removed. Such laws currently exist in countries such as Israel, Italy, Japan, France, Belgium, Germany, Andorra, and Spain. The photographers at the scene of Princess Diana's fatal car accident were investigated for violation of the French Good Samaritan law ("non-assistance à personne en danger", or deliberately avoiding providing assistance to endangered persons, can be punished by up to 5 years of jail time and a fine of up to 100 000 €). In Germany, "Unterlassene Hilfeleistung" (neglect of duty to provide assistance) is an offense; a citizen is obliged to provide first aid when necessary and is immune from prosecution if assistance given in good faith turns out to be harmful. Also the helper may not be held responsible if the action he should take in order to help is unacceptable for him and he is unable to act (for example dealing with blood). In Germany, knowledge of first aid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granting of a driving license.

Contents [hide]
1 In the United States
1.1 General guidelines
1.2 Consent
1.2.1 Implied consent
1.2.2 Parental consent
1.2.3 Laws for first aiders only
2 In Canada
3 In popular culture
4 See also
5 References
6 External links



[edi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tails of Good Samaritan laws/acts in various jurisdictions vary, including who is protected from liability and in what circumstances. Not all jurisdictions provide protection to laypersons, in those cases only protecting trained personnel. In some cases, laypersons are only protected when rendering aid in narrow circumstances, such as during a declared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edit] General guidelines
Unless a caretaker relationship (such as a parent-child or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exists prior to the illness or injury, or the "Good Samarita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illness or injury, no person is required to give aid of any sort to a victim.
Any first aid provided must not be in exchange for any reward or financial compensation. As a result; medical professionals are typically not protected by Good Samaritan laws when performing first aid in connection with their employment.
If aid begins, the responder must not leave the scene until:
It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call for needed medical assistance.
Somebody of equal or higher ability can take over.
Continuing to give aid is unsafe (this can be as simple as a lack of adequate protection against potential diseases, such as vinyl, latex, or nitrile gloves to protect against blood-borne pathogens) — a responder can never be forced to put himself or herself in danger to aid another person.
The responder is not legally liable for the death, disfigurement or disability of the victim as long as the responder acted rationally, in good faith, and in accordance with his level of training.

[edit] Consent
The responder must not commit assault by giving aid to a patient without consent of the patient (or of the patient's legal parent or guardian if the patient is under 18 years old).


[edit] Implied consent
Consent may be implied if the patient is unconscious, delusional, intoxicated, deemed mentally unfit to make decisions regarding their safety, or if the responder had a reasonable belief that this was as such; courts tend to be very forgiving in adjudicating this, under the legal fiction that "peril invites rescue."

Consent may also be implied if the legal parent or guardian is not immediately reachable and the patient is not considered an adult.


[edit] Parental consent
If the victim is not an adult (warning: definitions vary), consent must come from the legal parent or guardian. However, if the legal parent or guardian is absent, unconscious, delusional or intoxicated, consent is implied (with the same caveat as above). Special circumstances may exist if child abuse is suspected.


[edit] Laws for first aiders only
In most jurisdictions, Good Samaritan laws only protect those that have had basic first aid training and are certified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Red Cross, St. John Ambulance, American Safety and Health Institute or other health organization. In other jurisdictions, any rescuer is protected from liability, granted the responder acted rationally.


[edit] In Canada
In Canada, Good Samaritan Acts are a provincial power. Here is a list of several of the provincial acts:

Ontario - Good Samaritan Act, 2001
Alberta - Emergency Medical Aid Act
British Columbia - Good Samaritan Act
Nova Scotia - Volunteer Services Act
Only in Quebec does a person have a general duty to respond if first-aid or medically certified. [1] In British Columbia persons have a duty to respond only where a child is endangered.

An example of a typical Canadian law is provided here, from Ontario's Good Samaritan Act, 2001, section 2:

Protection from liability 2. (1) Despite the rules of common law, a person described in subsection (2) who voluntarily and without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compensation or reward provides the services described in that subsection is not liable for damages that result from the person's negligence in acting or failing to act while providing the services, unles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damages were caused by the gross negligence of the person. 2001, c. 2, s. 2 (1).[2]

Paramedics in Ontario perform what is referred to as an Aid to Capacity Evaluation in the event treatment and or transport to a medical facility is refused. The evaluation also includes indication to whom the assessment refers if not the patient (e.g.: parent, or substitute decision maker). Patient or substitute is requested to verbalize/communicate understanding of clinical situation, appreciation of applicable risks, ability to make alternative plan for care and a responsible adult on scene. Any negative response to the above would indicate a requirement of consideration of incapacity and necessary intervention would occur. Finally, paramedics request a signature for refusal of service: "I have been advised that I should have treatment and that treatment is available immediately, I refuse such treatment and transportation to hospital having been informed of the risks involved. I assume full responsibility arising out of such refusal."


[edit] In popular culture
A Good Samaritan law was featured in the May 1998 series finale of the popular NBC sitcom Seinfeld, in which the show's four main characters were all prosecuted and sentenced to one year in jail for making fun of (rather than helping) an overweight man who was getting robbed at gunpoint. In reality, while Massachusetts (where the crime is committed) does have a law requiring passers-by to report a crime in progress, the most stringent punishment the characters could have suffered under those circumstances would have been a $500-$2500 fine (assuming they were prosecuted under state law); in addition, the phrase "Good Samaritan law," when used in Massachusetts, refers only to the civil law definition, and does not have any actual relevance to the law that Seinfeld and his friends were prosecuted for.[3]

The fact that Good Samaritan Laws in the United States do not include a citizen's duty to assist, was featured in an episode of the second season of the show Desperate Housewives. Character Bree Van de Kamp is threatened by her son to be exposed for having stood by while a man she used to have an affair with committed suicide. She hires a lawyer who explains that she specifically was not under any requirement to assist this person.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But About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0

回帖

8

积分

1198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7-11-20
发表于 2008-1-20 14:10:19| 字数 154|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68

回帖

1

积分

4052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1-20
发表于 2008-1-20 14:11:33| 字数 37| - 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帝就是坏透了。这样的法律很容易被坏人钻空子,我朝就不同,直接把坏人封杀。
http://forum.51nb.com/my.php?item=pos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0

回帖

8

积分

1198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7-11-20
发表于 2008-1-20 14:13:44| 字数 42|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28

积分

10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4:15:56| 字数 588| - 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华西虎 的帖子

鼓楼区法院认为,老太太是与彭宇相撞受伤。理由是:“根据日常经验分析,老太太(原文为“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还有绊倒或者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老太太绊倒或滑倒等事实,故根据本案现有证据,应着重分析老太太被撞倒之外力情形。”

法院认为,如果彭宇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是好心相扶。”

“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判决书写道。

判决书作了这样的表述:“在事发当天,彭宇曾给老太太200多元钱,且此后一直未要求老太太返还。关于彭宇给钱的原因双方说法不一:老太太说是彭宇先行垫付的赔偿款;彭宇认为是借款。”

“彭宇和老太太素不相识,一般不会贸然借款。即便如彭宇所说是借款,在有承担事故责任之虞 时,也应当请公交站台上无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证明,或者向老太太家属说明情况后索取借条或说明。但彭宇在本案中未存在上述情况,而且在老太太家人陪同前往医 院的情况下,由他借钱给老太太的可能性不大。”

“而如果撞伤了他人,则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垫付款项,”基于上述判断,法院认为,可以认定这200多元钱并非借款,而是赔偿款。






换句话说: 没有证据   法院根据社会的“公认道德标准”   做出了推理  下了判决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But About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0

回帖

8

积分

1198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7-11-20
发表于 2008-1-20 14:19:21| 字数 135|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40

回帖

77

积分

479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6-29
发表于 2008-1-20 14:22:07| 字数 33| - 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区 电信/白云区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华西虎 的帖子

看着你的头像,我真不知道该如何严肃的去跟你讨论这个问题*.*lll
商道,商者利为本。既为利,何言道哉,商亦有道,天地轮回,唯道长存,道中取利,无往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0

回帖

8

积分

1198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7-11-20
发表于 2008-1-20 14:23:07| 字数 23|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28

积分

10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4:24:04| 字数 50| - 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没能理解8楼的逻辑

若有能让人心服口服之证据   还望不吝赐教    本人不胜感激      毕竟能重燃希望是值得感激的    谢谢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But About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17

回帖

5

积分

2154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3-2-2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14:24:29| 字数 47|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53

积分

1791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9-28
发表于 2008-1-20 14:44:12| 字数 107| - 中国–广东–深圳–龙岗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都市报上有写明此案的关键:
1.此老太太的儿子是GA。
2.所有证人在GA局做的笔录”无故丢失“,之后只有一位敢做证人。
3.唯一一位敢做证的证人供词被”法官“不采纳。

事件已非常明了了,某些人无法无天,暗箱操作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153

积分

1791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9-28
发表于 2008-1-20 14:46:32| 字数 42| - 中国–广东–深圳–龙岗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楼主贴的意思。但在国内这样一个环境里,所有的法典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关键在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21

回帖

2

积分

3477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8-21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14:46:55| 字数 11| - 伊朗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而已,不见得为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回帖

3

积分

2万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1-2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14:47:56| 字数 20| - 中国–上海–上海–杨浦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 Live Chairman Mao~
delet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67

回帖

1

积分

1万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3-10-8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14:50:38| 字数 45|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很少有人去扶老人吧?小孩子也不会让你带他去见妈妈的。法治国家人情更加冷漠,互相提防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3

积分

1万

资产值

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2003-8-24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14:51:47| 字数 61| - 中国–江西–抚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07

回帖

1

积分

5159

资产值

初级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4-9-29
发表于 2008-1-20 14:53:15| 字数 19|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TT发照片给我。我誓死站在TT的这边。
一个和尚死了,请道士来做道场。这个道士最后说道:愿主保佑你上天堂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28

积分

10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14:54:51| 字数 182| - 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lotcor on 2008-1-20 14:50
美国很少有人去扶老人吧?小孩子也不会让你带他去见妈妈的。法治国家人情更加冷漠,互相提防着。



你的第一句是说扶陌生老人么?     有些老人会谢谢你在车上让位   而有些人会认为你觉得他/她老到需要帮助了  反而会触怒人家     所以  不明白文化的情况下   “冷漠”这个结论给的很神勇果断

小孩子不会让你带他见妈妈?    这句抱歉我没看懂
Life is Not About How Many Breaths You Take

But About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7

回帖

24

积分

4612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4-4-6
发表于 2008-1-20 16:47:37| 字数 109| -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只以为几千年文明的正在沦丧,呵。
昨晚还看了凤凰卫视的红色高棉,让我想起了中国的60-70年代。
说不准我们文明的转折点就在那个时候,那么就更别提现在了。
人性已经扭曲,还谈其他的又有何用。
需要尊老爱小,还是独善其身呢?
X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9

回帖

0

积分

1163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10-4
发表于 2008-1-20 16:55:01| 字数 68| - 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和人讲“善良”是对的

和畜生讲这么复杂的东西,对牛弹琴

天朝的“大员”们连开会不要打瞌睡都要训诫,基本没有人类的头脑

一群“猪”,贪婪的猪。
无本可用,快乐指数也没下降。
Compaq 620c 1.6/2×512/80G 5400.3/Teac 224E/sxg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02

回帖

96

积分

8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3-12-2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17:05:29| 字数 144|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夜雨灯 on 2008-1-20 14:44
南方都市报上有写明此案的关键:
1.此老太太的儿子是GA。
2.所有证人在GA局做的笔录”无故丢失“,之后只有一位敢做证人。
3.唯一一位敢做证的证人供词被”法官“不采纳。

事件已非常明了了,某些人无法无 ...

我也挺说的是这个版本
Hp 6535b  EliteBook 840 G8         ThinkPad T60 E420 E440 E14   
Dell E6430 E7470 Precision 7530   Compaq N800v       MECHREVO
Toshiba 4030CDT A50   ASUS X42J   ACER SF314-41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3

回帖

18

积分

2711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5-12-16
发表于 2008-1-20 19:24:40| 字数 396| - 中国–浙江–杭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湘潭黄静案中间出现的舆论问题,最高法院已经发文,禁止对尚未审结的案件,在互连网胡乱发表评论

为何,导致了舆论一边倒的“道义”相助,给案件审理工作带来无谓的压力
而不顾事实的真相

==============
即使是在美国,也是以法院判决为最终裁决的
而不管此类判决,是否真实,是否合乎情理
美国之前的辛普森案件,就是如此
最终也是无罪释放
===============
从我个人对彭宇案的报道来看
原派出所“原始笔录”丢失等均是疑点
但,最终还是看法院的二审判决结果
因为他们掌握了最终的所有证据
社会舆论无法代替法院判决和事实
================
盗取银行ATM的许霆案,之所以发回重审
是因为会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与恐慌。以后地上拣了100元,都可能判无期
且法律条文明显不适用
=================
最后说一句,湘潭黄静案已经终审宣判
被告无罪释放
原因就是非正常体外性行为,导致潜在病理改变的猝死
570 X30 T41 X40 T60*3 X60T T410 T410S X201 T530 X230 T540P helix2能高分都是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3

回帖

18

积分

2711

资产值

白金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5-12-16
发表于 2008-1-20 19:27:19| 字数 119| - 中国–浙江–杭州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PS一句:南京彭宇案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就是不管事实如何

以后我碰到类似情况,绝对不敢主动施救,或者要保存证据

借用《百万宝贝》这部片子的一句话:永远不要放下你的左手

永远要先记着:首先保护自己

==============

股市投资,也就这个理   
570 X30 T41 X40 T60*3 X60T T410 T410S X201 T530 X230 T540P helix2能高分都是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7

回帖

0

积分

1540

资产值

入门会员 Rank: 1

注册时间
2006-12-11
发表于 2008-1-20 20:01:29| 字数 144| - 中国–湖北–武汉–武昌区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普通法是遵循社会的普遍行为规范的。
但是,在中国大陆,
1、如果说遵照法典——即书面法规,大多数法官理解不透彻。或者说,大多数法官根本就不懂法理。
2、如果说遵照社会的普遍行为规范,这就加入了法官太多的个人因素,而且几乎不受到约束(没有陪审团),所以不是真正的——遵照社会的普遍行为规范。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11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6-11-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21:56:44| 字数 56| - 中国–江苏–镇江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度中国基本都有,楼主的说得神木玛利亚其实也就相当于无因管理,关键是执行的任,就像法律是死的,判案的法官是活的。
T20——T41——R52——X61——T400——X200S——X201——T420——T420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11

积分

1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6-11-27
铜牌荣誉勋章(注册8年以上会员)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0 22:00:50| 字数 96| - 中国–江苏–镇江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盗取银行ATM的许霆案,明显是盗窃罪,这没有疑问,盗窃金融机构和文物是我国盗窃罪中仅有的两个可以判死刑的罪名。
本案的重点其实是在银行与ATM机系统维护公司的责任承担上面,即他们该负多大的责任。
T20——T41——R52——X61——T400——X200S——X201——T420——T420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86

积分

5万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4-8-16
银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月全勤勋章金牌荣誉勋章(注册20年以上会员)
发表于 2008-1-21 09:00:04| 字数 72| - 中国–广东–东莞 博路电信科技公司 | 显示全部楼层
套用行内人一句话,在原则范围内,还是可以活动的,所以很少的事情会超出原则范畴。

[ Edited by  maithon on 2008-1-21 09:01 ]
为什么要结婚?
---资源的优化组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回帖

146

积分

3141

资产值

至尊会员II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注册时间
2005-5-19
发表于 2008-1-21 09:23:22| 字数 102| -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Posted by 夜雨灯 on 2008-1-20 14:46
明白楼主贴的意思。但在国内这样一个环境里,所有的法典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关键在于人!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法律就是一堆用来擦屁股的纸
少生孩子多养猪
少泡坛子多看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3 14:21 , Processed in 0.200200 second(s), 72 queries , Gzip On, OPcache On.

手机版|小黑屋|安卓客户端|iOS客户端|Archiver|备用网址1|备用网址2|在线留言|专门网

返回顶部